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下)

泠泠泠七 2023-09-15 19:31:28

接(中)

孟安明院士(2007年当选)

孟安明,1963年7月22日出生,四川大竹人,发育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1983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1991年获得英国诺丁汉大学遗传系博士学位。1990-92年,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博士后。1993-98年北京农业大学生命学院副教授。1998年至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生命科学与技术系)教授。2008-2012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早期从事水稻育种、畜禽DNA指纹图谱研究。自1996年以来,主要利用斑马鱼为模式系统,研究脊椎动物胚胎早期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包括母源因子的作用、胚层诱导与分化的调控机制等,为理解和预防人类不育不孕和出生缺陷提供知识。发现多个介导中内胚层诱导及胚胎背腹分化的因子和新的作用机理,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Developmental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Development、EMBO Journal、eLife,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等学术刊物上。先后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清华大学百人计划、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奖励。

先后任亚太发育生物学联合体主席、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Current Zoology主编,Journal of Cell Science、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Cell Research、BMC Developmental Biology、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Mechanisms of Development、Open Biology等期刊编委会或顾问委员会成员。

赵玉芬院士(1991年当选)

赵玉芬,1948年12月出生于湖北汉口,籍贯河南淇县,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国际科学院外籍院士,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院长。

1971年毕业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1975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学位,并在原校及纽约大学做博士后。1988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磷化学和化学生物学。发现了磷酰化氨基酸能同时生成核酸及蛋白,又能形成LB-膜及脂质体,提出了磷酰化氨基酸是生命进化的最小系统;发现了酰胺-核苷酸可以调控氨基酸成肽量,提出酰胺-核苷酸是生命出现之前的遗传密码调控肽合成的早期形式;发现了丝组二肽可以切割DNA、RNA和蛋白质,切割机理与生物化学中磷酸二酯键的水解类似;发明了合成丙谷二肽的新方法,并获专利授权,已实现产业化,获得原料药及制剂的新药证书。

已在J. Am. Chem. Soc., J.Org. Chem., Chem. Commun.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9部,获得5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美国、德国、日本专利各1项。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第二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称号、科技部“十大杰出跨世纪人才”称号,2015年获国际阿布佐夫奖、2017年获卢嘉锡化学奖,2019年获南强杰出贡献奖。担任2023年第24届国际磷化学大会名誉主席,曾任2005年第14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主席和2007年第17届国际磷化学大会主席。

南策文院士(2012年当选)

南策文,1962年出生于湖北浠水,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陶瓷联盟(ICF)理事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等,曾任亚洲电子陶瓷协会主席。

1982年和1985年分别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2年获武汉理工大学(在职)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材料系系主任。现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兼任国际陶瓷联盟(ICF)理事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等,曾任亚洲电子陶瓷协会主席等。任"功能陶瓷"学科方向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自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06-2015年)。

长期从事功能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的研究。构建了处理复合材料中复杂多场耦合效应的有效介质方法,给出了计算宏观多场耦合性能系数的解。设计发展了铁磁合金基磁电复合新体系,提出了复合巨磁电效应。系统研究了多铁性磁电复合薄膜,提出了多种新型磁电存储器及传感元件。建立了计算非均质材料界面因素对宏观物理输运性能影响的有效介质模型方法;在界面模型指导下,发展了新型高介电材料、安全锂电池用复合固态电解质等。

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被SCI他人引用10000多次 (H因子=52);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多次主持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国际会议做主题报告、邀请报告50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3项、国外奖励2项等。

柳百新院士(2001年当选)

柳百新,男,汉族,1935年6月10日出生于上海市,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和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在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及材料改性,计算材料科学,薄膜和核材料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工作。率先提出二元合金系统中离子束混合形成非晶态合金(即金属玻璃)的经验规则,并建立相应的热力学模型。率先用离子束辐照研究固体薄膜中的分形生长现象。阐明了氮离子注入在金属表面形成金属氮化物的规律。发展出强流金属离子注入合成金属硅化物的新技术。首先在互不相熔的二元合金系统中观察到固态反应非晶化,并提出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判据。率先从二元/三元合金系统的原子互作用多体势出发,通过计算与模拟建立了金属玻璃形成的原子尺度理论。

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540多篇,包括发表在Advances in Physics, Physics Report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ports 等期刊上的7篇综述性论文。以第一获奖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国家教委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个人还获得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凝聚态)物理奖,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以及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还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和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荣誉证书。

段文晖院士(2017年当选)

段文晖,男,汉族,1967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冷水江市,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年至199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在钢铁研究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至今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于1996年至199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2002年至200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访问研究。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段文晖主要从事计算凝聚态物理和计算材料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其研究方向包括凝聚态物质和功能材料的理论和计算设计、固体的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低维物理、量子材料及其新奇物性等。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SCI引用超过15000次,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0年、2014年),获叶企孙物理奖(2013年)、3项教育部科技奖励,并入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饶子和院士(2021年当选)

饶子和,1950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2] ,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课题组组长。

