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桐城一派
也许有人看到题目不信,深井水不是“冬暖夏凉”吗,水温怎么会高达95度接近沸点呢,你忽悠人吧。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我作为35年前这件轰动县城的大事件的亲历者,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件事千真万确,如假包换。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桐乡县城居民的饮用水均取自地下100多米深的深井水。笔者进自来水公司后,先后参与了雪茄烟厂、毛纺厂、啤酒厂、振兴路凤鸣宾馆对面等4口深井的开凿。
当时县城有条南北向的弄堂叫韩家弄,上了年纪的老梧桐都晓得。这条弄南起老杭申公路,穿过东兴街,北至鱼行街,全长估算有200多米,沿路有梧桐电子元件厂、建设银行、粮食局等单位。韩家弄东侧、建行的南面是城建局宿舍,院内有一口深井,深井直径0.3米,井深176米,开凿于1981年6月。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口深井说起。
35年前,也就是1989年6月2日上午9点半光景,桐乡自来水公司化验室主任郭庆和往常一样,拎着工具来到韩家弄3号深井泵房取水样。当郭庆拧开水龙头,一股热气腾腾的水伴随着硫化氢气味冲了出来,几分钟后泵房就立即笼罩在白雾蒙蒙的水汽中。郭庆从包里取出水温计一量,乖乖隆个东,水银柱刷刷刷一个劲往上串,最后停留在95刻度上。
一个月前的5月2日,郭庆就发现这口深井的水温异常,放出来的水浑浊发黄,并有一股臭皮蛋味道,尝口有甜味,当时实测温度40℃。从5月27日开始,郭庆每天上下午各监测一次,发现水温呈波状起伏,至6月2日上午9时39分水温升到最高值——95℃。
说起35年前的往事,郭庆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全镇有8口深井,我从事化验工作多年,取了3年多深井水样,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我用手试探了一下水温,烫得我吓了一跳。”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深井水水温常年保持在21℃左右,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当时正值初夏,这口深井的水温竟如此之高,几乎接近沸点,令人乍舌。
时任自来水公司党支部书记、副经理的朱永卫(2021年已故)家就住在这口深井附近,当年说起往事也是滔滔不绝,“这深井水有一股很浓的硫磺味,下班后我特意提了一桶深井水回家洗澡,洗后皮肤滑溜不紧绷,确实很舒服。”
“韩家弄的深井水温高达95℃”的消息立即在镇上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小小的梧桐镇顿时沸腾起来。大家七嘴八舌,纷纷议论开了:
“深井水95度,我出世到现在都没有听说过。”有的说。
“95度?是不是真的啊,跟滚开水差不多,可以煮鸡蛋了。”
“这么高的水温不正常啊,是不是要地震的预兆啊。”不知道谁说了一句,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闹得全镇人心惶惶。
这话也不无道理,不是有谚语这么说的么: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无雨泉水混,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那么,韩家弄深井水温反常是不是跟地震有关呢?
笔者业余爱好写新闻报道,对于这条新闻自然不会放过。经过查阅有关资料,我得知深井水水温高达95度在全省甚至全国也是罕见的,因此很有新闻价值。当时我立即采写了《桐乡一深井水温高达95度》,这则新闻先后刊登于《浙江日报》、《钱江晚报》。
新闻见报后,立即引起了浙江省地震局、省地矿厅环境地质总站等部门和单位的重视,甚至连临近的江苏省地震局也派人前来了解情况。
6月12日,省、市有关地质、地震专家专程来桐乡召开“3号深井地热现象”研讨会,对这口深井进行“会诊”,终于揭开了高温之谜。
原来,该深井刚好位于桐乡——平湖凹陷带的北西边缘,断裂较发育,有北东向与北西向较大断裂在此通过,为地下水的深循环创造了条件。由于近几年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导致水位大幅度下降,破坏了地下水的动态平衡,具有高水头的地下热水趁虚而入进入含水层,从而导致了3号深井高温热水的出现。
研讨会还对深井高温与地震有无关系进行了探讨。据浙江省历史地震资料显示,桐乡境内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浙江省近期内无破坏性地震背景。省地震局监测室副主任潘月珍工程师认为,湖州地震台及江苏溧阳地震台的检测能力较强,能测到桐乡2级以上的地震活动,近两年的地震资料表明,桐乡无小震活动,故破坏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极小。
专家的话高深莫测,专业性太强,有些专业名词我们也不懂,所以我简单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桐乡深井水温异常与地震无关,是一种“地热”现象。
不过,专家接下来的话很鼓舞人心,他们断言,桐乡地下水的热水量及水温在浙江省各温泉中处于首位,水中含有数十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开发和经济价值。
假如就此利用开发,开浴场也好,办游泳池也罢,市场前景十分诱人,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这算不算一种“新质生产力”?
遗憾的是,桐乡的“地热”现象持续了不到一个月就消失了。据后来指挥修理3号井的原自来水公司副经理杨连根回忆,拔出来的泵管千疮百孔,触目惊心。或许,是高温和有腐蚀性的硫磺双重作用所致。
原韩家弄已成庆丰路中段
九十年代随着桐乡县城旧城改造和改用地面水,3号深井于1994年被封闭,韩家弄也不复存在,早已变成了宽阔的庆丰路了。
深井水温异常升高,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至今还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