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外宾喊“周恩来万岁”险酿成严重后果》央视网
这是周总理罕见一次“变脸”!
1952年,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毛主席和周总理同时出现在大会会场,可谁承想就在此时,竟然有人大喊了一声“周总理万岁”,此话一出,全场鸦雀无声!

在当时,这句话可以说是犯了大忌,更何况还是当着毛主席的面!周总理的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周围的人也在心里捏了一把冷汗。
然而,相比较于众人的紧张兮兮,说出这句话的始作俑者加德纳,对此却浑不在意。
作为澳大利亚工会代表团的一员,加德纳此次来到北京,正是受到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邀请,参加五一节观礼,并列席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
就在他以为,会议结束后就能回家时,中央却传来消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要来接见各国工会代表团。

要知道,当时毛主席可是第三世界的领袖,加德纳也好奇这位伟人到底长什么模样!就在他翘首以盼,想要看到毛主席的庐山真面目时,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他惊掉了下巴!
随着毛主席的到场,整个会场沸腾了起来,各界代表一边拼命鼓掌,一边高呼“毛主席万岁”!
然而,就在一众万岁声中,却突然冒出了一个相当违和的声音,而这个声音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加德纳。
他好奇地询问,负责接待澳大利亚代表团的工作人员齐锡玉,为什么人们只喊毛主席万岁,不喊周总理万岁。

事实上,他这么问并非是毫无缘故,早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澳洲,也自发地投入到了对日本的抗议之中。
而加德纳,正是其中的一员,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对中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真正让加德纳,下定决心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的,还要从一次抗日宣传的新闻片说起:
在这部新闻片的最后,是周总理答记者问的环节
尽管只有短短几分钟可周总理坚定的眼神和不卑不亢的回答,让加德纳坚信中国必将在这场战争中获得胜利。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加德纳就将周总理视为了中国反抗侵略的象征,得知前因后果之后,齐锡玉只能耐心解释说,中国和澳洲的体制不同,总理并非是一把手,主席才是全国的领袖。

话音刚落,毛主席为首的中央领导,此时已经从主席台上缓缓走下,挨个和各国工会代表握手致敬。
外宾一共分为三队,毛主席等人每到一处,都会响起层出不穷的“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就在中央领导,走到加德纳面前时,加德纳却突然做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决定。
只见,他用英文大声喊着,毛主席万岁,周总理万岁!
此言一出,齐锡玉瞬间脸色煞白,负责翻译的他,一时间不知道如何翻译,要知道,当着毛主席的面,却大喊另一个人万岁,在当时很有可能被上纲上线。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瞄准了这里,齐锡玉更是冷汗直冒,就在他不知所措之际,周总理只用一个举动,就化解了现场的尴尬!
那么,周总理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事实上,不光是负责翻译的齐锡玉,同样听的懂外语的周总理,在听到这句话后也是面色一沉。
然而,他马上就意识到,加德纳之所以这么说,并非是他有意为之,作为一名外国人,他肯定不清楚,“万岁”这两个字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于是,在齐锡玉正在纠结如何是好之际,周总理干脆一摆手示意不要翻译,这才将这件事翻篇,而这已经不是周总理,第一次展现出“机智一面”了。
从事外交工作这么多年,周总理经常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不乏一些动机不纯的人。
抗美援朝结束之后,周总理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记者挑衅地询问,我看周总理好像用的是美国的钢笔。
显而易见,他是想借机贬低中国,然而,周总理的回答却是不卑不亢,他义正词严地表示:这只钢笔是美国产的不错,不过这是在战场上缴获的。

既没有逃避对方的问题,又让对手吃了一个闭门羹,而这样的例子,在周总理的工作生涯中比比皆是。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性格,才让周总理,成为新中国外交上的一张名片。
好了,今天内容到此结束,如果你还想看到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头像进入主页,我们下期再见
胡说八道
写的什么玩意,有头无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