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奶奶住院,二姑拿来一个布包,打开布包,奶奶的眼泪掉了下来

诗珊情情 2025-04-20 03:55:59

声明:为阅读方便,本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切勿对号入座!

讲述人/玉燕 撰写/墙角梅花

我的奶奶今年98岁了,她经历过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一直到现在,奶奶还经常和我们讲起她年轻时候的一些事情。

奶奶有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奶奶一家人的生活过的也很难。

在我的大伯19岁那年,连着快一年没有下雨,地里的庄稼也没有收成,到了秋天,奶奶家里只分了两篮子红薯,那两篮子红薯还很小,就像手指头那么粗,浑身都长满了触须。

爷爷把红薯拿到家里之后,他们也舍不得歇着,开始去地里,把地里的红薯秧子捡回来晒干,放在磨盘上碾碎,开始熬汤喝。

因为天气干旱,那些红薯秧子也很小,眼看着家里的几个孩子都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奶奶每天都唉声叹气的,她带着孩子们,去后山上挖野菜,吃榆树皮,奶奶还把往年的玉米芯找了出来,把那些玉米芯捣碎,放在野菜汤里煮着吃。

一直到现在,奶奶只要提起来那段岁月,她都会感叹: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那些年,我们都是咬着牙熬过来的,那些玉米芯粗糙的很,就算是在锅里煮了又煮,但是,放在嘴里还是咽不下去,但是为了填饱肚子,全家人都默默的吃着玉米芯。

秋天的时候,地里有野菜之类的,全家人的生活还能熬的过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冬天,每天都刮着寒风,地里的野菜和野草都冻干了,全家人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我的大伯和父亲曾经去地里挖过野草根吃,他们捡一些干树叶,用热水泡开了,将近着吃,因为缺吃少穿的,我的父亲和大伯都饿得面黄肌瘦的。(在那些年的小山村,根本就没有出去打工的人们,就算是小伙子们,他们也是只知道在家里种地。)

眼看着家里的生活过不下去了,有一天早上,奶奶就和爷爷商量:“栓子,你不是还有一个姐姐吗?姐姐家里只有两个孩子,她们家的条件,应该比咱们家里好一些,再说了,姐姐住在山那边,离咱们也有点远,夏天下雨的时候,都是隔着山沟下雨,说不定今年,姐姐的家里风调雨顺的,你去姐姐家里借一些粮食,让我们全家人熬过这个冬天。”

爷爷听到这些话之后,他点点头,开始去姑奶奶的家里借粮食。

那天早上,爷爷饿着肚子出了门,他翻山越岭的到了姑奶奶住的村子之后,已经饿的头晕眼花。

看到姑奶奶家的土坯房子之后,爷爷高兴的不得了,但是,当爷爷到了姑奶奶家里之后,他一下子就愣住了,因为那年,姑奶奶家里和我们家里一样,那年遇到了干旱的天气,家里没有分到吃的,姑奶奶正在家里挑拣草根。

姑奶奶看到爷爷来了,她急忙端来了柴火盆子,让爷爷先暖和一会儿,她去厨房给爷爷做饭。

那天的天气很冷,爷爷刚坐到火盆旁边,就听见姑奶奶和姑爷爷在屋子里面吵架。

“我的弟弟连着两年没有来我家,这么冷的天,我想给弟弟做几个玉米面饼子,让他吃一顿好吃的,你怎么就不让我做呢?”姑奶奶哽咽着说道。

“咱们家里只剩下了这几斤玉米面,如果吃完之后,这么冷的天,咱们全家人都喝西北风吗?我每天去山上挖草根,就是想着把这些玉米面省下来,两个孩子还小,如果你做几个玉米面饼子,就要浪费两碗玉米面,够两个孩子吃好几天了,你给弟弟烧点热水喝就行。”姑爷爷小声的嘟囔着。

听到这些话之后,爷爷的眼眶湿润了,因为他看到两个孩子也是饿的无精打采的,因为天气寒冷,两个孩子衣衫单薄,他们坐在床上,盖着打着补丁的被子,冻的瑟瑟发抖,自己怎么能和两个孩子争吃的呢?

