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年轻的时候,整天到处晃悠,啥正经事也不干,这让刘太公心里头急得要命,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坐下来跟他好好聊聊:“儿啊,你这样下去可怎么成呢?”
刘邦对他老爹刘太公这样说:“怎么就不行了?你倒是说说,怎样才算行?你让我去干啥?回去种地吗?那我可不干!”
刘太公被气得差点上不来气。
刘邦这人可真是个不老实的主儿,土生土长的庄稼汉一个,本该好好种地养活自己,也不琢磨着怎么提升自己,哪怕去县里谋个芝麻小官也好呀。正经事儿,他是一样不沾边,不该他插手的事儿,倒是样样都来劲,整天就跟一群酒肉朋友混在一起,吃吃喝喝,啥正经事也不干。
他外表挺帅气,但其实手头紧得很,经常得跑到朋友家混饭吃。不过话说回来,这世界上哪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免费的盛宴,老是去人家那里蹭,难道就不该找个机会请回来吗?
因此,刘邦时不时会叫上他那帮朋友到家里来聚餐,日子久了,刘邦家里的人就有了意见,尤其是大哥和二哥这两户人家,他们都已成家立业。大哥二哥俩兄弟碍于情面,不好说什么,毕竟是亲兄弟嘛,但他们的媳妇可就不乐意了,整天在那拐弯抹角地说刘邦是“闲人一个”,“就知道消耗家底”,真是听着都头疼,尽说些不中听的话。
刘邦根本不在意嫂子在嘀咕啥,不过,刘邦他爹刘太公听了心里头就不太是滋味了。
儿媳就像儿子的话筒,一直这么纵容刘邦真不成体统。眼看他都快三十岁了,还没成家立业,孤身一人,成了大龄剩男,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刘太公为了避免儿媳妇有抱怨,直接决定和两个儿子分家,他自己就带着小儿子刘邦单独生活。
分家以后,刘邦还是老样子,整天瞎晃悠,吃喝不愁。刘太公的话对他来说就是耳边风,刚说完转头就忘,自己想干啥就干啥,完全不当回事。
这天,刘太公把刘邦喊过来,打算跟他好好聊聊心里话:“老三啊,你整天这么闲逛,啥正事也不干,这样可不成啊!”
刘邦一听,眼睛一瞥,嘴角一撇:“那你说说,我该去干啥?莫非是想让我回去种地?我跟你说,那是不可能的!”
刘太公一听就火了,他拿起拐杖在地上顿了顿,直截了当地说:“不耕田种地,你拿啥填饱肚子?没了粮食,你靠啥活下去?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照应你几年?你得争气点,赶紧攒点家底儿,为以后打算……”
刘邦听了后,咧嘴大笑起来,说道:“老人家,您就放心吧。别看我现在过得不咋地,但再过几年,我保管让您过上舒坦日子,吃喝不愁,尽享荣华富贵。”
刘太公气得胡子直往上翻:“你继续做你的美梦吧,这话你跟我重复多少回了?”
刘邦没搭理刘太公,径直朝院子外面走去。
原本打算跟刘邦好好聊聊,劝劝他,结果现在只能干着急。主角都溜走了,连个交谈的对象都没了。刘太公气不打一处来,只能朝着刘邦的背影嚷道:“你这小子,有种就别回来,有种在外面闯出个名堂来让我瞧瞧。整天光说不练,多学学你二哥,瞧瞧人家现在过得多滋润!”
刘邦出门在外,但刘太公的话,他一直记着呢。
过了好些年,刘邦坐上了皇位,还让他老爹刘太公当上了太上皇。未央宫盖好的那天,刘邦请了大臣们好好庆祝了一番。他拿着酒杯,给太上皇刘太公敬酒,敬着敬着,他仿佛一下子想起了老爹以前说过的话,就笑着对周围的大臣讲:“记得以前太上皇老说我,说我是个小混混,啥也不是,连自己都养不活,家里穷得叮当响,也不会挣钱,跟我二哥比起来差远了。你们瞧瞧,我现在的家底,跟我二哥比起来咋样?”
周围的大臣们一听,都乐了起来,“皇上您家大业大,这谁能比得上啊。”刘太公见状,也只能勉强陪着笑。
刘邦平时过得浑浑噩噩,有回碰巧遇上件事,他的一个小弟惹了麻烦,刚好撞上了县里的一个差役。说来也怪,那差役居然高抬贵手,没跟刘邦的小弟计较。
瞧见这个小官儿,浑身透着股文人味儿,跟手底下那帮人完全不同,刘邦心里琢磨着要跟他交个朋友。在县里头能攀上这么一位,日后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呢。
这一年,刘邦靠着自己的社交本事,跟县里的小官混熟了,还捞到了一个挺好的差事,当上了泗水亭长。这事儿算是刘邦人生路上的一个大变样,让他开了眼界,也进了更好的圈子。
刘邦不再整天瞎晃悠了,他有了正经活儿,当上了泗水亭长。这之后,他总算有机会离开沛县,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眼界宽了,见识也长了。有年,他领着一帮人到咸阳去服劳役,一看咸阳那场面,车来车往,街道横竖交错,建筑宏伟壮观,真是热闹非凡。刘邦一看,心里更喜欢外面的世界了。更让他震撼的是,他还亲眼见到了秦始皇出行的排场,他忍不住嘀咕:“这才叫真男人啊!”
那一年,刘邦心情沉重地回到了沛县,瞅着眼前这个破旧贫穷的小地方,心里琢磨着,自己一定得混出个名堂来。
他虽然表面上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样子,但该玩归玩,他暗地里已经悄悄行动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交朋友,而是精心编织了一张沛县的关系大网。这张网里,有管人事的萧何、当狱长的曹参、开公车的夏侯婴,还有当小吏的任敖,这些人都在沛县有点地位。除此之外,他还结识了民间的硬汉周勃、铁哥们卢绾和讲义气的樊哙,他们几个都能为他两肋插刀。
刘邦靠着身边这些人,很快在沛县有了翻云覆雨的能力。别看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到了节骨眼上,刘邦这个圈子里的头号人物,总能瞅准时机,顺势而上。
刘邦赶上了好时候,借着陈胜吴广起义的风头,不然他可能就得一辈子在山里当强盗了。说实话,能力和人脉都挺关键的,但机会更是不可或缺。
说白了,就像咱们常说的那样,你处的那个圈子真的很关键。但更关键的是,得想办法让自己在圈子里变得举足轻重,这样机会才会落到你头上。
说白了,就算咱们有时候没啥事干,也别真就让自己闲着。得找点有意义的事儿做做,比如拓宽视野,多增长点知识,交点新朋友,多读书,多出去走走,多见见世面。以后能走到啥地步,就看咱们自己努力了多少,剩下的就交给命运吧!
你是不是也这么想呢?
订阅我,我天天给你聊聊读历史的那些心得体会。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