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召开抗美援朝会议,毛主席向罗瑞卿提出一个要求,结果如何?

静心的历史 2023-04-19 14:57:17

前言

罗瑞卿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去世,罗瑞卿知道后,立刻从福州赶回了北京,9天后,毛主席的追悼会在天安门举行,虽然没有人通知罗瑞卿,但他还是要坚决来参加主席的追悼会,此时的罗瑞卿身患腿疾,无法行走,但他还是坚持坐轮椅来参加了。

罗瑞卿坐着轮椅,由他儿子罗宇推着,在向主席遗体告别时,罗瑞卿坚持自己走向毛主席的遗体,他禁止任何一个人来搀扶他,罗瑞卿就这样扯着自己残疾的腿一步一步挪到了毛主席的遗体旁边。

后来这件事情被邓小平知道了,他非常感动也很痛心,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邓小平开始关注骨科方面的技术,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想早点把罗瑞卿的腿医治好。

但最后罗瑞卿没有选择在国内治疗,他选择踏上去往西德的飞机,但没想到,就是因为这个决定,让罗瑞卿跟大家永诀了,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罗瑞卿又为何坚持拖着残废的腿去毛主席的追悼会呢,他跟毛泽东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罗瑞卿。

抗日战争时期的罗瑞卿毛主席任命罗瑞卿为公安部部长

1949年的一天,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接见了罗瑞卿,他见罗瑞卿主要是想跟他谈谈关于罗瑞卿任职的事情。毛泽东是晚上接见的罗瑞卿,在白天的时候,周恩来已经接见过一次罗瑞卿了,周恩来见罗瑞卿也是想跟他讨论一下任职的事情。

“组织上想让你出席即将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长。”

罗瑞卿思考了一下后跟周恩来说:“我希望可以继续参加解放战争呢,李克农比我更适合这个岗位。”

周恩来自然是没有采纳罗瑞卿的意见。

周恩来

就在当天晚上,毛泽东接见了罗瑞卿,毛主席一见到罗瑞卿就问他:“听说你不愿意干公安部的部长?还要去打仗?”

毛主席知道罗瑞卿有大志向,但是现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各个岗位上都是需要人手的,如果大家都去打仗,这可不行啊,罗瑞卿知道毛主席的用意,所以他还是接受了这份任职,在之后的日子里,罗瑞卿把这份工作做的相当出色。

罗瑞卿刚上任的时候,还有点不适应,毕竟公安工作跟战争时期的军事工作有一定的出入,罗瑞卿因为之前没有做过公安的工作,所以他上任之后,虚心听从毛主席的教导,认真摸索学习如何干好这份工。

在摸索的过程里,难免也会出现差错,1950年的一天,李克农跟罗瑞卿说了一件事儿:“主席对公安部不向他写报告这件事不满意。”罗瑞卿知道后,立马找到了毛主席。

李克农

毛主席问:“你为什么不给我写报告?”

罗瑞卿立刻向毛主席解释道:“我写了报告了”

毛主席一听就生气了,他用严厉地语气跟罗瑞卿说:“写了?拿我的收条来。”

罗瑞卿怕毛主席误会他,又赶紧跟毛主席解释道:“是报告总理转呈主席”

后来这件事情被周恩来总理知道了,他专门去找毛主席,向毛主席说明了这件事儿:“公安部的一些报告压在我那里了,所以未能及时呈送给主席。”

毛主席知道后又跟罗瑞卿说:“公安部的报告要直接送给我。”

罗瑞卿陪同毛主席参观新式武器

时间一久,毛主席跟罗瑞卿搭配的越来越默契,工作起来也越来越合拍。毛主席后来还说:“有罗长子在我身边,就算是天塌下来,也有他顶着呢,他往我身边一站,我就感到非常的放心。”

50年召开抗美援朝会议,毛主席向罗瑞卿提出要求

1950年10月9日,党中央召开了一次关于研究抗美援朝问题的会议,罗瑞卿跟毛主席都参加了,面对当下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毛主席问罗瑞卿:“准备怎么办呢?”

