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很多次要对陈思诚拍的电影保持警惕,但还是忍不住去看了时长156分钟的《解密》。
除了中途忍不住要去洗手间,整个过程的观感就是“会冒油的主旋律”。
《解密》上一次被影视化是不及格的,因为陈学冬演技太差,直接把天才变成了弱智。
这一回换成刘昊然,那种怯生生的社恐与手足无措,至少比陈学冬版进步了很多。
只不过,容金珍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天才被发掘最终为密码破译事业燃烧自我的过程。
2016版电视剧的解读是非常符合主旋律的方式,将其受到感召为国奉献作为主题,可偏偏主演是个不够有说服力的流量明星,演员气质与剧作风貌的不匹配必然会导致作品遭殃。
这一次换成陈思诚操刀,按照他一直以来对自己“阅片无数”的自信,肯定也是想在传记类作品中找到一种独特的玩法,借着麦加在原著中提到的“梦境解密”和这几年被连连称道的诺兰风格,容金珍的一生也就注定要通过视觉符号被梦境与现实区隔开来。
在破解紫密的过程中,三次梦境的设置相对规整,且能够通过齿轮一以贯之,不仅是一种视觉符号的归并,也对表现“梦境解密”这个主题合理回应。
但这样的规整到了黑密这部分几乎彻底消失,许多虚无的符号被硬生生地堆在画面里,有种过于肿胀的视觉疲劳。
也许陈思诚想在破解黑密的部分增加一些隐喻与深度,实现人物向内追寻的哲学探讨,可除了歌词中提到的名词,随后的几场梦都鲜少有明确的意指。
当然,就算是前面的规整梦境也不见得有多么高深,欲望就是金发美女、对峙就是与老师下棋,几乎所有联想都是理性范畴里最简单直接的隐喻,通俗易懂却毫无创意,一如贴着Bking标签的导演本人,自诩懂得如何讨好市场与大众,又想假装玩的是高端局。
抛开片中许多用于展示人脉显得虎头蛇尾的角色,以及最后导演本人出场的自恋,《解密》真正的拧巴可能在于没有讲清楚原因——一个孤僻的天才为什么最终愿意为国捐躯?
电影里给到的答案是因为见证了战争带来的死亡,但效忠一国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相比,天才眼中的度量衡应该不太一样吧。
为了增加这种主旋律的说服力,容金珍遇到了两种关于“国家”的阐释,一个是来自养父的疆域论,一个是来自老师的个体论。
值得玩味的是,导演让他在活着的时候选择前者,在弥留之际选择后者,虽说为这一生的解密画下了完满句点,似乎也潜藏着某种否定的意味。
不否认《解密》已经是陈思诚不玩反转时非常纯粹的作品了,但过于明显的个人趣味仍然在整部电影里随处可见,成也思诚败也思诚的矛盾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或者说,在缺乏新意与数量激增的艺术创作市场里,太多“似曾相识”消弭了“耳目一新”的触感,挑剔与庸俗共存的意见池却始终需要这样的作品。
不吹不黑,追个热点,说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