于是,爷爷急匆匆的告别了姑奶奶,就又开始往家里赶。

从姑奶奶家里出来之后,爷爷的脚步越来越沉重,因为去姑奶奶家里借粮的时候,爷爷的心里充满了希望,他觉得说不定自己能借到半袋子或者一袋子粮食回家,然而,看到姑奶奶家的处境之后,爷爷的心里又充满了失望:几个孩子都在家里等着自己借粮回去,如今自己两手空空的回家,该怎么给妻子和孩子们交代呢?

那天的风刮的很大,爷爷又冷又饿,他缩着脖子,跌跌撞撞的开始往家里赶,但是,走到半山腰的时候,他就再也没有力气了,看到路边有一人家,爷爷就想着去那户人家里喝一口热水,再接着赶路,但是爷爷刚走到那户人家的大门前面,他就觉得自己两眼一黑,就晕倒在了地上。

那次,爷爷做了一个很美的梦,他梦到奶奶给他做了一碗香喷喷的面条,闻着就很香,然而,爷爷还没有把面条吃到嘴里,忽然旁边有一个声音在大声的叫道:“大哥,你醒了吗?现在感觉怎么样?好了点没有?”

爷爷睁开眼睛一看,他躺在一间陌生的屋子里,床前围着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的年龄比自己小一些,那个男人手里端着一碗面条,面条上面还有一些鸡蛋,看着就好吃,闻着香喷喷的,怪不得自己做梦,闻到了面条的香味啊!

那个男人看到爷爷醒了,急忙把面条递给了爷爷,爷爷狼吞虎咽的吃完那碗面条,男人看到爷爷还没有吃饱,就又去厨房,给爷爷盛了一碗面条,就这样,爷爷连着吃了三碗面条,他觉得自己比过年还要高兴,因为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连着吃三碗白面做的面条,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经过了解,爷爷才知道那位男人姓张,他比爷爷小七岁。(在这里,我称呼那个男人为张爷爷。)

那天,张爷爷听到大门口有动静,就急忙跑了出来,发现爷爷倒在他家的大门口前,就把爷爷救回了自己的家里。

想到自己的家里,现在连一口吃的也没有,而张爷爷却给自己做了面条,爷爷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其实,我们家里今年也没有分到多少粮食,只是我有一个妹妹,她嫁到了市里,妹妹的家里有钱,每个月,她总让我去她的家里,给我一些大米和白面,所以说,今年我们家里不缺吃的。”张爷爷笑眯眯的和爷爷解释着。

听到这些话之后,爷爷总算是恍然大悟,当张爷爷问起来我的爷爷:你是哪里人?准备去哪里的时候,爷爷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他哭着和张爷爷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张爷爷听了爷爷的讲述之后,他长叹了一声,对爷爷说道:“大哥,我们两个人素不相识,今天你到了我们家里,既然遇到了,这就是缘分,你走的时候,我给你装半袋子面粉,回家先让孩子们配着草根和树叶吃着,等到下个月,我去市里的妹妹家里取面粉的时候,你继续来我家里,我继续给你们弄点吃的。”

爷爷听到这些话之后,他感动的泪流满面,因为他本来准备去姑奶奶的家里借粮,想不到在姑奶奶家里没有借到粮,反而是素不相识的张爷爷帮了自己。

那天,张奶奶给爷爷装了半袋子面粉,并且还给爷爷装了一些红薯干,爷爷背着那些吃的,准备走的时候,他忽然听到有一个声音说道:“爷爷,天就要黑了,你回家走山路的时候,慢慢的走,要小心脚下。”

爷爷回头一看,在堂屋坐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那个小男孩面目清秀,他和爷爷说完这些话之后,就冲着爷爷不停的笑着。

看到这个小男孩之后,爷爷急忙对张爷爷说道:“兄弟,这是你的儿子?他的年龄虽然不大,但是,他待人真诚,将来一定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好小伙。”

“大哥,不瞒你说,我的儿子确实长得很白净,只是我的儿子三岁的时候,得了一场病,自从病过之后,我儿子的腿,就和正常人的腿不一样了,他的右腿越来越弯,走路也是一瘸一瘸的,我觉得我的儿子,将来可能找不到媳妇,也成不了家,谁家的姑娘,会看中我的儿子啊!”张爷爷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开始长吁短叹。

爷爷听到这些话之后,他当时就愣住了,急忙来到小男孩的面前,拉起了小男孩,发现那个小男孩的两条腿看着不一样,走路果然是一瘸一瘸的。

看到这些之后,爷爷长叹一声,他想到张爷爷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就急忙问道:“兄弟,你的儿子今年多大了?”

