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截图
新近,广州一位身高170cm、体重286斤的大码女生乘坐高铁引发舆论关注。据当事女生称,她因为大体重,平时都不敢出门或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因为害怕会被别人指指点点。但是现在心态上有了一些变化,想把之前不敢做的事情都做一遍,于是便决定挑战坐高铁。
本来这是个打破桎梏的励志故事,但是当事女生坐高铁的视频发出后,却遭到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谩骂。可即便如此,当事女生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其一、不是大码人群太少,而是大码人群怕影响到他(她)人,所以选择不出门或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二、高铁方面是否可以针对大码人群,在商务座和一等座之间开设较宽敞一些的座位,大码人群会很乐意为此买单。
我们暂且不说别的,就当事女生在遭网友们谩骂的情况下,还能较为理性地讲出自己的想法,并且都还是合乎逻辑的道理。就凭这一点,骂人的网友们就该无地自容。实际上,网友们怎么骂她的,逻辑是什么,不用看评论区也能想到。不外乎就是基于“胖是一种错”进行各种不讲道理的发散式谩骂。
可问题是,肥胖并非都是因为不自律引发的,更多是因为先天性疾病、激素紊乱等等因素导致的。而且就算不强调这一点,只要当事女生买票了,她就可以乘坐,并且可以提建议。所以任何对当事女生不敬的话语,都可称之为无理之言。
另外,如果胖有错,瘦和正常终有一天也会被骂的。因为,胖、瘦、正常(体重方面),很多时候是随着社会审美趋向在变化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总在变化着。换句话说,只要社会在变化,社会审美趋向就会变化。
所以要想每个人不因为胖、瘦、正常(体重方面)被指责和谩骂,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因为胖、瘦、正常(体重方面)而去苛责一个人,而是要想尽办法去接纳他(她)们。让他(她)们成为我们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坐个车、吃个饭、穿件衣服,都能成为谩骂的理由。
与此同时,因为当事女生提议高铁方面是否可以针对大码人群,在商务座和一等座之间开设较宽敞一些的座位,导致舆论层面的风凉话也不少。比如“铁路部门是不可能改变的,成本太大了,只能说自己买两张二等座或商务座了。”又如“别又搞成舆论风暴逼迫高铁搞什么特殊服务。”
不可否认,风凉话的逻辑貌似也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们回过头想一想当事女生的提议便会发现,她也只是提出一种建设性意见,至于高铁方面觉得好不好,觉得好又何时落实,那又是另外一回事。说到底,这世界不是只由瘦子和正常人(体重方面)组成的,如果各方都能为胖子考虑一下,难道不好吗?
并且很多时候,落实是一回事,如何看待又是另一回事。如果连看待上都充满苛责,那么想要落实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压根儿就不是大码群体的困境,而是我们如何看待积极诉求的问题。因为顺着这个逻辑,任何群体在提出积极诉求时,都有可能被主流人群认为是“得寸进尺”。可这样真的好吗?
不得不承认,这位大码女生不只是挑战了自我,也其实揭示了社会认识层面的顽疾,除了不够宽容,还总热衷打击积极诉求。说到底,如果一个社会能容得下各色的特殊人群,那么意味着每个人都能被很好地对待。
反之,因为身高、体重、肤色、长相等等个人特征,就将一个人孤立起来,甚至还合起伙来在网上围猎,那么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将可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当然,作为认识和观念,可以进行对与错,是与非的争辩较量,但是别动辄就进行人身攻击,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呼吁“封杀”。
所以说回“286斤女生坐高铁遭骂”一事,真还不用拿“吃你家大米了”这种话反呛,因为真要是陷入讲歪理的境地,意味着当事女生讲出的“其一”和“其二”也失去了建设性的光芒。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无视那些谩骂者,直到有一天,当事女生的提议实现了,他(她)们估计也就骂不出来了。
身体长肉又不是自己的错,大胆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管别人说三道四的乱喷。
坦克
这是我喜欢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