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年级娃的妈妈,我太懂这种崩溃了——
孩子坐教室里挺端正,老师一提问就发懵;刚叮嘱的事转头就忘,作业写一半能对着橡皮擦发呆10分钟;老师天天私信:“上课又神游了,喊名字都听不见……”
以前我总以为是孩子“态度差”,直到发现:原来这不是“不听话”,而是“耳朵听懂了,大脑没跟上”!
儿科医生朋友告诉我,这类孩子大多是听觉统合能力弱:耳朵能听见声音,但大脑处理、记忆、理解的环节掉了链子。分享一套亲测有效的“家庭听力训练法”,4个游戏玩出专注力,现在小斌的老师都说:“课堂反应快多了!”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听故事时能坐住,但一到需要“主动捕捉信息”就掉链子。
试试“漏数挑战”:
我用1秒1个数的速度从1数到30,故意漏掉10个数字(比如跳过5、8、12),让孩子听到漏数就拍手。
✅ 达标线:
- 能听出8个以上:耳朵很敏锐!
- 6个左右:中等水平,继续练
- 少于6个:重点练注意力!
现在每天5分钟,孩子听数时眼睛都发亮,连动画片广告都能“挑刺”:“妈妈,刚才广告里说‘买二送一’,结果只送了小礼品,漏了‘一’!”
二、“数字传真机”+“倒背数字”:记不住话不是记性差!你是不是常吼“妈妈刚说的话又忘了?”其实孩子不是故意忘,是**听觉记忆通道没打通**。
2个游戏玩起来:
1. 数字传真机:
我读一串数字(比如“8378893”),让孩子立刻写下来,从5位开始,慢慢加到8位。现在孩子记电话号码比我还快!
2. 倒背如流:
进阶版!我说“8537”,他要倒背“7358”。刚开始只能倒背3位,现在能倒背5位了,数学老师都说计算顺序感强了很多。
小技巧:从短句子开始,比如先复述“妈妈今晚煮饺子”,再挑战绕口令:“一位爷爷他姓顾,上街打醋又买布……”孩子边笑边练,比背课文积极100倍!

很多孩子“听而不懂”:比如你说“把书桌左边的语文书拿来”,他却抱来数学本——其实是**听觉理解能力没跟上。
在家玩“角色扮演”:
1. 假装打电话:
我扮同事阿姨:“喂~请告诉妈妈,明天早上8点在单位门口等王处长,一起开会哦!”让孩子复述“谁、什么时候、在哪、做什么”,现在连帮我取快递都能记准地址了!
2. 词语分类举手:
我说词语,听到地名举右手,动物举左手:“北京、青蛙、美国、猴子……”孩子手忙脚乱又笑又喊,练反应超有效!

发现没?不会听讲的孩子,说话也常“卡壳”。因为“听”和“说”是大脑同一通道的输入输出。
生活里练“听说一体”:
1. 让孩子当“传话筒”:
比如让他告诉爸爸:“今晚爷爷来吃饭,爸爸记得开车去接哦!”出门前先让他复述一遍,完成后狠狠夸:“宝贝传达得太清楚了,爸爸都夸你像小秘书!”
2. 故事编结局:
我讲完故事故意停在关键处:“小鸟看见鹰抓兔,然后呢?”孩子现在能巴拉巴拉编5分钟,作文都变生动了!
家长必看:3个提醒别踩坑!
❌ 别批评“你怎么又没听见”,改用“妈妈刚才说的第3件事是什么?我们再试试”
✅ 每天10分钟就够,游戏化训练比刷题有效10倍
✅ 达标就给“专注小勋章”,孩子成就感爆棚!
现在小斌写作业发呆的时间少了,老师说课堂提问能“接得上话”了。其实专注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练出来的!这4个游戏全家都能玩,周末在家就能做,再也不用吼“认真听”了~
转发给更多家长,一起用游戏帮孩子“打通耳朵到大脑的通道”!你家孩子有“听而不闻”的问题吗?评论区聊聊,咱们互相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