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九江鞋山、鄱阳湖口、豆豉、草龙、长江系列(湖口篇)

怀蕾说旅游 2023-03-17 23:34:09

引言—名字由来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全境属彭泽县。晋陶渊明为彭泽令时,治所在今湖口均桥镇柳德昭自然村。南朝·宋(公元420—479年)始设湖口戍,南唐升元二年(公元938年)析彭泽县之彭泽乡及五柳乡之半置湖口县,县治枭阳镇(今双钟镇西南),至今一千多年从未易名。《寰宇通志》:湖口县“因其地在彭蠡湖(鄱阳湖)口,故名”。

湖口县今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

长江图

长江自西向东流经湖口北部边界,赣江汇入鄱阳湖,在这里汇入长江主干流。

石钟山

石钟山坐落在湖口县双钟镇,雄峙于长江之滨,鄱阳湖口,三面临水,一面着陆,形如半岛。全山分上下两部分,面南临湖的是上石钟山,靠北濒江的是下石钟山。两山总面积有十万平方米,海拔67.7米。山虽不高,但悬崖峻拔,突兀峥嵘,插湖锁江,气势不凡。

石钟山开发历史较早。考古调查资料表明,早在商周时期,鄱阳湖滨的先民们就在这里从事渔猎活动,并建木骨泥结构的民居。石钟山之名始见于汉代桑钦的《水经》记载:“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的命名至今已有1700多年。

山,何以钟名,历来持见不一:或以有“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郦道远《水经注》);或以石钟山之石可“扣而聆之”(李渤《辨石钟山记》);或以“中空如钟,其形奇”(胡传钊《石钟山志序》)。宋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父子月夜乘小舟访探石钟山,则认为山石“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并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

历史上这里发生过多次激战,如朱元璋与陈友谅之战,太平天国曾在此重创曾国藩水师,李烈钧领导的二次革命在此高举义旗,百万雄师渡大江在江阴至湖口突破国民政府的长江防线。古往今来均为兵家必争之地。

九江鞋山

大孤山一头高一头低,远望似一只巨鞋浮于碧波之中,故又称“鞋山”。它高出湖面约70米,周长百余米,一峰耸峙,峻峭秀丽,古时有“蓬莱仙岛”之称。山上劲松挺拔,绿树葱郁,林中点缀着一座美丽的古代建筑——天花宫,殿宇雄伟,塑像辉煌,平日晨钟暮鼓,梵乐声声,令人飘飘欲仙。登山四顾,茫茫鄱湖云水和西面庐山秀色,尽在眼下。明代-德有诗赞道:“谁削青芙蓉,独插彭湖里。平分五老云,远挹九江水。日月共吞吐,烟霞互流徒。大力障狂澜,与天相终始。”

关于湖岛鞋山,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故事。据说古代有一个渔夫叫胡青,他在湖上打渔时,与天界瑶池玉女大姑相遇,后来相爱成亲。此事被渔霸盛泰得知,即要抢大姑。玉帝得知此事,派天兵天将把大姑带走,盛泰乘机抓去胡青。大姑从天上丢下一只绣花鞋把盛泰一伙压住,这只绣花鞋便变做了鞋山。鞋山又名大姑山,其由来大概也出于此。

在鞋山的西南,有一伸入湖中的山嘴,嘴的前端有一块上大下小的孤立石墩,高约16米,墩粗11--12米,好像一只嘴向鄱阳、背依庐山、鼓噪蹲立于湖滩上的大青蛙。它与鞋山一样,都是湖浪“吞食”未完的“湖硅”。其向湖一面受波浪拍击,下部渐渐向内凹退,上部显得突出悬空在湖面上。远远望去,活像一只顶波送浪、跃跃欲试的青蛙,迎扑着湖中遥遥相对的鞋山,真乃栩栩如生。

鄱阳湖口

湖口控扼赣北,为江南重要门户之一,是古代战争重地及往来经商的必经之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古代和近现代的各个战争时期,鄱阳湖口一带因有过多次历史上著名的大规模陆战和水战而备受关注。

东汉建安年间,东吴大将周瑜操练水军于鄱阳湖,挥师西上破操于赤壁;东晋时候,桓元篡立,大将刘裕、何无忌等起兵讨伐,追赶桓元到江州(九江),大破其部将何澹之于桑落洲(今湖口八里江一带水面)。隋朝统一江南,与南军大战彭蠡;北宋初年,宋太祖命大将曹彬等率军征伐江南,南唐后主命令洪州节度使以上江兵救金陵,大军十五万屯湖口徘徊未进,贻误战机,宋军大胜。

公元1275年(宋德佑元年),元将伯颜率军至湖口,祷大孤山神,风息桥成,大军皆渡,江南遂成元域。公元1361年,朱元璋在湖口水面大败陈友谅,1363年,射杀陈友谅于湖口水面。明武德年间,宁王造反兵出鄱阳湖。清顺治、康熙年间,左良玉、金声桓、耿精忠等先后据守湖口以抗清军……

战争毁灭文化,战争也造就文化。鄱阳湖口一带的战争历史文化之悠久,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壮观,足以载入史册。由于战争,书院、寺庙和民居等被毁无数,生灵涂炭,百姓遭殃。至今,鄱阳湖口一带仍然保存下来不少历代的各类兵营、要塞、堡垒。这些当年战争的遗迹,历史的印记,足供后人考察和凭吊。

非遗文化—草龙制作技艺

湖口草龙俗名谷龙,源于隋唐,盛于明、清,是古时鄱阳湖地区农民庆祝丰收、祈盼风调雨顺、老少平安的一项传统节日活动。

舞龙一般是在春节、元宵节及庙会等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举行。草龙在湖口被认为是群龙之首,是真龙、老龙,故而如庙会游舞时,一般走在纸龙、布龙、板凳龙等的前面,有时还要配以“五谷灯”和花、草、蝴蝶、鱼、蛙等动植物灯彩同时表演,起着烘托草龙的作用。

地方特产—湖口豆豉

有“水绕三山同楚地,势连五老共洪都”之称的江西湖口县,盛产一种有名的特产--"豆豉",此豆豉色泽黑亮,颗粒均匀,香味浓郁,美味可口,用这种豆豉烹饪的"豆豉烧肉"、"辣味凤尾鱼"、"家乡豆腐"等菜肴,已成为湖口传统风味名菜,颇受中外客人的青睐,蜚声四海。

湖口豆豉起源于战国时代。相传有一丐娘,携儿带女沿鄱阳湖口的湖滨村落乞讨,当地农民常以熟黑豆相济,丐娘儿女久食生厌,便瞒娘倒入篓中,并采路旁黄荆柴枝叶遮盖。若干天后,篓内溢出醇香气味,尝其已经发霉的黑豆,味道鲜甜酥香,口感甚佳。渐渐家喻户晓,成为烹饪调料。到晋代,经五柳乡莲花寺僧人指导,总结出熟黑豆发霉制作方法,并正式称其为豆豉。

后序

湖口是“江西水上北大门”,素有“江湖锁钥,三省通衢”之称,从江、湖两水的泾渭分明,到赣、长两江的水乳交融,从汉、唐、宋、元、明、清的两军对垒,到如今华夏的文化大一统。这里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也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魅力江西、古韵九江、大美湖口!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