主要从事新发、再发传染病病原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以及创新药物的研发,在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甲肝病毒颗粒结构、疱疹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等病毒感染、复制和组装,以及结核分枝杆菌能量和代谢物运输、耐药性和细胞壁合成的结构功能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迄今为止,饶子和已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同行评审论文401余篇,其中包括在Cell, Nature, Science三大科学杂志的主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3篇,被引用逾21,500次。

现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总体专家组组长,曾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蛋白质计划”专家组组长、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

1999年,获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奖”;2000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3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03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最高奖——“第里雅斯特科学奖”(Trieste Science Prize),同年获“陈嘉庚科学奖”,2008年获首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2003年以来,饶子和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通讯院士及欧洲科学院通信院士,哥拉斯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曾任中国晶体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第八、九、十届理事长。2014年-2017年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 (IUPAB) 主席。

施一公院士(2013年当选)

施一公,男,汉族,1967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结构生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外籍会士。

1985年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89年获学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1998至2008年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讲席教授。2008年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现任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欧美同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

主要运用生化和生物物理的手段研究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解析了真核信使RNA剪接体关键复合物结构,揭示了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

曾获舍尔学者基金会颁发的舍尔学者奖(Searle Scholar)及雷拓爱伦基金会颁发的雷拓爱伦学者奖(Rita Allen Scholar),2003年“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The Irving Sig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2010年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The Raymond & Beverly Sackl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Biophysics)、2010年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2010年谈家祯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度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Gregori Aminoff Prize)、2014年“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5-201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16年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7年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成就奖,2020年陈嘉庚科学奖。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5月入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成员。

姜培学院士(2021年当选)

姜培学,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

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现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自1993年起在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能动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系副主任、系党委书记、校科研院常务副院长、系主任、机械学院院长、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CO2资源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作为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06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9年作为学术带头人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能源动力领域中极端条件热质传递研究工作,针对低碳能源与空天动力系统呈现的微纳结构、高温高压、强变物性、极高热流及高超声速等特点,丰富发展了极端条件热质传递理论,提出了微/纳结构强化传热方法与超临界流体热质传递预测方法,研发出高温表面热防护关键技术,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研究成果应用于航天航空、可再生能源、CO2利用与地质封存等领域,对超高速飞行器主动热防护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荣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费维扬院士

费维扬,1939年7月出生于上海,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执行理事长。

长期从事化工分离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风严谨,教书育人。针对能源、资源和环保等领域国民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在萃取、吸收等传质分离设备的数学模型、设计放大和性能强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例如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与先进测试技术(如LDV和DPIV等)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液-液两相流的传递现象并对一些化工难题进行故障诊断,提出了多种改进分离设备性能的有效途径,推动了化工过程强化和环丁砜芳烃抽提、己内酰胺等国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近年来,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开展了CO2捕集先进技术的研究。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专利创造发明金奖各一项,国际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四项,发明专利十余项。获奖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发表论文250余篇。指导了30余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编写的主要著作和手册有《液-液萃取过程和设备》,《溶剂萃取手册》,《石油化工设计手册》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等。

现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工协会荣誉理事、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中国化学工程学报》主编、《化学工程》副主编等。

姚期智院士(2016年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期智,1946年12月24日出生于中国上海,计算机科学专家,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1967年获台湾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72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5年获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75年至1986年,分别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86年至2004年6月担任普林斯顿大学William and Edna Macaleer工程与应用科学系教授;2004年离开普林斯顿大学出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教授,在清华先后创办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交叉信息研究院、量子信息中心和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

研究方向包括计算理论及其在密码学和量子计算中的应用,在三大方面具有突出贡献:(1)创建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次领域:通讯复杂性和伪随机数生成计算理论;(2)奠定现代密码学基础,在基于复杂性的密码学和安全形式化方法方面有根本性贡献;(3)解决线路复杂性、计算几何、数据结构及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开放性问题并建立全新典范。他是研究量子计算与通讯的国际前驱,于1993年最先提出量子通信复杂性,基本上完成了量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1995年姚期智教授提出分布式量子计算模式,后来成为分布式量子算法和量子通讯协议安全性的基础。

2000年,对计算理论包括伪随机数生成、密码学与通信复杂度的突出贡献使姚教授荣膺图灵奖(A.M. Turing Award),成为图灵奖创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亚裔学者,也是迄今为止获此殊荣的唯一华裔计算机科学家。姚教授还获得了诸多荣誉和奖项,其中包括1987年的波里亚奖(George Polya Prize)和1996年的高德纳奖(Donald E. Knuth Prize)等。

2003及2004年,先后获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6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获滑铁卢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2年获澳门大学理学荣誉博士学位,2014年获香港理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2月当选"2009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2014年获颁"功勋外教奖"。2005年及2014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顾秉林院士(1999年当选)

