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邓公参观毛主席故居,工作人员的话让他心情由晴转阴,咋回事

夏兰聊过去 2025-03-06 07:36:33

参考资料:

1. 《唯一一次韶山行》广安日报

2. 《邓小平二度复出后去韶山,接待方“拿捏”不准》人民网

这是邓小平罕见一次当众“表达不满”!

1973年,邓小平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

可奇怪的是,当他走进陈列室,看到毛主席的画像之后,他却突然脸色大变,随后更是“黑脸”离开!

所有人面面相觑,毛主席不仅是邓公的多年好友,还是邓公此次复出的大恩人!

既然如此,邓公到底为什么要“摆脸色”,当时又到底发生了什么?

1972年1月10日,北京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一向身体欠佳的毛主席,竟然破天荒地走出中南海,还参加了老战友陈毅的追悼会。

追悼会上,毛主席潸然泪下,一边回忆当年的革命生涯,一边安慰陈毅的家人,他说:陈毅和邓小平的问题,都是属于人民的内部矛盾。

此话一出,周总理便马上意识到它的分量,那就是毛主席已经在邓小平复出的问题上“松了口”!

果不其然,有了毛主席的“赦免令”,邓小平不仅顺利复出还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

1973年10月,邓小平奉命陪同加拿大总理到广西调研,返程的途中他突然提出想到韶山去看看,湖南省委当即下令,要求韶山做好相应的接待工作。

由于参观毛主席故居,一直以来都是邓小平最大的心愿,以至于刚一下车,邓公就显得有些兴奋他兴致勃勃地告诉周围的人,我老早就想来,可由于工作太忙了,这才一直没能成行。

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邓公先是参观了毛主席父母的卧室,随后脚步一转,来到了毛泽覃的房间,早在中央苏区时,邓公就和毛泽覃就是莫逆之交,可如今的两人却阴阳两隔,邓公感慨地说,毛泽覃是个好同志。

看到邓公心情充满了失落,工作人员赶紧将邓公领到了毛泽东陈列馆,一进门迎面而来的就是《毛主席去安源》的那张经典油画。

工作人员的本意,是想让邓公换换心情,可谁成想这个决定却“惹了大祸”。邓公非但没有高兴,面色还越来越凝重,随后,更是干脆黑着脸离开了陈列馆。

事实上,邓公之所以会黑脸,并非是对毛主席不敬,而是因为工作人员的一句话。

原来,由于当时正值特殊年代,尽管林总已经“身败名裂”,可很多受冤枉的人却并没有及时得到平反,以至于,各地在介绍这些人时,往往还是采取的“老说法”。

韶山也不例外,讲解员在讲到毛主席领导安源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同时,也老调重弹一般,批评了刘少奇的“投降主义路线”。

正是为老友打抱不平,邓公这才黑脸离开,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工作人员,赶紧向邓公道歉!

邓公知道,这并非是他们有意为之,便也没说什么,原谅了他们的无心之失,可谁也没想到,工作人员接下来一个举动,彻底引起了邓公的怒火,甚至从此之后再也没去过韶山。

那么,工作人员接下来又做什么了呢?

眼看现场氛围越来越尴尬,其他工作人员赶紧岔开了话题,说韶山宾馆得知邓公要来,特地找到四川的大厨,准备了一桌饭菜,希望邓公能够尝尝味道如何!

听到在千里之外的湖南,竟然还能尝到老家的味道,邓公心情大为舒畅,于是便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了韶山宾馆。

麻辣鲜香的饭菜,一下子冲淡了当时的不快,邓公第一个举起酒杯,兴致勃勃地说:

“为我们党的事业,为毛主席的健康干杯”

此时的邓公,早已经将刚过的不快忘得一干二净,宴会的氛围也越来越热烈!

就在所有工作人员松了一口气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原本满面春风的邓公,脸色又一次沉了下来。

原来,餐桌上有的同志,或许是因为邓公消了气,亦或许是以为邓公平易近人,于是便想旁敲侧击地,从邓公口中打听当时一些风云人物的情况。

可话还没说完,邓公脸色便一下子由晴转阴!一方面,擅自打听中央官员的情况,在当时可以说是犯了大忌,另一方面,他的无心之言,也让邓公想到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小团体。

此时,邓公也完全没了吃饭的兴致,独自离开了餐厅,来到了休息室休息,几分钟后,邓公招呼工作人员,踏上了返回北京的货车。

尽管,邓公后来几次表态,想要来到韶山,可由于工作繁忙最终没能成行!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