罗瑞卿给了毛主席一个恰当且合理的意见,毛主席一听,点了点头,他很满意罗瑞卿的意见,毛主席对罗瑞卿说道:“我们要把房子打扫干净,不管之后要怎么做,都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随后,毛主席向罗瑞卿跟彭真提出一个要求,罗瑞卿跟彭真得到消息后,连夜起草,与10月10日凌晨两点将写好的草稿交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只字未改,并指示当日下发全党执行,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双十指示”。

罗瑞卿

毛主席跟罗瑞卿在工作上相当合拍,两人合作起来也是你来我往的,不但能保证工作效率,而且也不会影响两个人的友谊。

罗瑞卿“解救”毛泽东

在罗瑞卿跟毛主席的交往过程里,有一件不得不提起的事情,那就是关于毛主席重游蛇山期间被围堵,罗瑞卿解救毛主席的事情。

这件事情发生在1953年,1953年年初,毛主席在罗瑞卿跟杨尚昆的陪同下来到了长江,主席来长江不是游玩的,而是来这里开展视察工作的。

毛主席到达武昌后先是去看望了正在养病的友人——郑位三,在返程的途中,毛主席恰好路过黄鹤楼(是以前的旧址),他想着:“既然路过了,那就去看看吧,等下一次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黄鹤楼以前的旧址

毛主席让司机把车停在路边,他下了车便上蛇山登楼了,毛主席登楼是一时兴起的事情,事先并没有跟警卫员以及工作人员沟通,这也就意味着,黄鹤楼上没有安排毛主席的警卫工作,这下可让罗瑞卿感到非常紧张,在没有提前安保的情况下,是很难保证主席的安全啊!

罗瑞卿觉得自己一个人跟着主席上去并不保险,万一后面遇上什么事情怎么办?他想了想,还是叫来了铁道部副部长武竞天,罗瑞卿本身就是个大高个,但武竞天比罗瑞卿还要高大,有他在身边,主席的安全问题也能多一份保障。

他们等了一会儿,毛主席就从楼上下来了,见毛主席走下来,罗瑞卿赶紧迎了上去,他跟在毛主席身边,还不忘嘱咐毛主席注意脚下的路,走了没多远,毛主席被前面的货摊铺吸引住了,这是一个买卖油炸臭豆腐的摊位。

毛主席走上前看了看这个摊位,随后便跟老板聊了起来,毛主席问了问他的价格,又问了问他生意做的如何,想必主席这是想了解一下当地的物价跟百姓的生活状况。

毛泽东

就在这时候,前方走来两位小姑娘,她们是来买油炸臭豆腐的,小姑娘看见摊位前站着几个身形高大的人,不免觉得有点发怵,但是她们还是用好奇的目光往这里看了看。

其中一个小姑娘感觉眼前的这个人似乎很面熟,她小声跟旁边的同伴说:“你看这个人,真的好像毛主席啊!”同伴顺着女生的目光也看了过去,欸!真的是毛主席!

小姑娘的谈话声虽然很小,但还是被毛主席听到了,他笑了笑,慢慢转过头来,用慈祥的目光看了看眼前这两个女生,这下小姑娘可是真正看清眼前的人了,她们一边跳一边叫着毛主席!毛主席!

小姑娘们见到毛主席后会激动开心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此时的毛主席正站在街道上,她们这一叫,也就把旁边的路人给吸引过来了,本来毛主席身边就只有几个警卫员跟工作人员,这下可好,哗啦啦一群人全围了过来。

离毛主席比较近的群众们向毛主席伸出了手,毛主席见状,也伸出自己的手打算回握住对方,但没想到,毛主席这一伸手,却让围聚在周边的百姓们更加激动,大家纷纷喊到:“毛主席!毛主席!”

