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泡性口炎的传播途径与防控策略

新农业兽牧 2025-02-10 10:34:45

猪水泡性口炎是一种由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下是其传播途径与防控策略:

传播途径

• 接触传播:健康猪与患病猪直接接触,如鼻对鼻接触、共同采食等,可通过病猪的唾液、水疱液等将病毒传播给健康猪。间接接触方面,病毒可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等,健康猪接触后感染。

• 虫媒传播:库蚊、伊蚊、蠓等昆虫可作为传播媒介,叮咬病猪后再叮咬健康猪,导致病毒传播。

• 空气传播:在猪舍等相对封闭环境中,病毒可形成气溶胶,通过空气短距离传播,尤其是在通风不良、猪只密集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 垂直传播:怀孕母猪感染后,病毒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导致仔猪先天性感染。

防控策略

• 生物安全措施:猪场要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人员进入猪场须消毒、更衣,外来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定期对猪舍、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选择合适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戊二醛等,每周至少消毒2-3次。严格控制外来猪只引入,引入前要进行隔离观察和检测。

• 饲养管理:合理控制猪只饲养密度,每头仔猪占有0.3-0.5平方米空间,育肥猪每头占有0.8-1.2平方米空间。提供全价饲料,确保营养均衡,注意饲料和饮水卫生,不使用霉变饲料。做好猪舍的通风、保暖和防暑工作,保持舍内温度、湿度适宜。

• 疫苗接种:在该病流行地区,可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如水泡性口炎灭活疫苗。仔猪在30-40日龄首免,间隔3周后二免;成年猪每年免疫2-3次。

• 疫情监测与处置:建立疫病监测制度,定期采集猪的血液、水疱液等样本进行检测。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病猪,对病死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或深埋。对受威胁猪群可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如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阿莫西林等。



0 阅读:3

新农业兽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