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网购成瘾,不能只靠“子女夺手机”

评底郭 2025-04-08 09:37:24

“我父亲以前是个很节俭的人,自从迷上电商购物,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家里堆满了网购的东西,很多都没用过。我跟他聊过很多次,但他总是说看到优惠就忍不住想买。”新疆乌鲁木齐市市民李先生为其父亲沉迷网购而烦恼。他认为,父亲的行为已不是简单的购物习惯,而是上瘾。面对这一困境,李先生和家人尝试了各种方法,包括与父亲沟通、限制网购等,但效果都不甚理想。

(4月8日《法治日报》)

一天到晚抱着手机,一会儿买个这,一会儿买个那。而最大的问题是,买了很多用不到的东西,堆积在家里,家里都快成超市了。如此网购不仅“伤财”还“伤心”。作为普通的老百姓,不说没有多少钱,即便金山银海也经不起“败家的爹妈”如此折腾。

老年人沉迷网上购物,真的是一种“瘾”吗?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耿娟认为:对很多老年人来说,这种情况不算是心理疾病,而是情感缺失的一种表现。她分析,老年人热衷网购的背后,有以下几大原因:其一,社会角色缺失,寻求价值感。商家通过“亲”“家人”等亲切称呼,填补了老人心理上的空虚;其二,社交圈缩小,孤独感加剧。网络直播中的互动和关怀,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子女的陪伴,成为他们情感寄托的一种方式。

面对老人沉迷网购,子女们只是咆哮,只是愤怒,只是“夺下手机”,只是设置“儿童模式”,虽然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并非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治标不治本,犹如“头疼医脚”。老人网购成瘾,治“心病”还要用“心药”,也就是说,需要想办法弥补老人的情感空缺,不能让孤独的老人成为“情感的荒漠”。老人网购成瘾现象日益凸显,其背后的病根是“情感空虚”,用“心药”来治“心病”才是良方。

首先要给予老人足够的陪伴。子女要多关心老人的生活,增加与老人的沟通交流,陪他们聊天、散步、旅游等,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还是那句话,要“常回家看看”,要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要给爸爸“聊聊天、捶捶背”;社区和社会组织也应发挥积极作用,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活动,如文艺演出、健康讲座、手工制作等,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拓宽他们的社交圈子,减少他们接触网购的时间和机会。社区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为老人开展消费知识讲座,帮助老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老人网购成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子女、社会和老人自身共同努力。不能仅仅依靠“子女夺手机”“设置儿童模式”来解决,而要用真心和耐心去关怀老人。老人网购成瘾,病根是“情感空虚”,“情感关怀”才是“治病良药”!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