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深蓝色外套划破避难所的凝重空气时,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再次站上风口浪尖。3月27日,庆尚北道英阳郡避难所外,一名男子以“递外套”为名突袭李在明,监控画面显示,叠成方块的外套重重砸向这位总统候选人的面部,随行保镖在0.5秒后才反应过来将其制服。这场看似荒诞的袭击,却撕开了韩国社会多重矛盾的创口。
袭击者身份揭开后引发哗然——这位政治学专业毕业生不仅是山火受害者,手机里更存有300G反政府资料,日记本写满“必须采取行动”。他的房屋在火灾中化为灰烬,挚友葬身火海,绝望最终化作对权力系统的报复。尽管他事后辩称“只想为领导披衣”,但警方在其背包搜出的抗议标语揭示了真实动机。
这场灾难暴露政府应对的致命短板。庆尚北道山火自3月25日爆发以来,已造成28人死亡、3.7万人流离失所,过火面积达4.5万公顷创韩国纪录。李在明连续两日深入安东市、义城郡等重灾区,承诺推动特别立法保障重建,却被质疑“作秀优先于实效”。
这已是李在明14个月内第二次遇袭, 他在釜山遭持刀袭击致颈部受伤,行凶者声称“阻止其当选总统”。如今安保团队虽增配至32人,仍未能阻挡突发袭击。更令人不安的是,共同民主党3月中旬曾收到“精确刺杀计划”情报,凸显韩国政坛暴力阴影挥之不去。
韩国政治暴力史堪称血腥注脚:2006年朴槿惠助选时面部被刺60针,2020年文在寅遭飞鞋袭击,金大中更遭遇过铁锥刺杀。这种暴力传统与极端社会情绪交织,使政治人物成为民众不满的泄压阀。
李在明遇袭后的冷静应对被舆论解读为“精准危机公关”。他坚持完成视察行程,当晚在社交平台发声“韩国民主不应如此”,既安抚支持者又暗批现政府。民调显示其支持率逆势攀升至41%,领先执政党候选人12个百分点。但政治分析家警告,频发安全事件可能削弱其“强领导”形象。
这场闹剧折射出韩国社会的深度撕裂。当灾民质问“政客为何总能住进安全屋”,当年轻人因失业率23%走向极端,李在明的外套袭击案不过是冰山一角。正如《中央日报》所言:“外套砸向的不仅是政客,更是民众对体制日渐崩坏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