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汉朝开国的头号功臣,大家会想到萧何;而宋朝的赵普、明朝的李善长,也是众人皆知的。
不过呢,唐朝在中国历史上那可是相当辉煌的一个时代,而作为唐朝开国的第一功臣裴寂,却没多少人知道他。
这位才能并不出众的人,靠着特殊的人际往来,于唐朝建国的过程里拥有着极其关键的位置,谱写出一段与众不同的传奇故事。
【名门出身,初涉仕途】
裴寂来自名门望族河东裴氏,这个家族从汉朝到唐朝可谓是人才辈出,有59人担任过宰相,59人做过大将军,55人曾任尚书,超过600人在二十四史中留名,在唐朝民间,还流传着“无裴不成唐”这样的说法。
裴寂小时候父母就不在了,家里也变得没落,是兄长把他抚养长大。不过在那个特别看重门第观念的时代,家族背景对他来说依然是个很强的依靠。
14岁那年,裴寂凭借门荫制度踏上仕途,成为蒲州主簿,就此开启了在隋朝的为官之路。此后,他的官途颇为顺利,一路晋升,当上了晋阳宫副监。
隋炀帝于太原修建晋阳行宫,安排了正监和副监进行管理,李渊担任正监,裴寂出任副监,而日常的诸多事务往往是由裴寂来负责处理的。
这晋阳宫可不单单是个行宫,它还是抵御突厥的军事据点呢,里边存有大量的军需物资,裴寂就好比是负责掌管军需的后勤副长官。
裴寂跟李渊向来交情深厚,在他担任晋阳宫的职位后,两人关系愈发紧密,常常整夜设宴畅饮。隋末局势动荡不安,李世民有心反隋,但不敢直接跟父亲挑明。
他凭借裴寂和李渊的关系,安排人假装赌博,还特意输给裴寂,以此办法来拉拢裴寂。裴寂走到李世民跟前,了解了他的心思后,答应去劝说李渊起事。
随后,裴寂巧妙安排,将李渊灌得大醉,接着把他扶到晋阳行宫,还安排了宫女在旁伺候。
李渊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龙床上,周围还有一群宫女伺候着,他立马就清楚了,自己这下可是犯了能让整个家族被灭的大罪。
【助力李渊,位极人臣】
裴寂趁机进行劝说,李渊明白要是让隋炀帝知晓了,他们李家定会遭受灭门之灾,经过一番权衡,李渊应允了李世民和裴寂,掀起了晋阳起义。
李渊起兵的时候,在招募兵员和筹备后勤方面遇到了很多难题,粮食、草料以及兵器都特别短缺。
在关键时候,裴寂全力支持李渊,把晋阳行宫的仓库打开,将40万副甲胄、9万户的粮食、5万段布匹,还有自己的所有财产,全都拿了出来。
他不单单是李渊起兵的策划者,还是其强有力的支撑。
李渊拿下长安后,把杨侑推上了皇帝的位子,自己当起了大丞相。紧接着,裴寂就被任命为大丞相府长史,还被封为魏国公,这样一来,他就成了李渊的重要心腹大臣。
大伙都清楚杨侑就是个傀儡,后来李渊逼迫杨侑把皇位让给自己。依照古代的礼节,李渊得装作推辞三次,而这个劝李渊接受皇位的事儿是裴寂来负责的。
李渊登上皇位后,裴寂获封尚书省右仆射,当上了大唐的第一个宰相。李渊屡次夸赞裴寂是唐朝功劳最大的臣子。
据《旧唐书》所述,李渊上朝时常常和裴寂一同就坐,对裴寂的话极为听从,还亲昵地唤他“裴监”,在朝中,没有谁能像裴寂这般受宠。
因为和李渊的关系很深厚,裴寂在武德朝变成了最得势的人。
虽说裴寂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但若说他是大唐开国的第一功臣,那可就太夸张了。
开国之后的那些硬仗他基本上都没参加,大多时候是和李渊在中枢坐镇,他唯一的长处就是跟李渊关系特别好。
事实上,裴寂才能平平,他心里也清楚,自己没啥功劳,很难让众人服气。
武德二年,刘武周率军攻打太原,裴寂自告奋勇要求出征作战。没成想,在介休这一仗,最后是整支军队都被消灭了。他逃回长安后,大臣们都极为愤怒,李渊没办法,只好把他关进了大牢。
不过没多久,裴寂就恢复了原职,李渊清楚他并非打仗的能手,往后就不再让他统率军队了。
裴寂身为宰相,可是他处理朝政的作为实在不怎么样,这就让同事们很不满意,刘文静就是对他不满的同事中的一个。
在李渊起兵的时候,最先谋划这事的是李世民和刘文静,裴寂是之后才加入进来的。
刘文静不论是能力还是功绩,都比裴寂要强,然而李渊登基成为皇帝后,裴寂所获的官职、得到的待遇以及受到的赏赐,却都比刘文静要好,对此,刘文静心中满是怨恨。
有一回,刘文静喝多了,在酒劲儿的作用下,抽出刀来砍柱子,还放话要把裴寂给杀了,结果这事儿被他不得宠的小妾给告发了,说他要谋反。
李渊命人抓捕刘文静,让裴寂、李纲、萧瑀负责审讯。李纲、萧瑀以及李世民皆觉得刘文静并非谋反,然而裴寂却背地里说坏话。
最终,李渊听了裴寂的话,把刘文静抄家并斩首。裴寂当初劝李渊谋反本就是投机之举,这回又因嫉妒贤能,借李渊的手将刘文静给除掉了。
【失势流放,客死他乡】
玄武门之变结束,李世民登上皇位。裴寂呢,在皇位继承这件事上倾向李建成,又诬陷杀害了李世民心腹刘文静,他的官运那是相当危险了。
李世民刚登上皇位那会儿,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在表面上对裴寂很重视,给他增添了封邑,但实际上这只是为了拉拢老臣,让局势得以稳定下来。
贞观三年时,李世民的皇位已然稳固,便开始着手清理那些与自己不合的人。裴寂牵涉进了妖僧法雅的案子里,李世民借此机会将他遣送回了老家。
裴寂心里不情愿,请求能留在长安,结果被李世民责怪,最后只得无可奈何地回到家乡。
回到故乡后,裴寂还是不得安宁。有个疯狂的人说他有当帝王的命,他打算把家僮杀掉来保守秘密,可家僮却给跑掉了。
后来家僮因贪赃被擒,为求活命把这事儿给捅了出来。李世民知晓后,责令把裴寂发配到四川旺苍那蛮夷流放的地方去。
裴寂到了边疆后,那地方出现了当地土著的叛乱,而且还有说法表示土著打算让他当首领。
不过李世民觉得裴寂不会去参与反叛之事。事实证明,后来传来的消息表明,裴寂不但没参与反叛,而且在平定反叛的进程中贡献了不少力量。
这会儿,李世民想要赦免裴寂,让他回长安。可是,赦免的命令还没到呢,裴寂就在当地去世了,这位唐朝最初的宰相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说说裴寂这辈子,他没立过特别显赫的战功,也没犯啥大错。他能当上唐朝初期的宰相,关键原因是他善于选对队伍,一直牢牢跟着李渊。
后来他之所以被流放到边疆,仅仅是由于他妨碍了李世民的掌权之路,从而被顺势给抛开了。
说白了,裴寂就是个运气特别好的平常人,是运气让他身居高位,可他自己的本事限制了他,使他难以取得更为出色的成绩。
这也许就是他即便身处高位,但在后来的时代中名气不怎么大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