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日夜间,国际油价遭遇"黑色星期四",创下三年来最惨烈单日跌幅,其中:
布油下跌5.35%,收于69.82美元。
美油下跌5.73%,收于66.63美元。

双双刷新2022年以来最大跌幅纪录。
这场暴跌由三枚"深水炸弹"共同引爆:
一是OPEC+增产超预期三倍。
周四视频会议,八大OPEC+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达成协议,自5月起将联合原油日产量提高41.1万桶,较市场预期的14万桶增幅高出近三倍。
这一“加速增产”决定直接导致国际油价暴跌。
二是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前景。
特朗普说到做到的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高额对等关税:
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印度实施26%的对等关税,对韩国实施25%的对等关税,对日本实施24%的对等关税,对印尼实施32%的对等关税,对泰国实施36%的对等关税,对越南实施46%的对等关税,对柬埔寨实施49%的对等关税…
特朗普的关税决定比预期更严厉,预计未来可能遭遇其他国家报复性关税冲击,贸易冲突带来的市场逆风短期内不会停歇。
经济一旦下行,原油需求自然减少。
三是机构集体下调石油需求展望。
花旗认为:仅10%的一揽子关税就可能使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从目前的90万桶/日降至60万桶/日,如果发生报复,还会有进一步的下行风险。

如果油价能保持在70美元以下,甚至更低的价格。
这将为民航在二季度的淡季减亏带来重大利好。
对于民航业来说,一年只有两个季节:
旺季
淡季
在旺季,要全力以赴抢收入,增利润
在淡季,要千方百计控成本,减亏损
四月份虽然有个需求相对的小高峰,但是航空公司业绩仍不容乐观,加上接下来的5、6月份,除了“五一”几天外,民航非常淡,最重要的是当然是减亏控亏了。
翼哥曾经说过,三大因素决定了民航业到底能不能赚钱。
市场需求
航油价格
人民币汇率
其他的成本都是刚性的,几乎只有涨没有降的机会。
从需求方面来看,二季度的亏损不可避免。
从航油价格来看,原油期货价格暴跌,航油价格有望进一步下跌。
从汇率走势来看,现在形势严峻,汇率是涨是跌很难判断。
民航业刚性成本特别巨大。
其中燃油是最大的成本支出。
毕竟航油成本要占航空公司总成本的1/3,变动成本的1/2以上,油价降了,比任何一样东西下降效果都大。
以2024年三大航为例:
一是国航。
航油成本537.2亿元,同比增长14.97%。
成本占比33.96%。
二是东航。
航油成本454.99亿元,同比增长10.7%。
成本占比35.97 %。
三是南航。
航油成本549.89亿元,同比增长34.46%。
成本占比5.65%。
也就是说,2024年,三大航花在航油上的钱就高达1500亿元。
如果油价降个5%,对三大航来说,航油支出要减少75亿元左右。
要知道,三大航现在还在亏损当中,油价下降简直是天大的利好。
特别是民航持续“内卷式”竞争、低价满天飞的当下,航空公司的高成本无法转嫁。
此外,如果油价下跌,对旅客也是利好,毕竟现在还要交燃油附加费。
自2025年4月5日起,下调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
成人旅客:
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20元燃油附加费,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旅客收取10元燃油附加费。
相较于调整前分别降低了20元和10元。
如果油价再下调,旅客也不必交这个额外的20块钱。
油价下跌,是当前民航业的最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