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Ex Libris: New York Public Library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的纪录片大师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Frederick Wiseman制作的一部大荧幕纪录片,讲述了被人们熟知的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幕后故事。这部片子以197分钟无旁白的手法,将纽约公立图书馆的运作方式、功能服务以及自身理念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部纪录长篇虽然看起来会有些沉闷,但可以从多个角度来仔细的品味。宏观上可以去解构片子的逻辑和呈现手法,看看导演如何将一个图书馆事无巨细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微观上也可以深入到每一段当中,去挖掘一个作者在图书馆的分享会或者读者们的读书会里面所传递出来的精彩观点。
导演将信息的密度压缩到极大的程度上,以求完整的突出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全貌,并强调图书馆不是字面上看起来那样放置书的地方,更是一个知识的集散地,教育的空间,是引导一代一代的人保持创造力,持续学习乃至终身的一个文化中心。
在充分地了解了纽约公共图书馆在当代纽约人的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之后,我们不仅发问,在我们的社会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还需要图书馆么?
文化逆流的时代 捣碎精英的狂欢
尼采曾经说,基督教是弱者的宗教,弱者用慈爱、悲悯等价值观联合在一起,击败了强者。如果尼采生活在当代,他可能会高呼,互联网是弱者成功的武器。无数弱者躲在网络的背后,撕扯着强者们,向一切深度宣战,将连续的思考碎片化,把一切的理论世俗化,剥去精英们的华服,把英雄扯下神坛。
正是在这样一个捣碎精英的狂欢中,我们似乎来到了一个文化逆流的时代。有史以来,文化的进步大多时候都是自上而下的,我们能在人类的历程中,举出无数个振聋发聩的名字,就如伏尔泰之于启蒙、卢梭之于大革命一样,那时的文化是涓滴的,自上而下流动的。由文化的精英所创造出来的内容,通过学校、咖啡厅、酒馆向民众去扩散。
但时至今日,这种文化的顺流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自从印刷术诞生以来,书籍作为文化的主要的传承体,具有它相对固定且颇具权威的特性。而如今,网络的发展,让人人都能够表达,都能构成为一种媒体的时候,书籍的权威性似乎即将被打破。
同时正因为表达的便利性以及躲在互联网背后可能存在的责任的缺失,让每个表达的人都倾向于一种非理性的癫狂。企图用一切世俗无逻辑的缘由,将所谓传统精英的观点撕碎,同时撕碎的不仅仅是观点,还有精英们异常重视有来之不易的体面和尊严。
就如我们社会当前的一些主流文化抵御不住网络亚文化的侵袭,很多网络的用语、思考方式、甚至是一些处世哲学渗透倒了现实的社会当中来。当人们不在为了无知羞耻而泰然自若地侃侃而谈的时候,文化的顺流彻底被逆转,这个时代,是文化逆流的时代,是民众解构精英的时代,是草根撕碎经院的时代,甚至是无知捏碎道理的时代。
图书馆,抵抗文化逆流的防线
马克思曾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冷静地直面他们生活的真实状况和他们相互关系。狭隘的理解,这仿佛就是我们当前社会的真实写照,那么如何去抵抗烟消云散,如何去阻止神圣的东西被亵渎?
如果网络是一个建筑,我们都置身在这个建筑当中,发表言论的时候可以互相看见,相信人们会变得理智和克制。如果每一个留言、每一个观点,都会被打印出来,形成典籍,那么每一个在发表这些内容的时候,也会变得慎重。
对抗烟消云散,必须是那些坚固的东西继续坚固,就如冰冷的墙砖累积起来的雄伟的建筑,那个被我们称作图书馆的空间。对抗神圣的亵渎,必须让攻击神圣的人持有一个敬畏的心,去除电子化对书籍权威性的侵蚀,挑战权威,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而不是暴徒式的无意识狂欢。
有了这些作为基础,图书馆,储藏的就不再是书,而是那些被我们奉为神圣的东西,神圣可以被挑战,但是不容得亵渎。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能力,一种接收知识的能力,一种辨别知识的能力,一种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乃至于最后去挑战知识的能力。
在文化的逆流当中,人们并不去接收,甚至不去辨别知识,更别说去熟练的运用,但他们更擅长于去挑战,这种挑战何来的底气?如果大学里的教授,都躲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在网络上发表paper,这个时代还能够进步么?如果一个思想家,不去著书立说,而是在网络上与人不停的骂战,谁又能够受到他的启蒙?
图书馆,不再是一个场所,而是一个武器,是知识分子能够运用的最后一个抵抗知识逆流的武器,当然,前提是图书馆能够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把那些徘徊在知识之外的人吸引进来。
图书馆,让观世界变成世界观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走马观花,最终无非活的自身一个想法,把观世界变成自己的世界观,在空白的内心中,复刻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样的人生才会变得生动有趣。
但很多时候,受制于我们子的天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真正能够构筑自己世界观的人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吸取他人的看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完自己的路。这时,图书馆正是让我们观世界变成世界观的最好去处。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机缘之下看到一本书或者跟某个人聊天,获得了一个观点,大呼相见恨晚,如果早早参悟,何必走这么多弯路。在纽约公共图书馆这部纪录片里面,记录图书馆日常的观念碰撞散播的过程中,有一些有趣的观点,值得品味。
在一个作者的分享会中,主持人问作者,你是一个政治诗人么?作者机智而又巧妙地回答,我只是在用我的语言表达,但人类的语言天然具有政治性,所以我的诗就避免不了他的政治特点。这样的观点,想必一定会激发在场的一些观众,对于语言的特性,语言的政治性,诗的特性的一些兴趣,转而更深入的在图书馆内寻找此类的知识。
在一个类似于公开课的讲授中,主讲人分享了一个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也就是支持奴隶制一方的一个思想家写的一本书里的一些观点。这本书大概叫做没有主人的奴隶,里面说到作者对于北方那些自由的劳动者的看法,他惊呼到,你们这些自由的劳动者,不就是没有主人的奴隶么,没有人管你的吃穿,没有人理你的生死,你们拼了命的工作,却不知道为了谁?听到这里,略微一震,这难道不是在说当代的我们么?
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点,无关是非对错
纽约公立图书馆也不过是整个美国知识、教育体系的一个小的缩影,从这个管当中,可以窥得美国社会对于教育和知识传播的一些理念,特别是对于政府、社会在教育和知识普及方面的出发点上,美国更加注重的是让人们在可选择的知识体系中,获得一种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告诉人们该如何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纪录片中,最开始的镜头给到了一个生物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无神论者,组织的一个小型活动,他希望让民众知道,其实在美国无神论者也是占了相当的比例。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包容性的空间,一面接纳无神论者,另一面也保留着大量的宗教藏书。
中国那句古话叫授人鱼不如授人与渔,这一点美国似乎做的更好。在教育当中,通过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提供更多的观点,让人们可以充分的理解和辨别,在这个过程中,最终的是非并不那么重要了,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让人们具有一种在当下社会生存的能力,能够以自己所储备的知识去辨别未知。
其实,如果说有天赋人权的话,是非的判断权力,绝对能排进前三名。作为一个社会,不能够强加于个体一个是非观、价值观。国家不应去强迫人们的信仰,不应给予人们某种主义,不应强调某种绝对的正确,不应为人们去做一个本应该是他们自己做的选择。国家的责任,是去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在这种丰富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让人们去分辨,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