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身体出现5大信号可能是中风的征兆,快去神经科检查

跟着乔妹做营养 2019-07-14 15:31:17

脑中风,医学上正式的名称叫做卒中。根据发病的原因,又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脑梗塞和脑溢血。据统计,脑梗死占到了整体卒中患者的80%左右,由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抢救和康复治疗开展得不及时,脑梗死始终占据着中国人临床死亡原因的第一位。预计到2030年,每年将有400万以上的国人死于脑梗死。

国人之所以发生那么多的脑血管意外事件,与下面一组数字有关:血脂异常患者4.3亿人,常年吸烟者3.16亿人,高血压患者2.7亿人,体重超标和肥胖者2.4亿人,糖尿病患者1亿人。这5类人群就是脑中风的高危人群,也是脑梗的后备军。如果一个人同时具有两个以上的高危因素,那么他(她)未来10年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将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

专家指出,在“大”的脑梗发作之前,很多人会频繁发作“小中风”,也就是短暂性脑缺血的症状。上述5类脑梗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小中风”的发作。如果短暂性脑缺血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就有极大的可能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小中风”发作的症状主要有:

1、突然间发生剧烈的头痛,或者原来的头痛突然开始加剧;

2、突然间出现眩晕,走路不稳,失去平衡的症状;

3、突然间单手握不住东西,或者一侧的肢体无力、麻木;

4、突然间说不出话来,或者语言不清,或者理解不了别人说的话;

5、突然间眼前出现黑蒙,看不清东西或者视线缺失等。

“小中风”的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在几分钟之内就会好转,24小时内就会逐渐消失,很多朋友因此没有太在意。如果您是“三高”患者,“小中风”的症状在1个月内反复发作,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这是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需要你第一时间去医院神经科就诊治疗。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不能指望等到了“小中风”频繁发作了,再去医院接受积极的治疗。绝大多数的脑梗死发作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在平时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降血压

成年人正常的血压值应该低于120/80mmHg。据统计,收缩压(高压)每升高10个mmHg,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增加53%。如果血压连续3个月都无法达标,除了清淡饮食、加强运动、戒烟戒酒和控制体重之外,该服用降压药的时候一定要按医嘱服药;

2、降血糖

除了孕妇,成年人正常的血红蛋白值应该小于7.0%,但理想范围应该是小于5.7%。非糖尿病患者应该通过饮食和运动等方式,将血红蛋白值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坚持降糖治疗,将血红蛋白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降血脂

对于健康成人来说,低密度胆固醇应该小于3.4mmol/L;对于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低于2.6 mmol/L;冠心病或者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该低于1.8 mmol/L;

4、积极治疗房颤和其他心脏病

房颤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心脏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患者的人数也在快速增加。发现房颤问题的成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正规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和抗凝治疗;

无论是高血压与糖尿病,还是房颤与高血脂,都与饮食不节制、缺乏运动、抽烟喝酒和体重超标有关。脑梗死的高危人群,除了接受相应的对因治疗之外,一定要在生活上养成好的习惯,才能降低脑梗带来的危害。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