“我的儿子今年11岁,他叫作阿顺。”张爷爷小声的说道。

“兄弟,阿顺将来的婚事,你就不要管了,我有三个女儿,我的大女儿比阿顺大几岁,嫁给阿顺也不合适;我的二女儿香草,比阿顺小一岁,她长得漂亮,从小就乖巧懂事,我现在就做主,等到将来,我的二女儿长大的时候,把二女儿嫁给你的儿子阿顺。”

那次,因为张爷爷救了我的爷爷,所以,爷爷就把二姑的婚事给定了下来。

那天,爷爷背着那些吃的回到了家里,当奶奶知道事情的经过之后,她也是不停的感叹:如果把二女儿嫁给张爷爷的儿子,这是再好不过了,因为张爷爷家的条件比我们家要好,二女儿从小就聪明伶俐,长得也漂亮,估计张爷爷一家人一定能看上二女儿。

后来,爷爷和奶奶又带着二姑,去张爷爷的家里走了一趟。

张爷爷和张奶奶看到二姑之后,他们喜欢的不得了,而二姑看到张爷爷的儿子之后,她也不认生,就和张爷爷的儿子玩起了抓石子的游戏。

看到两个孩子情投意合,张爷爷高兴的不得了,也是从那天开始,我们家和张爷爷家就成了亲戚,张爷爷和张奶奶经常给奶奶家里送吃的喝的,让奶奶一家人熬过了那段饥寒交迫的生活。

后来,随着风调雨顺,爷爷家的生活慢慢的好了起来,爷爷经常告诉自己的几个儿女:张爷爷和张奶奶救了我们一大家人,他们的大恩大德,我们全家人一辈子都不能忘记!

然而,几年之后,张爷爷的家里发生了变故,因为张爷爷的妹妹在市里得了病,去世了。

张爷爷经受不住这个打击,几个月之后,张爷爷也去世了,只留下了张奶奶带着她的儿子生活。

我的二姑也越来越漂亮,附近村子里的媒人,就经常上门提亲,然而爷爷却告诉大家:我已经给我的二女儿定了娃娃亲,她已经有了人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要做一个讲信用的人,不能言而无信。

那些媒人知道张爷爷家的遭遇之后,都说我的爷爷有点傻,因为张爷爷已经不在了,他的儿子还有残疾,我的二姑可以找一个更好的人家,为什么要嫁给那个残疾的阿顺呢?

二姑和我爷爷的性格很像,她性格刚烈,为人正直,自从见过张爷爷的儿子之后,二姑被他的善良所打动,就听从爷爷的话,义无反顾的嫁给了张爷爷的儿子。

在二姑出嫁的那天,奶奶老泪纵横,她知道张奶奶的家里现在很穷,二姑嫁过去之后,肯定是要受苦的。

那年,我的父亲和大伯已经成了家,母亲和大伯娘给二姑做了陪嫁的衣服和被子。

出嫁那天,二姑一直都是笑眯眯的,她不停的安慰着爷爷和奶奶,但是,看到二姑父赶着毛驴车来接她的时候,二姑再也忍不住眼泪,她哭着跪倒在爷爷奶奶的面前,大声的说道:“爹,娘,我去顺子家里了,以后有空了,我还会来看你们的。”

奶奶扶起了二姑,她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急忙把自己的玉镯子拿了出来,送给二姑,作为陪嫁。

那个镯子,已经传了好几代,奶奶结婚的时候,太奶奶又把那个镯子送给了奶奶,奶奶一直都舍不得戴,二姑出嫁的那天,奶奶一直很伤心,看到二姑准备走的时候,奶奶就毫不犹豫的把那个镯子送给了二姑。

自从二姑结婚之后,她的生活过得很苦,因为二姑父干不了出力活,二姑既要做家务,又要去地里干活,她一个人忙的团团转。

每到农忙的季节,奶奶都会让她的几个子女去二姑家里帮忙,奶奶常常告诉我们:就算是我们自己家的庄稼不收,也要把顺子家的庄稼收到家里,如果当年没有顺子父母的帮助,我们全家人还不知道走到哪一步。

