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年度报告称,中航工业成飞高质量完成年度科研生产任务,超额完成军机转场任务,连续6年达成“2323”均衡生产高级目标。
一、歼-20产量如何,“2323”又是啥?企业通常会制定年度生产计划,而对于歼-20这样的军事装备,其生产计划则需依据军方的具体需求进行安排。考虑到用电、原材料供应、人力资源等多个季度性因素,成飞(及其所属的中航集团下的沈飞、贵飞、西飞等企业)采用了一种称为“2323”的年度生产任务推进方法。这种方法将全年的生产任务分为四个季度完成,其中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各占年产量的20%,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占年产量的20%。例如,若一季度完成了20架歼-20的生产,即表示年产量计划的20%已达成,从而推算出全年计划产量为100架。
根据这一标准,2023年成飞歼-20的年产量已轻松突破100架大关,预示着2024年也将再次实现或超越这一目标。国外相关涉军网站的评估显示,中国在2024年的歼-20生产量预计在100至120架之间,这与我们的分析基本一致。截至2024年底,解放军空军装备的歼-20数量或已至少达到350架,这一数字在第五代重型制空隐形战斗机领域,已远超美国空军的F-22“猛禽”战斗机,后者装备数量仅为182架。歼-20能快速生产离不开“脉动生产线”。二、脉动生产线助力,歼-20产能冲天从20世纪直至21世纪初,飞机总装普遍采用固定机位装配方式,即人员、物料、设备及工装围绕飞机进行布局。这一过程中,人工装配占据主导地位,工装多为简易工作梯,测量设备相对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为此,飞机厂商引入脉动生产线。脉动装配生产线,这一概念源自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移动式汽车生产模式,其核心特征在于分站式布局、柔性化管理策略及高效的装配流程。该生产线由脉动主体架构、物流供给体系、可视化管理系统以及技术支持四大核心组件构成,全面覆盖了总装工艺规划、建模与仿真技术、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以及硬件平台搭建等四大关键领域。
针对飞机制造领域,脉动装配生产线通过精细设计装配流程、优化人员配置与工序安排,实现了装配任务的均衡分配至各作业站位。在这一模式下,飞机按预设节拍在各站位间进行脉冲式移动,而操作人员则在固定站位完成飞机的装配作业。简而言之,每当飞机完成一个装配阶段,生产线便完成一次“脉动”,而操作人员不用动。在国内,航空工业西飞率先突破,历经五年论证与检验,于2010年5月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首条飞机总装脉动式装配生产线。如今,成飞已部署了五条脉动生产线,其中四条专门用于生产歼-20战斗机,显著提升了其产能,远超以往水平。三、歼-20系列都有哪些型号?歼-20系列战斗机目前至少包含了三种不同型号,其中歼-20A作为早期型号,采用了俄制动力系统,并持续对性能进行升级。每一批次的歼-20A都融入了细微改进,例如引入了伸缩式龙勃透镜等新技术。而歼-20B则实现了动力系统的重大突破,换上了涡扇-15发动机,并对后舱进行了优化设计,提供了更宽敞的内部空间以容纳更多电子设备和燃油,从而显著提升了航程和作战半径。目前,歼-20B已定型并可能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预示着它很快将亮相于空军装备行列。此外,歼-20S双座型在最近的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标志着它作为“忠诚僚机”体系作战的核心装备地位。目前,歼-20S正处于试飞阶段的后期,预示着其即将服役。随着这些型号的成熟,歼-20系列已迈入中期批量生产阶段,其产能有望迅速增长,具体生产数量完全取决于实际需求。因此,在六代机定型前的6至7年内,歼-20的年产量预计将达到数百架,足以满足超过1000架规模的装备需求。面对中国夸张的产能,再看着自己制造业的空心化,大家认为美国会是何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