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崇明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探索轻罪治理新模式,在轻罪预防、案件办理、治理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聚焦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治理难题,探索“治罪”与“治理”新路径。
“施某已完成7日治安巡逻、环境卫生整治等公益劳动,期间服从安排、踏实肯干、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尽职尽责,表现良好。”这是区人民检察院收到的一纸来自某村委会的证明文件,证明中提到的施某是一家废品回收站的负责人,他为什么到村里进行公益劳动?
去年4月的一天,凌晨三点,施某的废品回收站突然出现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有两名男子要向他售卖55公斤的电缆线。施某查看后,发现电缆线都很新,但是都被剪成了段,对方说这些是工程结束后没用完的电缆线。
虽然施某当时有些疑虑,但还是向对方支付了2万元现金,收购了这批“废旧”电缆。事后,施某越想越不对劲,便报了警,经过警方侦查发现,这批电缆是两名男子从一处工地上盗窃的赃物。施某因收购来路不明的55公斤电缆线,涉嫌刑事犯罪。
在案件办理阶段,承办检察官认为,施某态度良好,收购电缆线后主动联系民警,并且上缴了所收购的电缆线,认罪悔罪,主观恶意性较小,且上游犯罪人员被抓获后已全额退赔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可以认定施某犯罪情节轻微,遂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法可容情,但却不能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为推动轻罪社会治理,提升法治效能,最终区人民检察院作出让施某完成7天社会公益服务的“处罚”。让“违法者”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
公益服务结束以后,村委会主任联系到检察官:“施某这小伙子干活很勤快,这次公益劳动之后,他还主动报名成为我们村的志愿者。”
此外,为了让施某的废品回收站运营更规范合法,检察官向施某送达了综合治理检察建议,建议其收购贵重废品时核实来源、建立进销台账,实现诉源治理。
“相对不起诉+社会公益服务”这一有益探索是区人民检察院进行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不仅让“违法者”有机会用行动服务社会,为社会志愿服务增添有生力量,更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开新思路。
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
据介绍,近年来,三年以下轻罪案件类型占比逐年走高,在当下犯罪形势的大背景下,探索轻罪治理体系,成为了后续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一环。
“‘治罪’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案件办结后社会治理工作。”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相关负责人说。
检察官前往废品收购站开展普法宣传
接下来,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轻罪治理新路径,着力构建轻罪治理体系,以检察履职不断推进诉源治理,助推崇明法治环境、社会环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