后来,二姑生下她的女儿之后,奶奶隔三差五的,不顾山路的崎岖,去看二姑,等到孩子稍微大一些,奶奶就把二姑的女儿接到了自己的家里,帮着二姑带孩子 。

二姑生她的儿子的时候难产,奶奶又让我的大伯和父亲把二姑送到了县城的医院,二姑才平平安安的生下了她的儿子。

在平时的生活中,娘家人一直都在帮衬着二姑一家人,只要听说二姑家里有风吹草动的小事情,我们全家人都去二姑的家里帮忙。

二姑每次提起来娘家人,她都会感动的热泪盈眶:如果没有娘家人的帮扶,我的生活还不知道过成什么样子。

有一年秋天,奶奶上山摘红薯叶的时候,不小心摔到了沟里,她的腿当时就骨折了,住到了医院。

在奶奶住院的那些天,刚好是秋收的时候,眼看着就要收庄稼了,大家都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二姑,因为大家都知道二姑的生活过的难,如果二姑知道奶奶生病了,她肯定会着急的。(因为全家人都在医院和家里的路上奔波着,所以,那年收秋的时候,大家也没有帮着二姑收秋。)

然而,我们村里张婶的娘家,和二姑是一个村的,有一天,张婶回娘家,遇到二姑在地里掰玉米,她无意间说起来奶奶生病的事情。

二姑知道奶奶生病之后,也顾不上掰玉米,她胡乱的回家洗了一下脸,走了十几里山路,到镇子上搭车,去县城的医院看奶奶。

那天,母亲正陪着奶奶说话的时候,忽然病房的门开了,二姑风尘仆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二姑看到奶奶之后,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哭着说到:“娘,你的腿受伤了,为什么不告诉我?”

奶奶看到二姑之后,她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哽咽着说道:“香草,你们家里负担重,我的腿没有什么事情,你不要着急啊!”

后来,二姑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布包,打开布包之后,原来是奶奶的镯子在里边。

二姑把那个镯子放在奶奶的枕头旁边:“娘,这次你住院,我没有钱给你看病,因为前些天,我的婆婆生了一场病,我到处借钱给婆婆看病,好不容易婆婆的病好了,又听说你生病了,现在我也借不来钱,这个镯子我给你拿来,有空了你让嫂子去市里,把这个镯子卖了,换些钱给你看病。”

奶奶看到这些之后,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她急忙拉着二姑的手,想让二姑把镯子拿走。

但是,二姑却说这个镯子本来就不属于她的,现在奶奶生病了,她更要把这个镯子拿出来换钱。

我的父母告诉二姑,她们的手里有钱给奶奶看病,让二姑把镯子拿走,但是,二姑却说奶奶把她抚养长大不容易,现在奶奶生病了,自己应该出钱 ,要不然心里过意不去啊!

那次,二姑本来想着留在县城照顾奶奶,但是,我的母亲和奶奶让二姑回家了,因为二姑的全家人都指望着二姑一个人,如果她留在县城,二姑的一家子老小又该怎么办呢?

那天,我的父母一直把二姑送到了车站,看到二姑离去的背影,父母的眼眶都湿润了。

等到奶奶出院回家之后,她告诉大家:我一直觉得亏欠着香草,所以说,我才把这个镯子送给香草,这个镯子既然送出去了,我就再也不会收回来的,这个镯子我准备重新还给香草。

所以说,奶奶出院之后,母亲又去了二姑的家里,把那个镯子重新还给了二姑。

二姑拿着那个镯子,她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

那些年,我们一大家人的生活都很苦,但是,我们一大家人都很团结,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在竭尽全力的帮着二姑。

随着时间的推移,苦日子总算是熬过去了,后来,我们全家和二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这些年,二姑也老了,奶奶的年龄也越来越大,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二姑的儿子总会带着二姑,来奶奶家里团聚。

大家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欢声笑语传遍了整个小院。

人世间有一种情,叫作血浓于水的亲情;有一种爱,叫做手足情深,当兄弟姐妹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会出手相帮,不求回报的付出,是发自内心的!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这种亲情最 为珍贵!​

0 阅读:4

诗珊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