别再吹美国离不开中国产品,这些潜伏在中国的美国货,你知道几个

星揽史说 2025-04-11 13:43:50

特朗普对华关税提至 104%,本想给中国 “使绊子”,却没料到,美国民众先乱了套。

超市货架上,中国商品瞬间被一扫而空,甚至有人直言 “没中国货没法活”

看似美国依赖中国货依赖得不行,很多国人却浑然不知,好些“国产”的东西,竟来自美国。

到底哪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国货,实则是美国“暗度陈仓”的产物?

美企暗藏国货身影

提到日常护肤品,很多人会想到“大宝”。

作为曾经的国民护肤品,曾经确实是“国货”,1999年它还荣获了国家级的商标认证。

然而在2008年,这个土生土长的品牌却被美国强生集团收购了。

许多消费者不知道,强生这个印着卡通图案的洗护套装,和如今的大宝一样属于“美国货”。

这个收购“大宝”的强生集团,于1886年在美国创立。

刚成立没多久的它,就在医疗保健和个人护理领域口碑良好。

尤其是在婴儿护理产品,许多人从小用到大,却不知道其实这是美国品牌。

如今走进超市,大宝依然摆在护肤品区显眼位置,但旁边还多了强生婴儿洗护系列,让人无法意识到它是美国品牌。

和强生相对应的另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宝洁,也是待在中国多年的“老演员”了。

它旗下的潘婷、海飞丝、汰渍等品牌可以说是许多中国家庭的首选。

1988年,宝洁凭借着“海飞丝”洗发水的去屑功效,迅速打开中国市场。

紧接着,飘柔等一系列针对不同需求的产品接踵而至,很快就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这个品牌在中国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产品质量过硬。

可以说,它不仅享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还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

如今,这个品牌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方方面面。

从高端护肤品到平价洗衣液,从电动牙刷到女性卫生用品,可以说是无所不包,让推崇国货的人难以防范。

洋品牌本土化

除了上面的生活用品外,中国人最喜爱的吃喝中,其实也被入侵了。

然而,这个老字号的命运可谓几经沧桑,经过多次易主后,如今它已落入全球啤酒巨头英博集团的怀抱。

如今,每喝下一瓶“哈尔滨啤酒”,每瓶酒的利润都有一部分流向海外资本。

而我们餐桌上常见的调味品,也很有可能是美国的品牌。

曾几何时,提到辣椒酱,不少人都会想起亲切的“老干妈”。

可随着老干妈的经营不善以及口味的变化,不少人都会选择另一个产品“味好美”。

味好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直到1989年才来到中国。

有意思的是,它不仅在超市里跟国产品牌同台竞技,还悄悄地潜入了我们常去的快餐店。

没错,你在麦当劳、肯德基吃到的某些调味品,很可能就出自味好美之手。

说到快餐,就不得不提到与之形影不离的饮料。

可口可乐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但你可能不知道,它的触角已经伸向了远超碳酸饮料的领域。

不仅如此,雪碧、芬达这些耳熟能详的饮料,还有近年来流行的维他命水。

甚至是常见的矿泉水品牌冰露,都是出自可口可乐之手。

这些品牌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据统计,到2024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的份额超过40%。

回顾这些品牌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它们或是收购了本土品牌,或是巧妙地包装自己,让消费者产生一种亲切感。

这种策略不仅帮助它们快速打开市场,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的消费习惯。

关税战的影响

如今,在中美关税互相加征的情况下,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这些商品是否会因此涨价?

其实,如果这些美国品牌在中国有完整的生产线,从原料到成品都在本地完成,那么关税的影响就微乎其微。

但如果某些关键零件还需要从美国进口,那么成本上涨就难以避免了。

况且,美国的这些品牌,我们本土产品也并不是不能代替它们。

近几年,国产品牌也在悄然崛起,支持国货,使用国货也成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但是,也有部分消费者即便面对价格上涨,仍然坚持选择自己习惯的美国品牌。

这种选择背后,折射出人们对品质的追求,可能超越了对价格的考量。

不过,如今的关税战影响最大的还是做进出口贸易的老板。

假设你开了一家小店,主要卖进口商品,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进货成本涨了不少。

这时你就面临一个难题:涨价吧,顾客可能会觉得太贵不买了;不涨价吧,自己可能就赚不到钱了。

这就是很多小企业现在的处境。

而另一边的美国消费者的生活,也因为关税战受到波及。

超市里的日用品、电子产品等,价格都在悄悄上涨。

企业也不好过,因为原料和零件变贵了,很多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从哪里进货。

农业方面的变化更是明显,美国中西部有大片的大豆田,过去收获的大豆有一半都卖给了中国。

现在失去了这个大客户,农民的收入自然受到了影响。

而中国虽然可以从其他国家买大豆,但像芯片这样的高科技产品,想找替代品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这场关税战中,美国企业失去了巨大的中国市场,可能会减少研发投入。

