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不住嘴巴,后果有多可怕?酒后乱喷,被人残忍虐待,血泪教训呀

粉红色的衬衫 2025-04-24 16:12:01

在《幸存录》里头,记载了一个超吓人的事儿,讲出来能让好多人心里直发憷。

明朝那会儿,有天夜里,五个人在一家客栈里凑一块儿喝酒。其中有个姓徐的算命先生,酒劲上头,话匣子就关不住了,扯着嗓子嚷嚷:“我跟你们说啊,别不当回事,我前几天掐指一算,那个九千岁魏忠贤,虽然现在风光无限,可他的好运不长。用不了多久,就得栽跟头,到时候,肯定落个凄惨下场。”

魏忠贤这家伙,那可是大人物,除了皇上,谁都得听他的。他手握大权,风光无限,人们暗地里叫他“站皇帝”。在那个时候,谁敢对他有半点不满呢?

显然,那位徐术士酒喝多了,有点找不着北,连自己是谁都记不清了。

旁边那四个人看着挺清醒,这时候,他们哪敢搭腔啊!

这人瞧了一眼周围,发现大家都瞅着自己,心想大家可能都想听听啥小道消息,于是接着说道:“我听说啊,皇上病了,魏忠贤现在估计急得团团转,哪还有心思管别人咋议论他。他啊,就像是快入冬的蚂蚱,没几天蹦跶头了。”

旁边有个人看不下去了,就凑近他小声说:“大哥,你说话可得留点神。咱们喝酒就好好喝,别乱嚼舌根,不然容易惹祸上身。”

旁边还站着一位,端酒杯的手抖个不停……

徐术士瞅见朋友们都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不禁放声大笑:“就算魏忠贤那厮知道了,他能拿我咋样?他总不能就因为我说了他几句坏话,就真的动手剥我的皮吧。”

有那么一句话,说是好事不灵坏事灵,徐术士这家伙一辈子都在那装神弄鬼,几乎没有一次准的。可巧了,这回他一张口,还真把阎王爷给喊来了。

这天夜里,那几个人正在旅馆呼呼大睡,突然间,一伙人闯了进来,啥话也没说,径直就把喝多酒爱瞎吹的徐术士给逮走了。

旁边那四个人,被吓得彻底清醒了,再也不敢闭上眼睛睡觉。

没过多久,那伙人再次动手,把另外四个人也给带走了。

走到一个官府门口,四个人往里一瞅,发现之前那个姓徐的算命先生,那叫一个惨啊!

他被捆在了衙门大厅的正中央,光溜溜地趴那儿,手脚都给钉在门板上了。坐在堂上的是谁?他们压根没见过!但瞅瞅那穿戴和气派,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肯定是九千岁魏忠贤。

魏忠贤咧嘴一笑,朝那四个人说道:“我听说有人大放厥词,说我动不了他一根汗毛!咱们就来瞧瞧,这话到底真不真。”

魏忠贤一摆手,手下立刻拿来热乎乎的沥青,往那人身上倒去。

没多久,沥青就变硬了,我们拿起锤子去锤那些沥青,结果沥青和粘在上面的人皮一块儿掉了下来。

这四个人跪在边上,心里头砰砰直跳,吓得要命,感觉魂儿都快没了。

出乎意料的是,魏忠贤非但没找他们麻烦,反而大方地给了每人五两银子,说是“安抚一下”,随后就把他们打发回家了。

说真的,这事儿听起来真够吓人的。

这个故事其实就在讲一个挺实在的道理:打心底里,每个人都想展露一手,都想把自个儿的独特想法说出来,好让周围的人都能注意到自己。

你琢磨琢磨,事实是不是这样:甭管能力强弱,也不论你是摆摊的小贩还是学问高的教授,甭管你是走南闯北的老江湖,还是初出茅庐的小年轻,来自农村也好,城里也罢,无论是在热闹的街巷,还是高档的咖啡馆、酒宴里,人的天性都差不多,就爱对旁人评头论足,议论国家大事,聊聊领导咋样,特别是国际上的事儿,哪个国家又跟咱们不对付了,接着就是一顿分析。

不管这事儿跟咱们有没有利益牵扯,是真正懂行还是只看到了一点皮毛,都忍不住要插上几句嘴,评论一番。不管说得客观不客观,对不对,全面不全面,都不重要,反正就是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很多时候,人们爱从个别事例就推断整体情况,这是挺普遍的现象。说实话,大多数人往往都是这样,一说起自己来就说个没完,热情得不得了。可咱们这么做,不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嘛!

咱们平时光图嘴上说得爽,说得高兴,可很多时候,这也给自己埋下了不少麻烦。

就像徐术士那家伙,几杯酒下肚,就开始满嘴跑火车,啥都说,最后呢,给自己招来了被剥皮的凄惨结果。

因此,在说话前要先动动脑子,尽量别伤到别人,然后再开口。这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原则,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聪明做法。

说话得小心,跟人家聊天时,咱们得留意对方是谁、说啥内容、咋说、说到啥程度,最好是多听听,少说点。要是只为了自己一时爽,很容易就惹上麻烦,给人留下把柄,一句话不对就可能得罪人。

即使咱们没直接冒犯到谁,要是说的话让人逮到了错处或软肋,也很容易被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利用,把你的言语变成日后对付你的把柄。

因此,对我们来说,要想不惹麻烦上身,防止小人找茬,最好还是多听听别人怎么说,自己少开口。

其实吧,那些老爱唠叨个不停的人,往往显得没啥深度,容易让人觉得他们没见识、没教养。特别是,要是在不恰当的场合说了不该说的话,那可真是容易给自己惹上大祸。你觉得我说得对吗?

品酒聊豪杰,翻史悟智谋。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13

粉红色的衬衫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