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播五年后,《走近科学》后继有人了

雷叔写故事 2024-12-14 09:10:07

说起来可能有人不理解,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走近科学》。

那时候网络不普及,没什么对节目的吐槽,我觉得它很会讲故事,也把科学展现得特别浪漫。

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个近似“万户飞天”的故事。

万户,据说是明朝的某个官员。

为了能够抵达蓝天之上,从高空鸟瞰大地,他坐在绑着47支火箭筒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冲向天空。遗憾的是,火箭筒连接爆炸,万户不幸丧生。

但他对天空的向往,始终延续在人类的脉搏中。

这个男人叫徐斌,来自浙江衢州,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工厂加工零配件。

从小他就有个飞行梦,想要自己造出飞机,飞上蓝天。

没有相关知识,就捧着书本生啃硬学;没有可用材料,就从二手摩托上拆、从零件厂里找。

如此造出的第一架直升机,相当粗糙。试飞时,轮子刚离开地面,就歪歪扭扭落了下来。

有一瞬间,徐斌觉得梦想就像遥不可及的太阳。那些关键的技术、复杂的机械加工工艺,想靠个人的力量解决,太难了。

放弃吗?他不甘心。

于是他开始搜索“这世上最简陋的飞机是哪种”,锁定了旋翼机。它依靠飞机运动时激起气流转动产生升力,让飞机失速时不会下坠,安全系数高,装置和原理都更简单。

经历过失败,徐斌更加谨慎。

他兢兢业业查找资料,对比和其它飞机的零件差异,购入了专用航空发电机,并设计了简易版的“风洞试验”——专业的航空航天实验室,会在室内模拟空中气流环境,让飞行器在地面上完成模拟飞行,记录数据,判断飞机状态。

徐斌没钱去找专业实验室,只好发动脑洞,找来一辆拖拉机。

小飞机被拴在拖拉机后方,开车时带起的风速自然形成了起飞时的风力环境,既能测试飞机的稳定性,又可以模拟训练开飞机的状态。

谁也没想到,昂贵的风洞试验,被徐斌用一种离奇却切实的方式实现了。连航空专家听闻这故事后,都为他的创造力所折服。

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多次试验后,他驾驶小飞机直冲云霄,享受到了飞行的快乐。

曾经,万户没来得及看的风景,徐斌替他看到了。

千百年前,人人嘲笑万户,说他痴人说梦。

千百年后,得益于科技的迅猛发展,遥不可及的梦,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这种现实,不仅生根在《走近科学》的农民故事里,更在前沿的发展中。

就在上个月末,“我国首型4米级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03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是国内商业航天发射的第一次。

它似乎意味着,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了涉足星辰大海的可能。

你看,《走近科学》恰恰是在为我们提供领略科学的小小窗户,它讲述的依旧是全人类、全社会对科学的浩瀚追求。

所以这档节目停播,让我觉得很遗憾。

我想很多人误解它了。

它没有哗众取宠,反而在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让大家“走近科学”,离科学更近一点。

至少对我而言,它是触碰科学的第一扇窗。

好在最近,我从另一部纪录片身上找回了这种感觉——《关于明天的热门话题》。

纪录片由央视网出品,每集专注一个人类未来发展的有趣话题。

和《走近科学》很相似,它也抛出了不少“神神叨叨”的话题。

“如果怕学数学,患上了数学PTSD,还有救吗?”

“假如出现外星人,该怎么优雅地跟外星人说话?”

“量子吹风机、量子鞋垫这些真是智商税吗?”

......

以前《走近科学》讲铊中毒,深入挖掘了一个“鬼剃头”的故事。整个村子似乎被诡异的诅咒所笼罩,无论男女老少,都常在睡醒后发现头发全部脱落。

如今央视为了让我们搞懂什么是“量子力学”,直接整了段荒诞小剧场,带你领略“量子文明”如何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量子阅读。

天才儿童都在使用的“量子波动速读法”,通过量子纠缠,引发颅内共振,让孩子一分钟读完五十万字。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背不完课文了。

量子养生。

喝水,要喝量子保温杯;泡脚,就用量子泡脚仪。

三杯水下肚,病痛滚走;三碗水泡脚,皱纹全消。

用完后,不管你是三十八,还是六十八,统统重回一十八。

量子美容。

面膜敷上,青春焕发;鞋垫穿上,健步如飞;帽子戴上,茁壮生发。

完全拳打医药行业,脚踢植发公司。

虽然“量子力学”是门新兴学科,却可能会以一种意想不到却又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入了群众内部。

什么“量子力学”?简直观音再世啊!

看看这“故弄玄虚”的画风,这“起伏跌宕”的描述,多么让人亲切。

但这显然不是事实。接着往下看,专家来解密了。

原来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一切行为,都与量子有关。

所以世界上的任何一支普通吹风机,都可以叫做量子吹风机;任何一双鞋垫,也能标榜自己是量子鞋垫。哪怕它们完全没有使用到任何涉及新兴科技的元素。

这就好比我们说自己生活在地球上,是一件既定的、没有悬念的事情。

因而,它们不存在任何强大的功效,仅仅只能代表物体本身。

这么多年,天天听着各大商家宣传自己是量子XXX,现在终于有人把这事给我解释明白了。

除了央视,还有谁这么宠观众啊?

