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局势变化的太快了,不到24小时,特朗普就连续两次对华示好,还主动对中方服软,而中方外交部的回复也是很有意思的,就是希望特朗普能和中方相向而行,将对中方的示好作为行动去做出来,而不是对中方采取极限施压措施,导致中美之间的博弈逐渐升级。具体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特朗普在近期表示,中美关系是非常不错的,这似乎和特朗普此前与中方通电话产生的良好氛围结合了起来。紧接着,特朗普在接受美国新闻媒体采访的时候又表示,特朗普宁愿对中方不征收关税,同时特朗普还提出所谓的“关税是一种巨大能量”的言论,这一系列言论的出现和美国新闻媒体指出的“关税战不利于在华美企”的判断不谋而合,也就充分地体现出,在中美两国关系处于十字路口的重要发展时刻,美国企业不希望特朗普对中方是加关税,尤其是以马斯克为首的美国企业家是极其不希望特朗普对中方增加关税的。
既然特朗普和中方之间有条件可以谈判,那就把谈判正常的进行下去,打贸易战打关税战没有赢家,特朗普似乎也预料到了这些,所以才提出中美关系非常不错,乃至宁愿对中方不加关税这样的判断。
而且,中方近期展现的强大装备和一带一路的外交成果,也让特朗普认识到必须和中方友好打交道对于美国来说是有利的,目前美国的情况和尼克松访华前后美国的被动局面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似乎特朗普想要模仿尼克松,主动寻求一切中美关系僵局的突破,所以才有了上述的表态。
但事情的背后似乎真的很简单吗?作为已经当过一次美国总统的政客,特朗普对中方示好,主动对中方服软的背后,似乎又有其小心思慢慢的暴露了出来——
什么小心思?
特朗普要利用中方在关乎美国利益的一些国际问题上去发挥作用,中方能对美国的外交发挥多大的作用,就决定了特朗普对中方是否加关税,乃至加多少的关税。这就是特朗普作为生意人和老板当总统思维模式中极其核心的“交易”层次。再说的简单点,特朗普可以对中方减少关税,但中方也要为美国的利益付出什么,才能“值得”特朗普减少对中方的加关税。
那特朗普会在哪些国际问题上要求中方配合美国?
第一个是俄乌问题,特朗普希望中方不要和俄罗斯保持太多密切的往来,而站在北约这边对俄罗斯施加压力,逼迫俄罗斯同意特朗普提出的有利于美国和乌克兰的停战谈判条件。这应该说是目前特朗普非常希望的最为迫切的让中方发挥作用的外交问题。
第二个是巴以问题,特朗普希望中方不要太过于偏袒巴勒斯坦,至少在巴以冲突中保持中立态度,不要干预以色列军队针对巴勒斯坦难民的屠戮行为。
第三个是美国在加拿大和格陵兰岛,以及巴拿马运河的作战行动,特朗普希望美军在对付格陵兰岛以及巴拿马运河的时候,中方对美国的立场采取不谴责不施加压力的态度,就是美军入侵格陵兰和巴拿马,中方都不要谴责。
还有其他的一些要求,在这里就不需要做列举了,上述三个要求和想法就足以能体现出特朗普总统对中方的极其真实的态度。
但中方可能会配合美国的这些外交行动吗?除了俄乌战争这个事情,中方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去推动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其他的事情,中方是不可能去支援美国的。中方希望中美两国真正的多办一些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大事,共同促进世界和平。而特朗普希望的所谓“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是让中方直接为美国的霸权主义去服务。
这就很明显,美国的外交并没有按照中方提出的方向去走,所以中方和美国在特朗普时期的外交只能用“谨慎乐观”四个字来形容,而且“谨慎”的程度更多一些,毕竟特朗普在很多的国际问题上做了很多出格的举动,比如之前特朗普命令美军暗杀了苏莱曼尼这个事儿,中方不仅不会支持美国,还会力挺伊朗坚决捍卫国际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举动,美国要想拿中美友谊给美国霸权主义做交易,逼迫中方在美国霸权上让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所以,面对特朗普提出的一系列有关中美友好的表态,中方外交部的回复是原则为先,绵里藏针。中方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方在关税的问题上是明确的,升高关税不利于中美两国,也不利于世界的发展,中方愿意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等原则,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而相互尊重就成为中方和美国关系正向奋战的最基本原则与最核心原则,如果特朗普为首的美国当局处处对中方使绊子,把中方的善意当做软弱无能,中方自然也会采取对等的措施进行回击来捍卫中方的权利,这是特朗普总统和目前的美国当局必须清楚的事情。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希望特朗普总统将自己的表态转变为真正的行动,中方期待特朗普能推动中美关系的正向发展,但也做好用行动捍卫自身利益的一切准备。
糖衣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