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在“以旧换新补贴加码”“地方消费券”等政策刺激下,叠加车企降价潮的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高歌猛进的态势,但在造车新势力阵营里,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
小米汽车交付超过2.9万辆,已连续六个月交付量在2万辆以上。首款车型SU7自去年4月3日开启交付,耗时7个半月,达成10万辆交付的成绩。而到了今年3月18日,交付量正式突破20万辆,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不可谓不迅猛。
2025年,小米将挑战35万辆的交付目标。在产品方面,2月27日推出新款高性能电动轿跑SU7 Ultra,起售价52.99万元,2小时大定突破1万辆,提前达成全年目标。首款纯电SUV车型YU7计划六七月正式上市。在产能方面,一期工厂月产能已从1.25万辆提升至2.4万辆,二期工厂正在积极扩建,预计9月投产。
小鹏汽车3月交付新车33,205辆,同比大涨268%,连续5个月突破3万辆,再次刷新纪录。这主要得益于MONA M03和P7+两大功臣,其中,MONA M03已连续4个月交付超过1.5万辆,上市7个月就卖出10万辆,创下造车新势力纯电汽车最快下线纪录,打破小米汽车此前创下的纪录(用时230天)。
不过小鹏还是“让出”头把交椅,零跑汽车3月交付量达到37095辆,同比增长超过154%,以微弱优势力压理想汽车登顶。事实上,从2024年年开始,零跑就卖得就很火,全年交付总量达到29.37万辆,同比大涨103.7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第四季度净利润达8000万元,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盈利的企业。
凭借“高配置+亲民价”的产品策略,零跑增势迅猛。去年3月上市的C10,起售价12.88万元,不仅标配激光雷达,还搭载英伟达Orin-X智驾芯片。虽然是中型车,但尺寸与理想L7相当,被称为“半价L7”。上市一周年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3月交付量超1.2万辆创新高。
即将于4月10日正式上市的B10,将带激光雷达硬件的高阶智驾下探到12万级的产品,预售48小时订单就突破31688辆。如果交付顺利,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愁。虽然理想汽车依旧处于前列,但增速不及新势力平均水平。为了刺激销量,理想针对L7、L8、L9全系车型推出限时优惠,部分车型最高立减3.8万元。另一方面,两款纯电车型i8、i6蓄势待发,将于下半年上市。
蔚来汽车从2024年月均2万辆跌落至“1万辆俱乐部”,3月份交付新车1.50万辆,同比增长26.7%,其中蔚来品牌10219辆,子品牌乐道只有4820辆。由于销量未达标,乐道总裁艾铁成宣布辞职,由蔚来能源负责人沈斐接任。
接下来将密集投放产品,比如ET5、ET5T、ES6、EC6的改款会在五六月陆续交付,这四款车型都有望升级至蔚来的最新平台架构。乐道第二款车型L90,会在上海车展亮相,三季度交付。第三品牌萤火虫则在4月上市并交付。
除了销售压力,蔚来还面临盈利难题,上市至今公司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去年净亏损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24亿元。创始人李斌已明确提出通过提销量、增毛利、降费用,要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能否如愿以偿,我们且拭目以待。
增程、插混的尽头是纯电
娜抓是彻底要死了
销量不行,还不想让人知道,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