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峰哥正读史
弟弟去世,不仅留下百万房产,而且还没有人能够继承。
如果你是哥哥,你会怎么做?
当今社会上的不少人都在为安居之所奔波,更有自家兄弟为了争房子而闹得面红耳赤、头破血流的。
然而湖北武汉的一对夫妻却是奔波千里、几经波折,将百万房产交到弟弟二十多年未曾联系过的女儿手上。
此等义举令广大网友纷纷点赞,多家媒体更是竞相报道。
本以为夫妻二人是家境优渥,才能不为房产所动。
可当记者了解后才知道夫妻二人实则是生活拮据的普通人......
一、百万遗产
李国平咽气那晚,病房的消毒水味混着夏夜的潮气,在走廊凝成一片死寂。
自李国平患病之后,他单身一人,没有再娶,身旁也无子女环绕。
因此事无巨细,全是他的哥哥李建平和他的妻子在忙前忙后。
这些天的付出与照料李国平全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因此李国平也甘心将自己的身后事托付给他。
李国平似乎感觉到了,上天即将对他展开临终审判。
他忙用干皱的手臂拖住哥哥的手,有一气没一气地说道:
“哥啊,我怕是快要活不成了。
我这辈子没什么遗憾的,唯一牵挂的就是我那二十多年都没能联系上的女儿。
等我死后,你一定要再替我找找。
让她来年在我坟头上磕个头,
这样我在地底下也安心。”
说罢,李国平便坠入了一片虚无。
弟弟含恨而终,李建平这个做哥哥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几行热泪刷地就流了下来。
但是李建平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帮弟弟寻回女儿!
弟弟李国平早年在河北石家庄打工,在那里认识了一名河南籍的女子。
两人性情相投、家世又相当,能够在艰苦的打工生活中体会对方的不易。
很快两人便恋爱结婚。
婚后,二人育有一女。
起初李国平娇妻幼子在侧,在单位里还受到了老板的重视,心里很是得意。
只可惜好景不长。
二人初为父母,经济状况又不算乐观。
因此他们经常在孩子的抚养问题上发生分歧,总是埋怨对方不够关心、没有时间来照顾孩子。
一番商讨过后,两人觉得还是分开别过,就此安好。
就这样,两人在女儿一岁的时候离了婚。
之后妻子带着女儿回了河南老家,李国平则是继续回湖北武汉老家打工,再也没有联系过妻女。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国平一直无法找到女儿。
后来生病了,他更是无力寻找。
这显然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一桩人生大痛。
弟弟与女儿从婴孩时候就分开,二十多年都没有再联系,他找了那么久也都没有找到。
自己这个做哥哥的可能连侄女都没有见过几面,人海茫茫,仅凭一个名字究竟应该如何寻找?
这可让李建平犯了难。
但是马上,李建平又遇到了一个难题。
在整理弟弟遗物的时候,李建平惊讶地发现,弟弟还留有两套房产。
一套是老家的自建房,还有一套是蔡甸区140㎡的商品房,总共价值上百万。
然而弟弟生前并没有对这些财产做出安排。
这笔巨额遗产顿时让家族群里炸了锅。
有的人“伸张大义”,认为李国平并无男丁,其财产理应收归宗族。
有人体恤李建平夫妇多年来照顾李国平的不易,建议他直接将房产占为己有。
也有人拿法律说话,按照《民法典》规定,李国平的女儿李雨桐(化名)应为其财产的法定第一继承人。
面对如此多的言论,李建平却始终坚守本心。
他坚决拒绝接管弟弟的遗产。
“弟弟生前这么牵挂自己的女儿,我要找到侄女,并且把房产亲手交给她”!
李建平厉声强调道。
只可惜说来容易做来难。
对于一个只知道姓名的侄女,李建平该如何寻找呢?
这简直无异于大海捞针。
李建平猜想他们母女俩可能还在河南生活。
几次三番托人去打听,但都没有收到消息。
一转眼,大半年过去了,夫妻俩还是没有任何头绪。
这时还是李建平夫妇的儿子提议道:
“爸妈,托人打听总是没消息。
不如我们亲自去河南看看吧。
到时候看到妹妹了,咱们也好相认啊。”
李建平夫心下便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于是便踏上了开往河南郑州的火车。
要知道夫妻俩之前连省都没出过,为了找侄女,也是拼了!