当然,还有个绕不过的话题,研究量子力学到底有什么用呢?

最直观的代表,或许是超高速的量子计算机。它能在一秒钟之内,完成非常非常复杂的运算。

所以它对信息处理的能力也是相当快的,如此才更能满足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听起来还是离我们很遥远,对吗?

以至于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去研究它们、发展它们。

但事实是,几乎所有科技发展到最后,考虑的都是怎么惠及百姓的问题。

量子计算机未来也有机会服务于我们。

只不过是在云端,为我们提供更快的搜索,或者更可靠的人工智能。

我们不一定能第一时间感知到它,但它必将改变我们的某些生活方式。

其它高精尖学科也一样。

比如航天领域,同样也会发展面向大众的业务,让你我的脚步都能走到地球外、宇宙中。

现在国外有些业务,会把对爱人的浪漫誓言送上月球。

如果愿意,你甚至可以把亲人的骨灰也送到月球上。

未来的每个夜晚,当你沐浴在月光的清辉下时,就能感受到祖先跨越时空的抚摸。

这里提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毕竟这个世界有太多不完美的地方,亟待用科技去解决。

换句话说,科技,以及科技背后的那群人,正在推动这个世界一步步往前走。

想起中国早期的科幻小说里,有一个叫“黄震球”的角色,有着一双能飞的大翅膀,就像百年后的超级英雄。他的信条是:“我要飞出地球外,我要全宇宙的人都幸福。”

我想,这也是科技发展终将抵达的方向。

大约是当代科技发展的速度实在太快,常常有人误会它高深枯燥。

但科学其实可以很有趣,也可以接地气。

不信?先来看看这个实验。

把一个美食博主的眼睛蒙起来、鼻子堵起来,再让他判断自己吃的是什么食物。

你猜结果如何?

——几乎什么都尝不出来。

可乐和雪碧,成了普普通通的气泡小糖水;鸡肉和鸭肉,都变得索然无味,感觉非常陌生。

事实上,我们对味觉的依赖和感受不如我们想象中深刻,反而是嗅觉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后者对我们进行客体认知、空间定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大脑中管理嗅觉的环路,和处理情绪、记忆信息的环路是高度重叠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通过某种味道,关联到某个场景的原因。

所以“一见钟情”,其实是“一闻钟情”,是因为对方的气味让你产生了好感。

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吃过恐龙蛋。

因为鸟类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恐龙,

那么鸡作为鸟类的一种,

鸡和恐龙也是一家龙,鸡蛋和恐龙蛋也是一家蛋。

而现代人之所以容易腰酸背痛腿抽筋,还得怪老祖宗进化得过于潦草。

为了直立行走,人类超前进化出了腰椎,导致身体不堪重负,格外脆弱。

原来生活中蕴藏着这么多科学道理,只是没被我们觉察到。

有时,知识还可以变通成为生活的哲学。

小说里常常写,没有缘分的人就像没有交点的平行线。

但黎曼几何不承认平行线的存在,它的一条基本规定是:

在同一平面内任何两条直线都有公共点(交点)。

这似乎在暗示人和人总会产生关联。

大家都喜欢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全看从怎样的角度出发。

而莫比乌斯环的存在提醒着我们,有些东西确实只有一面。

你看,世界上有这么多玄妙的规律。

我们更要尽情去想象,去创造,去拥抱科学。

古往今来,就是想象力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演化,把无数不可能变成可能。

很多科技发展的起点,都是从一个别人想象不到的微小细节开始的。

千年前,有人觉得探究“为什么人不能飞”的问题没有价值,因为人就是不会飞,会飞的不是鸟就是神仙。与其考虑这个,不如操心明天的天气。

一百多年前,《绣像小说》上刊载了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之一,讲述了一家人共赴月球游学的情节。放在当时,也让人觉得是白日做梦。

结果现在,我们有了各式各样的起飞方式,还飞向了世界,飞向了太空。

我们把“玉兔号”送上月球,还面临他国专家的离奇问题:“玉兔在月球上跑,踩到阿姆斯特朗的登月脚印可怎么办,这可是人类在月球上的历史遗迹啊!”

我们已经比想象,走得更远了。

所以,不要小看生活中每一次灵光一现,或许它指引着未有人知的奥妙。

不难发现,揭示这些源于生活的问题与思考,是科普很好的打开方式。

科普可以传统严肃,但也可以好玩有趣。

前者精准,而后者普世。就像《走近科学》曾经呈现的那样。

五年前,这档节目停播,不少观众感到惋惜。

他们说,它是自己了解科学的启蒙,教会自己如何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还有很多被它普及的生活科学,现在都能用到。

如今,《关于明天的热门话题》仿佛是这个“赛道”的接力选手。

而且,它把离奇话题和正经科普的比例拿捏得更好。

所以推荐大家去看这档纪录片,单纯是不希望有趣的内容被淹没在信息流里,成为“遗珠”。

纪录片里那些看似荒唐的问题,不过是在提供一个以小见大的视角,让科学知识落到了实处,走到了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里,也走进观众的心里。

在这里,我们可以讨论“漫游太空时吃什么”,可以畅想“未来会不会有体育版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可以尝试拯救“数学PTSD”。

恰好是这种参与感,让我们能真正“走近科学”,而非仰望科学。

0 阅读:2

雷叔写故事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