顾秉林,1945年出生于吉林德惠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清华大学原校长。

长期致力于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凝聚态物理方向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对低维和纳米量子结构的电子性质、输运行为和相关器件应用作出了系统研究,揭示了量子点、碳纳米管、原子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一些新特性,阐明了力学形变导致的纳米管中金属-半导体相变的物理机制及其在纳米器件中的可能应用。长期从事功能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和材料的微观设计,系统地研究了多元III-V族半导体合金的电子结构和相变,发展了处理其生长动力学过程的模型,探讨了该体系有序化结构类型及形成条件。系统研究了弛豫铁电体的材料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给出了弛豫铁电体有序的判据,提出八势阱有序-无序铁电模型,研究了其介电、极化及场致相变的微观机制,发现铁电调制结构中存在不寻常的电力学响应行为。

曾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02)、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0、2014)、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0)、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8,1994,1990,1988),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2),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1998),日本东北大学首届鲁迅奖(2004) ,日本外务大臣表彰奖(2016)等多项奖励。

隋森芳院士(2009年当选)

隋森芳,1945年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4年进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1970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自1973年在清华大学固体物理研究班学习,于1981年获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4年转入新成立的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任教。1985年初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88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生物物理所获博士学位。1989年至今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9年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任副教授、教授(1991-)。曾任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蛋白质及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主要利用冷冻电子显微学,结合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技术手段研究(1)蛋白质复合体、复杂蛋白质机器及膜蛋白的结构、功能与工作机制;(2)囊泡运输中的分子机制,蛋白质与膜脂的相互作用,生物膜与重大疾病的关系。

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编著《膜分子生物学》获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年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称号。2015年获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殊贡献奖。2017年获中国生物冷冻电镜终身成就奖。曾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程津培院士(2001年当选)

程津培,男,汉族,1948年6月出生于天津,籍贯江苏灌云,中国致公党党员,1975年参加工作,美国西北大学有机化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物理有机化学研究,在化学键键能研究方法学和键能的实验测定、自由基取代基效应理论、一氧化氮(NO)亲合势和转移机理、NADH辅酶模型反应热力学和机理、叶立德(Ylide)热力学稳定性统一标度的建立和有机催化等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性的工作。

主要研究成果:1)利用热力学循环原理,建立了溶液态化学键异裂能(pKa)和均裂键能(BDE)测定新方法,建立了迄今最完整的R-H键溶液态键能标度;2)发展和归纳了自由基的取代基效应,提出自由基本征极性的方向及大小是控制取代基效应的方向和大小的主要因素;3)开辟了载体分子Y-NO的键能研究领域,对理解NO生理作用提出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4)通过对各种NADH反应机理中各个基元步骤能量的系统测定,建立了预测机理的能量判据和迄今最完整的Ylide稳定性标度;5)建立了国际唯一的、最完整权威的智能型化学键能数据库iBonD,为国内外学界提供免费服务,受到了同行的广泛赞誉;并基于此提出了组合式或互补式使用多键能参数来解析复杂化学体系的新策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2005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2年获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2013年获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成就奖。

温诗铸院士(1999年当选)

温诗铸,1932年11月2日出生于江西丰城,机械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名誉主任

长期从事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出版学术著作《摩擦学原理》(共四版)、《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抗磨损设计》、《纳米摩擦学》(共两版)、《界面科学与技术》、《界面力学》和《Principles of Tribology》(共两版)等7部共12版,共计400多万字。与研究团队发表研究论文750余篇。所主持的研究项目共获奖2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3项。 1999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最高成就奖,2013年获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2015年获World Tribology Council颁发的The 2015 Tribology Gold Medal。

谢道昕院士(2019年当选)

谢道昕,男,1963年出生湖南新邵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清华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第五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

长期致力于植物激素研究,对阐明植物分枝激素独脚金内酯和植物抗性激素茉莉素的受体感知机制、对揭示茉莉素调控植物抗性和育性的信号传导机制,做出了重要原创贡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Nature、Science、Molecular Cell、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Cell Resesrch等学术期刊上。先后在The Plant Journal、Molecular Plant、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Journal of Intergrative Plant Biology、Frontier in Plant Science、BioScience Report等多个生物学期刊任编委。

雒建斌院士(2011年当选)

雒建斌,1961年8月18日出生于陕西鄠邑区,摩擦学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名誉院长。

长期从事纳米摩擦学研究和纳米制造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2项;并作为首位中国人获得2013年美国润滑工程师学会(STLE)最高奖-国际奖和中国摩擦学最高成就奖。作为第一作者出版英文专著1部,参编英文论著1部,翻译英文专著1本;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90余件。在国际会议上做会议报告(Plenary和Keynote)30余次。

薛其坤院士(2005年当选)

薛其坤,汉族,1962年12月生,山东蒙阴人,1984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材料物理学家,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3]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党委副书记 ,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顾问、北京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

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量子态和高温超导电性等。发表文章400余篇,被引用超过21000余次,在国际会议上应邀做大会/主题/特邀报告150余次。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2011)、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2010)、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1)、陈嘉庚科学奖(2012)、“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013)、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4)、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4)、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2016)、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8)和菲列兹﹒伦敦纪念奖(2020)等奖励与荣誉。

另外,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工程专家潘际銮,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家黄克智分别于2022年4月和2022年12月去世。

0 阅读:17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