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四个部门发文为糖尿病患者减负,五个治疗方法你看好哪个?

细胞界 2019-10-22 18:33:27

近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国家药监局四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

明确将高血压、糖尿病用药纳入医保报销,且报销比例将达到50%以上,实实在在为糖尿病患者减轻负担。本“指导意见”将于11月起正式开始实施。

中国被称为是“盛糖大国”

2007年,中日医院杨文英及其研究团队曾经开展一次全国性调查,中国糖尿病发病率是9.7%,糖尿病患者人数达9240万。

就在杨文英教授公布这个数字15年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贾雷德·戴蒙德在《自然》杂志上撰文说,“中国人生活方式正在改变,糖尿病将引发严重公共健康问题”。

2013年权威部门调查显示: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属于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作为威胁人类健康主要慢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世界糖尿病日”即将到来,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中国是“盛糖大国”?

一、糖尿病与四个因素有关

中国早年饥荒因影响,大家非常节俭。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及国人饮食无节制,导致糖尿病患者逐年递增,但多数人还是未能完全了解糖尿病发病机制。该病主要与以下四个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是发生糖尿病主要因素之一,若患者家族有了发病史,得该病几率很高。2型糖尿病遗传性要比1型糖尿病遗传性更强。

2、长期情绪压力: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工作及生活都存在一定压力,如果人长期受到人压抑导致情绪紧张,极易患糖尿病,若本身就有糖尿病则使得病情加重。

3、饮食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所以会常常吃得较油腻,且有些人偏爱甜食,长期下去使得糖尿病风险提高。但更多因素是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细胞代谢作用缺陷,导致体内血糖升高。

4、药物因素:若服用过多肾皮质激素,便会增加患糖尿病风险,且降压药和利尿剂均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而诱发糖尿病。

二、糖尿病五种干预方法

1、降糖药物干预:包括磺脲类(SUs)等,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合理用药。

2、胰岛素干预:无论属于哪种类型糖尿病,胰岛素干预应在传统干预和饮食干预基础上进行,并按患者反应情况和干预需要作适当调整。

特别是根据尿糖和血糖测定结果,每隔数天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获得良好控制。

3、饮食干预:食物纤维也是碳水化合物,但人体肠道中无分解食物纤维的酶,它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也就不产生热量。

各种富含食用纤维食品可延缓食物吸收而降低血糖,有利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并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比如可以多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粗谷物、含糖成分低水果等,这些食物不但提供饮食中纤维素含量,还有利于各种纤维素和微量元素摄取。

4、运动干预:适度而有规律运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并可改善患者全身状态,预防慢性副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运动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葡萄糖,所以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葡萄糖消耗使血糖持续下降,同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也可降低。

5、干细胞干预: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糖尿病发生主要机制,传统降糖药物主要通过刺激残存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来实现降糖目的,而胰岛素仅能作为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补充干预或替代干预,两者均不能针对发病机制从源头上干预糖尿病。

而干细胞疗法则针对糖尿病发病关键环节进行干预,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从根本上改善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做到真正干预糖尿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为了摘掉“盛糖大国”的帽子,减轻国家负担,避免罹患糖尿病,我们要正视糖尿病严重性,认真学习该病相关知识,从此刻开始改变饮食习惯与继续久坐生活方式,做到日常生活起居有规律。特别是饮食要做到: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高纤维饮食、饮食清淡,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血糖及糖尿病相关副反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分享与留言!

0 阅读:689
评论列表
  • 2019-11-14 22:46

    有生之年能用上干细胞干预吗?求各位官爷高抬贵手,少加点睡,让农民多活几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