中国企业虽然迎来了发展机遇,但在某些领域也面临短期困境。

结语

在全球经济化一体的情况下,想要单纯的抵制某一个国家的品牌,变得越来越困难。

中美之间的贸易,最好的关系还是“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北方网:《强生收购大宝引来三大疑虑 大宝还会天天见吗?》-2008-8-10

2.海峡导报:《特朗普加征中国关税达104%?邱毅:硬干最后吃亏的是美国》-2025-4-9

3.北京商报:《“中国电视被买空”!美国人去超市囤货中国商品》-2025-4-5

0 阅读:552
评论列表
  • 2025-04-11 19:03

    关税大战没影响,暴露了吧,说明早已经完成本土化采购,本土化采购了还卖的那么贵,一直在暴利运营宰中国人。一个汉堡也就五六块一个咖啡也就三四块。

  • 2025-04-12 18:56

    外国品牌在中国生产的商品在国际贸易中被视为中国商品,比如现在中国造的iPhone卖去美国要缴纳125%货值的关税

  • 2025-04-11 20:36

    强烈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政策,要求所有商品必须明确标示企业性质:国企、民营、合资、外资、个体……便于消费者甄别选购!

  • 2025-04-12 20:05

    这样的小编是美国人吧?

  • 2025-04-12 13:08

    美国离得开中国,毕竟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给他们代工生产,除了稀有资源,还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至于普通的美国产品,我们也离得开,除了一些高科技产品和医药设备。

  • 2025-04-12 00:32

    美国离不开的不是中国品牌,是中国制造,麻烦吗搞清楚二者的区别[无奈吐舌][无奈吐舌]

  • 2025-04-12 01:09

    你所举例说的商品都与我无关,都不用,不吃,不喝,不买。

  • 2025-04-11 15:56

    这文章的逻辑在哪里?美国离不开中国商品跟中国市场有美国货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 2025-04-12 00:48

    这些东西,完全可以被国货替代,我不信我的生活会因为没有这些美国货有品质的影响

  • 2025-04-11 16:45

    这些美资的,别买了。

  • 2025-04-12 00:13

    你说的太幼稚,国内这些东西全部都有大量的同质产品

  • 2025-04-11 22:15

    中美资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化模式下理不清的,美国政客现在搞逆全球化,所以美国现在也很拧巴。。

  • 2025-04-12 10:14

    宝洁全是中国制造的,你想多了,不过确实是美国品牌。它不干了,分分钟大把品牌顶上

  • 2025-04-12 12:56

    这些品牌它们敢回美国吗?!一旦离去,等它们想回到中国时,看看有没有屁吃![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5-04-12 19:04

    朋友推荐的上海药皂用着挺好的,是国产货吗

  • 2025-04-11 20:47

    瞎扯淡!

  • 2025-04-12 22:02

    这些确实是美国货,但是是在美国生产的吗

  • 2025-04-12 04:33

    我不管你怎么说,我是不买美国的东西

  • 2025-04-11 13:59

    即然产品在中国大陆生产那么就不完全是美国产品,除非他们全部撤资回到本土生产。

  • 2025-04-11 18:19

    这些产品中国都有替代品的!

  • 2025-04-12 01:43

    从来不用这些外来货,支持国货

  • 2025-04-11 19:14

    全是美国公司当股东,实际上在中国生产中国销售的东西。

  • 2025-04-12 17:34

    这些玩意儿 。被替代太容易了

  • 2025-04-12 22:15

    你说的这些隐藏的中国品牌的美国货,每一件都随时可以扔[点赞]

  • 那你可以叫他们回美国本土建生产线啊[吃瓜]没有这些美国品牌我们有新的品牌出现!

  • 2025-04-11 22:46

    这些实物不都在中国吗?

  • 2025-04-11 19:32

    已自查,家里没有,以后也不买,至于配件中有的,无法避免,不知者不罪!

  • 2025-04-11 19:36

    正好分一分哪个是国货哪个是老美的

  • 2025-04-12 02:50

    你不知道这么在中国生产的美国玩意出口到美国同样收125%的关税,但这么玩意在美国生产的话可能支付不起人工费。

  • 2025-04-12 16:10

    有本事这些品牌撤出中国啊,你就说这些东西,哪一个是不可替代的吧

  • 2025-04-12 09:49

    其实只要在中国本土生产,税收上缴中国,质优价廉,哪国品牌的不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