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卓胜微(SZ300782)公告披露日本村田制作所(Murata)在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及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提起五项专利诉讼,指控其两款滤波器产品侵犯弹性波装置、滤波器装置等核心技术。这场看似普通的知识产权纠纷,实则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重构期的缩影 —— 当中国企业在射频前端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国际巨头的专利壁垒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明线&暗线村田此次诉讼的核心标的是卓胜微的 MAX-SAW 滤波器产品。作为全球 SAW 滤波器龙头,村田拥有超过 2.3 万项专利,其专利布局覆盖材料、设计到制造的全链条。此次诉讼涉及的 “弹性波装置” 专利(ZL201610512603.9)曾是村田构建技术壁垒的关键,但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于 2025 年 1 月 23 日裁定该专利全部无效。这一裁决不仅削弱了村田的诉讼基础,更成为中国半导体企业在国际知识产权博弈中的标志性胜利。
这里的暗线则指向市场份额的争夺。卓胜微通过自建 6 英寸滤波器产线实现规模化量产,其 MAX-SAW 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主流水平,直接冲击村田在安卓手机供应链中的份额。2024 年,卓胜微滤波器业务营收占比达 28%,而村田全球 SAW 滤波器市场份额从 2020 年的 53% 下滑至 2025 年的 41%。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迫使村田通过法律手段延缓中国企业的技术追赶。
自主&破局
卓胜微的应对策略展现了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新范式。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年均增长 58.53%,2024 年研发费用达 9.97 亿元,占营收 22.22%,并新增 142 项专利。其 “设计 + 制造” 的全链条布局(Fab-lite 模式)打破了对海外代工的依赖,6 英寸产线月产能达 1.6 万片,12 英寸射频开关和低噪声放大器产线也已投产。这种垂直整合能力不仅提升了成本控制和工艺迭代速度,更构建了差异化的技术壁垒。
技术路线选择上,卓胜微选择聚焦 MAX-SAW 而非 BAW。尽管 BAW 滤波器在 5G 高频段更具优势,但卓胜微通过 POI 衬底技术实现 MAX-SAW 在 sub-3GHz 频段的性能突破,其产品已集成在滤波器模组中大规模出货。这种 “错位竞争” 策略既避开了博通、Qorvo 等企业在 BAW 领域的专利垄断,也为国产射频芯片开辟了新赛道。
政策&市场
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村田专利的无效裁决,以及《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规定》的出台,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制度保障。新规明确对滥用知识产权实施垄断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进行反制,这意味着卓胜微在诉讼中可援引国家安全条款强化防御。此外,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国产化需求持续增长,华为、小米等厂商对本土射频前端芯片的采购比例已从 2022 年的 15% 提升至 2025 年的 38%,为卓胜微等企业提供了战略纵深。
市场层面,国产替代加速倒逼技术创新。昂瑞微、唯捷创芯等企业在华为、小米等终端厂商的支持下,5G 射频模组已进入荣耀、三星等旗舰机型供应链。这种 “终端厂商 + 芯片设计” 的生态协同,正在重塑全球射频前端市场格局。据 IMARC 预测,2025-2033 年全球射频前端模块市场将以 10.9%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中国企业有望在中低端市场实现份额突破,进而向高端渗透。
竞争&布局
射频前端技术正朝着高集成度、低功耗方向发展,BAW 滤波器、L-PAMiD 模组等新产品成为竞争焦点。卓胜微的 L-PAMiD 模组已通过华为验证,预计 2025 年量产;村田则在 FBAR(薄膜体声波谐振器)领域持续投入。这场诉讼不仅是对现有技术的争夺,更是对下一代技术话语权的预演。
专利布局策略也在发生变化。中国企业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构建专利组合。例如,诺思微与博通达成专利交叉许可,中微半导体在刻蚀设备领域胜诉泛林科技,这些案例显示中国企业已学会 “以专利对抗专利”。卓胜微 2024 年累计申请专利达 376 项,其 MAX-SAW 技术已通过三星认证,正逐步进入国际供应链。
未来&变量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五起案件的审理结果将具有风向标意义。若卓胜微胜诉,可能引发更多中国企业挑战国际巨头的专利壁垒;若败诉,可能迫使企业调整产品路线或支付高额许可费。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法院近年来在专利侵权案件中对 “等同侵权” 的认定趋于严格,这为卓胜微的技术抗辩提供了空间。
卓胜微的滤波器产品在 2024 年营收占比已达 28%,而村田在全球 SAW 滤波器市场的份额从 2020 年的 53% 下滑至 2025 年的 41%。此次诉讼若导致卓胜微部分产品退出市场,可能进一步挤压村田的利润空间,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但从长期看,双方可能通过和解达成专利交叉许可,这在半导体行业已有先例(如高通与苹果的专利纠纷)。
射频前端技术正朝着高集成度、低功耗方向发展,BAW 滤波器、L-PAMiD 模组等新产品成为竞争焦点。卓胜微的 L-PAMiD 模组已通过华为验证,预计 2025 年量产;村田则在 FBAR(薄膜体声波谐振器)领域持续投入。这场诉讼不仅是对现有技术的争夺,更是对下一代技术话语权的预演。
觉醒
卓胜微与村田的专利纠纷,本质上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重构期的必然冲突。中国企业在技术追赶过程中,既需要突破 “卡脖子” 环节,也需构建知识产权防御体系。此次诉讼暴露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在核心专利储备、国际诉讼经验等方面的短板,但也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随着《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规定》的落地,以及国产替代政策的深化,中国半导体企业有望在 “专利战” 中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博弈的转型。未来,如何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决定行业格局的关键。
附: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涉及诉讼的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