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经常咬到舌头,是馋肉了?医生:或是3种病的表现,要上点心

张老谈养护 2024-12-26 19:00:4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吃饭时又咬到舌头了,疼得眼泪都出来了。”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尴尬时刻。有人调侃,咬舌头可能是因为“嘴馋肉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赶巧”罢了。

医学上却不这么简单看待这个问题。频繁咬舌头并非小事,它可能是身体在用“疼痛”发出的警报,提醒你某些健康问题已经悄然而至。

吃饭时偶尔咬到舌头,大多是因为吃得太快或者分心。但如果这种情况总是发生,甚至频率越来越高,那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医学专家指出,频繁咬舌头可能与以下三种疾病有关。如果不尽早发现并治疗,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一、咬舌头,可能是“脑子”的问题:警惕脑部神经疾病

吃饭时舌头“失控”,总是咬到,可能与脑部神经有关。尤其是以下两种神经性疾病,不容忽视:

1. 脑卒中(中风)前兆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无论哪种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如果大脑控制面部肌肉和语言功能的区域出现问题,舌头的协调能力可能下降,从而导致咬舌头。根据《中华医学杂志》发布的研究,脑卒中的早期信号包括舌头、嘴唇的异常动作,以及面部麻木感。

真实病例:

2023年,江苏省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48岁的男性患者王先生。他最近频繁咬到舌头,并且时常感觉舌头“发木”。

起初他认为是牙齿问题,直到一次吃饭时突然嘴歪眼斜,被送到医院急诊科。经过检查,被确诊为轻微脑梗死。医生提醒,舌头频繁被咬,可能是小血管堵塞导致的神经异常,是脑卒中的危险信号。

应对建议:

如果发现自己咬舌头的频率增加,同时伴有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尽快就医,特别是神经内科。

早期筛查:可通过核磁共振(MRI)或脑部CT排查脑卒中风险。

预防脑卒中:控制高血压、高血脂,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

2. 癫痫(尤其是小发作)

癫痫患者在发作时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肌肉抽搐。如果在吃饭时突然发作,舌头可能因为不受控制而被咬伤。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表明,癫痫小发作时,面部和舌部肌肉的异常抽动是常见症状。

特别提醒:

癫痫并非只有剧烈抽搐,一些患者的症状可能是短暂的“愣神”或肌肉不协调。

如果家人或朋友发现有人频繁咬舌头,同时伴有愣神或不自主动作,应尽快带其到神经内科检查脑电图。

应对建议:

癫痫患者应坚持服用药物,如丙戊酸钠或拉莫三嗪(需遵医嘱)。

注意避免熬夜、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

二、咬舌头,可能是“牙齿”的问题:牙齿咬合不正

牙齿的问题也是咬舌头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牙齿排列不整齐,或因缺牙导致咬合异常,吃饭时舌头更容易被夹住。

1. 牙齿咬合异常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专家指出,当牙齿排列不整齐或咬合不对称时,舌头在咀嚼过程中可能“占据”了原本属于牙齿的空间,从而被咬伤。

真实病例:

一位27岁的李女士因频繁咬到舌头来到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经过检查发现,她的上下牙齿咬合严重不正,且有几颗蛀牙未修复。通过正畸治疗和修复蛀牙,她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应对建议: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特别是有蛀牙、缺牙的情况,应及时修复。

若发现牙齿排列不整齐或咬合不正常,可咨询正畸科医生进行矫正。

2. 夜间磨牙症

磨牙症患者因为夜间牙齿无意识的摩擦,可能导致舌头受到损伤。磨牙症的原因包括精神压力、牙齿咬合异常等。

应对建议:

夜间可佩戴牙套,减少磨牙对牙齿和舌头的损伤。

释放压力:可通过冥想、运动等方式缓解精神紧张。

三、咬舌头,可能是“缺营养”的问题: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

舌头频繁被咬,也可能是身体“缺料”了。维生素B族和铁是神经和肌肉功能的重要支持者,如果缺乏,舌头的敏感性和协调性会下降。

1. 缺乏维生素B族

维生素B1、B12缺乏可能导致神经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舌头的麻木和动作不协调。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的数据,中国部分地区人群因饮食结构问题,维生素B族摄入不足的比例较高。

建议补充: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瘦肉、蛋黄、全谷物。

必要时可服用复合维生素B补充剂(如斯利安维生素B),但需咨询医生。

2. 缺铁性贫血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铁会导致舌头发白、发麻,咀嚼协调能力下降。尤其是女性和儿童,因生理原因更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补铁建议:

食物补铁:可多吃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

药物补铁: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片,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如何预防咬舌头?日常习惯很重要

放慢吃饭速度:吃得太快容易咬到舌头,建议细嚼慢咽。

避免分心:吃饭时专心就餐,不要边看手机边吃。

定期口腔检查:每年进行一次牙齿和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关注脑健康:中老年人群尤其要定期测量血压、血脂,预防脑卒中。

均衡饮食:多摄入营养均衡的膳食,避免偏食或营养不良。

结语:小症状,大健康

咬舌头看似是小问题,但可能反映了身体更深层的健康隐患。不以病小而忽之,这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态度。

当身体通过疼痛发出信号时,及时倾听和行动,才能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健康无小事,愿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洞察细微,守护自己的健康!

参考资料

《中华医学杂志》:脑卒中早期信号的研究与分析

《癫痫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咬合异常与舌头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预防医学会:《维生素B族与国人健康状况调查》

江苏省人民医院公开病例记录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0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