跟群众在一起的毛泽东

一开始还好,人们虽然把毛主席等人围住了但不拥挤,然而随着聚集来的人数不断增加,围着毛主席的圈子也越来越小,罗瑞卿见状觉得不行了,得让主席离开这里,不然聚集过来的人会越来越多,万一发生踩踏事件怎么办!

罗瑞卿把警卫员们召集过来,他让所有警卫员们围着主席,考虑到主席要跟群众的互动,罗瑞卿让警卫员们在毛主席身后围成一个半圆形的人墙,他自己跟武竞天则站在毛主席的前方,他们俩一边给毛主席开路,一边保护毛主席的安全。

毛主席一边缓慢移动着一边跟周边的周边的群众打招呼问好,毛主席热情,群众也热情,通往山下的路已经被群众们堵死了,就算毛主席上了车,那司机也无法把车子开出去,这下可怎么办?不能一直聚集在这里啊。罗瑞卿看了看周围的情况,觉得不行,得让毛主席走水路!

当机立断,罗瑞卿带着毛主席来到附近的码头上,他们决定让毛主席坐船走水路,这样就可以避开拥堵的人群了,等船启动后,罗瑞卿这才放下心来,还好这里有水路,不然罗瑞卿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罗瑞卿

罗瑞卿对毛泽东可以说是一片赤心,这也是他后来坚持拖着残废的腿去毛主席的追悼会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己最敬爱的人离世了,不管如何,他都要去送他最后一程。

罗瑞卿身患腿疾,妻子相伴前往西德治病

罗瑞卿身上的责任和担子都很重,要保卫毛主席的安全,也就是说,不管毛主席去哪里罗瑞卿都要陪护着,罗瑞卿每天的工作很忙,经常顾不上家里,他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能让罗瑞卿(郝治平)的妻子来负责了。

郝治平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女性,她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也把孩子们照顾的很好,罗瑞卿家的孩子们大部分都在寄宿学校里,罗瑞卿平时忙见不到孩子,孩子住在学校也见不到父亲,他们唯一能相处的时间就是节假日的晚饭。

孩子们跟罗瑞卿以及郝治平都很珍惜这顿晚饭,他们知道,父亲吃完这顿饭又要回到工作岗位上去,如果回来晚的人没有赶上这顿晚饭,那么之后很长的一段日子都见不到父亲。

罗瑞卿和郝治平

虽然一顿饭的时间很短,但父子们在一起的时光还是非常愉快的,罗瑞卿跟郝治平虽然能相处的时间不长,但这并不会影响夫妻俩的感情,每次节日聚餐的时候,罗瑞卿都会跟孩子们说:“你们谁也没有你们的妈妈美丽。”

罗瑞卿工作忙,但起码大家都能相聚在一起,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一家人能和和睦睦坐在一起吃顿晚饭,已经是很美好的日子了,这般安稳的日子持续到1966年……

1966年罗瑞卿身患脚伤,他的双脚跟骨出现骨折状况,罗瑞卿的伤势很严重,不得不住进医院。罗瑞卿受伤这件事对于郝治平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打击,但她家里还有孩子们,作为母亲兼妻子的她不能倒下。

罗瑞卿受伤后的一个月就是他跟郝治平结婚25周年纪念日,只是今年的纪念日他们不能携手一起出去庆祝了,这一天郝治平去外面摘来两枝花,一枝是丁香花,一枝是海棠花,她把摘下来的花枝送到罗瑞卿手上,罗瑞卿看到后,湿润了眼眶,他激动地对妻子说:“治平!原来你还记得!”

