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日前,俄副外长鲁登科公开表示,中国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供应多少。很显然,这是普京在中美之间进行表态。中美关税加码愈演愈烈,美国对中国石油出口势必将大幅减少,而普京选择了无条件支持中国。
为什么普京会这么做?有观众可能会说,这有什么为什么,中俄关系好呗。没错,今天的中俄关系发展的高度,已经来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如果国家与国家之间谈感情,那未免也太儿戏了,毕竟利益才是永恒的命题。
所以,既然普京能无条件支持中国,那肯定存在很多利益因素。
一方面肯定是中俄高度互补的贸易合作,以及高度互信的战略关系。而另一方面,则可能取决于,围绕俄乌冲突,美俄关系在地位上的变化。说白了,特朗普想要的,普京给不了,也没必要给。这一点,我们看最近的一场美俄会谈,就能一目了然。
近日,美国和俄罗斯代表,在土耳其伊斯坦堡举行了第二次“恢复外交使团谈判”。美俄双方一共谈了5个多小时,时间不短,但在会后没有发布任何形式的联合声明,甚至连按流程的新闻发布会都没有举行。
不难看出,美俄这次会谈结果并不好。但一向在国际关系中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的美国,却在不停地找补。
面对外界对乌克兰问题、美俄关系正常化的各种猜测,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布鲁斯强调,乌克兰问题不在会谈议程上,并声称此次会谈只讨论了,美俄双方使馆的运营问题,并不包括美俄关系的全面正常化。
说实话这一现象并不多见,往往在外交上异常强势的美国,即使会谈不理想,也不会是主动找补的一方,不会掩耳盗铃一般,委婉回应外界的悲观预测。相反,俄罗斯方面的态度就正常多了,单独发布了一份声明,除此外之再无任何解释。
从这一微妙的区别我们足以看出,美俄关系确实正在不断正常化,双方的接触和交流逐渐走上了正轨。但是美俄关系正常化有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美国服从了俄罗斯战略,尤其是在欧洲和乌克兰问题上,美国基本不存在主导权。
说白了,美国现在对俄罗斯很“卑微”,这个用词可能不准确,但大概就是这意思。因为美国现在态度很明确,就是一定要和俄罗斯实现关系正常化。因为这是特朗普大的战略政策中的关键点,所以美国就成了被动的一方,必须不断迎合并满足俄罗斯提出的各种要求。
按理来说美俄关系不会变成这样,但奈何特朗普的政治手段太粗糙了。人家民主党建制派政客,最擅长打一巴掌给一颗甜枣,用“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手段不断拉扯,让自身在谈判中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可特朗普是个直肠子,对盟友一狠到底,有求于俄罗斯则是一怂到底。
这就直接导致了,特朗普在最为重要的美俄外交上,处在了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你特朗普给的再多,俄罗斯也完全不受限,所以普京就能大大方方地支持中国,根本不管你特朗普作何感想,毕竟是你有求于我。
总而言之,全球一盘棋,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一个问题,不同地区地缘政治的变化,很有可能就会带来连锁反应。而在中美俄的棋盘上,美国显然已经落入了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