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27万美元包机归乡的终章,舞尽最后一曲霓裳

星闻梦竹说娱 2025-03-08 16:24:17

当波音公务机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时,躺在担架上的周洁已无法睁眼辨认故土。耗资27万美元、横跨太平洋的13小时急救飞行,只为兑现她最后的执念——“死也要死在中国”。

五天后,这位曾以《杨贵妃》倾倒众生的“东方美神”,在熟悉的桂花香中永别舞台,终年60岁。

1961年生于上海弄堂的周洁,似乎天生为舞蹈而生。3岁跟着收音机跳新疆舞,7岁报考少年宫被拒,因考官认定“这孩子起码练了三年功”。12岁破格录入上海歌剧院,创下最短成才纪录:入团6个月即担纲《半屏山》女主演。

那支改变命运的舞蹈,险些成为绝唱。为呈现“人鱼泣珠”的传神画面,她自创连续32个单脚旋转接高空劈叉动作。

超负荷训练导致左胸两根肋骨骨裂,却在演出当天注射封闭针登台。谢幕时掌声雷动,幕布后的她已陷入昏迷,急救车呼啸着划破剧院夜空。

1983年,李翰祥为《垂帘听政》选角时,在歌舞团排练厅一眼相中周洁。镜头里的“丽妃”跳金盆舞时,纤腰每寸扭动都带着韵律,让港媒惊呼“会呼吸的仕女图”。

为拍好《杨贵妃》霓裳羽衣舞,她增肥30斤,每日含泪吞下15个鸡蛋,却在杀青后三个月暴瘦至80斤,成就影史最贴合历史的贵妃形象。

这份极致背后藏着破碎婚姻。与年长6岁的编导丈夫因艺术结缘,却因“舞蹈与生育不可兼得”决裂。离婚当天,她将婚戒投入黄浦江,在日记里写道:“我的孩子姓舞,名蹈。”

1997年,站在林肯中心舞台的周洁做出惊人之举——当所有华人舞者争跳《天鹅湖》时,她带着自编的《敦煌飞天》叩响西方艺术圣殿。被《纽约时报》质疑“中国舞能否现代化”后,她斥资百万美元在休斯顿创立舞蹈学校,却定下铁律:入学必先学《诗经》吟诵。

“我要他们明白,袖舞不是技巧,是汉唐气象的流转。”她独创的“墨舞”将书法笔锋融入现代舞,受邀在白宫为中国领导人访美献艺时,36名弟子挥动25米长袖,勾勒出《兰亭集序》的气韵流动。

确诊肺癌晚期的周洁瞒着所有人筹备归国。癌细胞已转移至骨髓的她,需全程倚靠呼吸机维持,商用航班拒载。7月18日,医疗专机从休斯顿起飞前,她签下免责声明,颤抖着写下:“若中途离世,请将骨灰撒在东海。”

抵沪第五日,昏迷中的她突然紧抓学生手指。监控仪曲线归零的瞬间,病房音响自动播放起《长恨歌》选段——“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如今,上海周洁舞蹈学校的练功房里,仍挂着那件浸透汗水的霓裳。

每年清明,学生们会对着杨贵妃剧照跳新编的《归去来兮》,因为他们记得校长最后的教诲:“真正的舞者,谢幕也要在属于自己的舞台。”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