如此重要的日子,怎么可能会忘记呢……

郝治平与罗瑞卿

1966年罗瑞卿受伤后,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麻烦事情,一直到1977年,他才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1977年复职后的邓小平将要召开“十一大”,他需要确定军委人选,邓小平把目光放在了罗瑞卿身上,他确实适合这个岗位。

重新恢复工作的罗瑞卿很是忙碌,他的书桌上堆满了文件卷宗,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个不停,来访的客人络绎不绝,受伤后的罗瑞卿一直都是坐着轮椅的,强大的工作量加上行动不便,这让罗瑞卿一个头两个大,为了挤出时间工作,罗瑞卿甚至都不喝水了,为的就是能减少上厕所的时间。

此时的罗瑞卿已经是72岁高龄了,看着日日辛劳的他,家里人也都很担心,怕他身体支撑不住,但罗瑞卿只是说了一句:“我今年72岁,要当着27岁过。”

为了方便罗瑞卿工作,1977年组织上给罗瑞卿请来了西德专家,他们让专家给罗瑞卿换了更轻便的轮椅,与此同时,西德医生也为罗瑞卿带来一个好消息:“可以考虑安装人造股骨,这样能够起到改善左腿功能的作用。”

罗瑞卿一听,非常开心,这条残腿对他工作和生活都造成很大阻碍,如果能治好那是再好不过了!罗瑞卿决定听从西德医生的安排,他要去治疗腿,然而就因为这个决定,让罗瑞卿彻底离开了大家。

罗瑞卿和郝治平

1978年,罗瑞卿带着自己的妻子郝治平一同踏上了飞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飞机。在飞机上还发生了一件非常温馨的事情,郝治平本身有晕车的毛病,西去的飞机上,她又是坐在背对飞行方向的椅子上,所以就出现了晕机状况。

罗瑞卿知郝治平有晕车的毛病,为了不让妻子太难受,罗瑞卿让妻子跟他换下座位,但郝治平说:“算了,一会儿就到了,我可以坚持下去。”

罗瑞卿一听,摇了摇头,他坚持要跟妻子换座位,罗瑞卿之所以这么坚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妻子晕机,二是因为当时郝治平身患肺部癌症。罗瑞卿艰难地从座位上起来,让郝治平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1978年7月下旬,罗瑞卿住到了德国的医院里,德国的医生也很负责,他们给罗瑞卿进行了详细的术前检查,8月1日,也就是罗瑞卿手术的前一天,郝治平带着鲜花来看望了罗瑞卿。

罗瑞卿和郝治平

郝治平到了医院后,给罗瑞卿送上了鲜花,还跟他合了一张影,殊不知,这张合影是郝治平跟罗瑞卿的最后一张合影,也许夫妻之间真的有感应吧,这天晚上,郝治平一点也不想离开罗瑞卿,她想陪着罗瑞卿。

罗瑞卿知道妻子的心意,但他也担心妻子的身体,罗瑞卿对郝治平说:“走吧,走吧,你赶紧回去休息,我已经服用了睡前要吃的药,明天就要做手术了,你放心,一切都会好的。”罗瑞卿说完后摆了摆手,意思是让郝治平赶紧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罗瑞卿一个人进入了手术室,他做手术的时候郝治平没有在,等郝治平赶到医院时,罗瑞卿的手术已经做完了,医院给的消息是:“手术很成功!”

考虑到术后感染问题,医院没有让郝治平去看望罗瑞卿,既然手术已经成功了那就没必要一直守在医院了,在医生的劝说下,郝治平回到了旅馆,这一天大起大落的心情变化让郝治平疲惫不堪,她准备躺下休息休息。

郝治平刚刚躺下,外面就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对方让他赶紧去躺医院,说是罗瑞卿那边出了状况,郝治平急急忙忙地往医院赶,但等她到了医院后,罗瑞卿已经离世了,死亡原因是心肌梗死。

罗瑞卿和郝治平

1978年8月3日,罗瑞卿永久的离开了人士,对于罗瑞卿的突然离世,大家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明明手术是成功的!但却因为心脏的问题而夺去了他的生命。

邓小平知道这件事情后感到非常后悔,他当时就不应该批准罗瑞卿去西德的,如果坚持留在中国治疗,虽然手术存在风险,但起码在中国没有语言问题,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心内科专家,真的遇上问题,也能立刻进行急救,罗瑞卿也不会突然客死他乡了……

结语

邓小平一生都很果断,直接,唯独在罗瑞卿这件事情上,他后悔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