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你们有没有想过,当年的“老干部专车”皇冠,现在摇身一变,搞了个“廉价版”,还整了个2.5L双擎+4.7L油耗,卖30万,这到底是情怀落地,还是想彻底革新啊?
说白了,这事儿在网上都吵翻天了。
一拨人说:“油耗是真低,质量也稳,开个十年八年还能卖个好价钱!”另一拨人直接开喷:“这智能配置,简直被国产车按在地上摩擦啊!”还有一帮吃瓜群众在那儿喊:“等降价5万再说!”你品,你细品,这事儿是不是挺有意思?
要我说,这车就像日式炸猪排盖饭,外表传统,内里叛逆。
但问题来了,这新配方,能让两代人都上头吗?
咱先来聊聊皇冠这牌子,那可是个有故事的“老炮儿”了。
1955年,第一代皇冠横空出世,那定位,杠杠的豪华轿车,还曾经是日本皇室的座驾。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皇冠进入中国市场,那更是风光无限,直接成了高端轿车的代名词。
那时候,谁家要是能开上一辆皇冠,那绝对是身份的象征。
时间这玩意儿,最是无情。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皇冠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销量一路下滑。
这次丰田推出“廉价版”皇冠Signia,明显是想换个活法,想重新塑造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皇冠的“前世今生”,我特意找了一些皇冠历代车型的图片,你们可以瞅瞅,看看哪一款最能勾起你的回忆。
再说说这2.5L双擎技术,那可是丰田的“秘密武器”。
这套技术,从1997年首次应用在普锐斯上,到现在已经发展成全球领先的混动技术之一了。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省油和可靠。
这回,皇冠Signia也用上了这套系统,实测市区通勤油耗5.2L,加满92号油能跑900多公里。
你说,这油耗,是不是有点逆天?
而且,这2.5L双擎系统,开起来也挺舒服。
虽然243马力算不上啥猛兽,但电机介入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日料师傅捏寿司,润物细无声。
之前,有个车主在论坛上晒图,说春节自驾游,一箱油从北京跑到呼和浩特还剩两格!
这续航,简直了!
为了让大家更了解这套技术,我还找了张技术原理图,你们可以研究研究,看看这双擎技术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除了省油,皇冠Signia在设计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第一次看到这车,我还真没认出来。
流线型溜背车身、21寸大轮毂、熏黑贯穿尾灯,这哪里是印象中的“老干部专车”?
简直就是个“西装暴徒”!
车头那个半封闭式格栅,配上矩阵大灯,像极了科幻片里的星际战舰。
侧面的腰线,笔直如刀,溜背设计,比汉兰达年轻了十岁不止。
晚上点亮尾灯,那效果,杠杠的!
也有网友吐槽说:“车标还是老皇冠,生怕别人不知道它降级了?”
不过话说回来,30万这个价位,皇冠Signia面对的竞争对手可不少。
既有宝马3系、奥迪A4L这样的传统豪华品牌,又有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这样的新兴电动汽车品牌。
这些竞争对手,在品牌、设计、性能、智能配置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
皇冠Signia的目标用户是谁呢?
我觉得,可能是那些对丰田品牌有情怀、注重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的中年消费者,也可能是那些对新潮设计感兴趣、但对智能配置要求不高的年轻消费者。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皇冠Signia的竞争对手,我特意做了一个表格,对比了它和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参数、价格、配置等。
你们可以仔细看看,心里有个数。
皇冠Signia也有自己的短板,那就是智能配置。
和国产车比起来,皇冠Signia的智能配置,简直被“吊打”。
L2级辅助驾驶,勉强够用,但不够炫。
语音控制识别率,简直让人想起被Siri支配的恐惧。
那个无线充电板的位置,更是反人类,拿手机得玩“俄罗斯方块”!
有个95后试驾者,直接当场暴走:“这车机送我爹都嫌土!”
而且,皇冠Signia的座椅按摩功能,还得顶配才有。
你说,这抠不抠?
隔壁国产车都标配了!
除了智能配置,皇冠Signia的空间也有些妥协。
2850mm的轴距,听起来挺唬人,但实际第三排空间,只能说是“儿童专座”。
有个身高1.75米的同事,坐到第三排,直接蜷着腿吐槽:“这要是跑长途,我能把司机踹下去!”
皇冠Signia的后备厢倒是挺给力。
把后排座椅放倒,秒变1.68米“大床”,露营党直呼真香。
那么,皇冠Signia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如何呢?
据说,在北美市场,皇冠Signia的销量还不错,口碑也还可以。
不少海外媒体和消费者都对它的设计和油耗表示认可。
为了让大家更了解皇冠Signia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我还收集了一些海外媒体的评测文章和用户评论,你们可以看看,参考一下。
咱们来展望一下未来。
皇冠Signia的推出,是不是预示着丰田将更加重视年轻消费市场?
丰田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和规划是什么?
说白了,丰田这次是想用皇冠的底蕴,收割中年用户,靠激进设计,吸引年轻人。
但能不能成功,还得看市场表现。
各位看官,30万,你会为情怀买单,还是选择更全面的智能体验?
冲!为省油神车买单
拒!智能短板不能忍
蹲!坐等二手市场捡漏
皇冠Signia能否成功“逆袭”,关键在于丰田能否在后续车型中弥补这些不足,并持续提升品牌价值。
这车到底值不值,还得看你自己的需求。
选啥,自己掂量着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