二、千里寻亲
茫茫人海何处寻?
李建平夫妻俩快把郑州踏了个遍,也没有找到侄女的半点踪迹。
正当夫妻俩焦头烂额之际,妻子乐小红突然想到以前丈夫提到过:
弟弟与弟媳于郑州登记成婚。
这样一来,当地民政局或许会有他们的住址信息。
事实表明,李建平夫妇所选择的这个方向是正确无误的。
很快,李建平夫妇便前往民政局问询。随着一路的深入摸排,范围持续缩小。
最终成功找到弟媳当年结婚登记的社区信息。
眼看希望就在眼前,李建平夫妻俩忙不迭地赶到社区,看能不能找到点弟媳的消息。
李建平夫妻俩将情况告知了社区民警后,民警很乐意帮助他们,并让他们安心等电话。
在忐忑、不安、焦急的等待下,李建平夫妻俩终于接到了民警的电话,他们成功找到了侄女!
原来,弟媳已于十多年前亡故。侄女由姨妈悉心抚养长大,现正在一所大学就读大四。
3月13日,李建平第一次见到李雨桐时,手心里的汗把衣角都攥湿了。
女孩从社区办公室的走廊尽头走来,高挑的个子几乎要碰到门框,他恍惚间像是看到三十年前的弟弟李国平。
李建平发现与侄女聊起父亲时,雨桐总是垂着头,脖颈绷成一道固执的弧线。
她后颈凸起的骨节像极了弟弟确诊重病那晚,蜷在病床上不肯喊痛的弧度。
李建平忽然明白为何弟媳当年要带着孩子远走——这父女俩骨子里都带着扎进血肉的执拗。
侄女的姨妈哽咽着说道:“孩子仅知晓父亲在武汉,全然不知父亲已然离世,更对留有房产和存款之事毫无所觉。”
鉴于侄女学业负担颇为繁重,李建平于是与她达成约定:
等侄女放暑假的时候一定要回老家蔡甸看看,同时办理好遗产继承手续。
三、终得善果
此寻亲之旅,迢递千里之遥,绵延二十载之久,其间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然终得圆满。
李建平不辜负弟弟的嘱托,如此,泉下的李国平亦能安息了。
其实,按私心来说。
虽然李国平的女儿李雨桐在法律上享有继承权,但是父女二人这么多年不联系了,侄女对这些房产也是一无所知。
再加上李建平夫妇也是照料生病的弟弟李国平多年,是又出钱又出力的。
事实上,倘若李建平夫妇悄然无声地将这些房产据为己有,旁人恐怕也不会多有微词。
然而,李建平夫妇执意不远千里去寻亲,坚决要将房产归还侄女,其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单是这一份心意,便已价值万金。
后来,记者经多方探察获悉,夫妻二人的生活实际上也相当拮据。
李建平是名油漆工,干的是力气活。
妻子乐小红是做家政服务的。
两人月工资总计不过6000元。
然而,即便面临诸多情况,李建平夫妇依旧不为所动,执意千里迢迢归还房产。
李建平夫妇的选择,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如同一面澄澈的镜子,照见了人性最本真的光辉。
他们既非家财万贯的慈善家,亦非镁光灯下的道德楷模,不过是每日为柴米油盐劳碌奔波的普通人罢了。
但正是这样一对被生活压弯脊梁的夫妻,在百万房产的诱惑前挺直了腰杆,用行动诠释了“信义”二字重若千钧的分量。
李建平夫妇的可贵,恰恰在于他们的“普通”。
无石破天惊之壮举,唯余日复一日的坚守。
于平凡之中,不见波澜壮阔的大作为,
有的只是那在岁月里默默的、持续的坚守,
宛如涓涓细流,虽无惊涛骇浪之势,却能长流不息。
没有浮夸不实的口号,唯存“不可亏心”的执念。
他们的故事展现在公众眼前。
高尚不必依附于财富与地位,每一个平凡人都能在利益与良知的博弈中,成为照亮人间的一盏灯。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