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雄忽然冒出5000名红军,陈毅纳闷:是真是假?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5-02-11 14:12:3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心飞扬

编辑|t

引言

1935年,广东南雄。国军突然收到情报:红军主力部队5000人夜袭乌迳镇,镇上守军几乎全灭!这下可炸锅了!

余汉谋吓得赶紧调集部队支援,可是等他的大军赶到,却连红军的影子都没找到。更离谱的是,过了几天国军又收到消息——红军伏击了保安团,还袭击了大余钨矿和军车运输线……

余汉谋懵了:“到底多少红军?怎么哪儿都有?”他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陈毅精心布下的一个“迷魂阵”!

红军“凭空”多了5000人?

1935年春天,广东南雄,乌迳镇,一座普通的小镇在黑夜的掩护下陷入沉寂。然而,这一天的宁静即将被彻底打破。

南雄油山地区,处在红军与国军的对峙前线。当时,中央红军主力已经踏上长征征程,项英、陈毅等率领的1400余名红军留守赣粤边区。

他们所面临的是蒋介石派来的5万大军围剿,敌我比例高达30:1,局势严峻得令人窒息。国军为了彻底歼灭红军,在南雄、信丰、大余、南康一线设立三道封锁线。

其中包括:河流封锁线——严控桃江、章水、浈水,封锁一切渡口,连挑担的老农都得搜身检查,绝不放过一个可疑人物。

公路封锁线——在南雄、大余、信丰各交通要道设碉堡,驻军昼夜巡逻,连麻雀都飞不过去,确保红军无法逃出。

此外,还有一条村镇封锁线——在山区周围村镇驻军,设置碉堡,确保对游击区的封锁,妄图围死红军。

“烧光、抢光、杀光”——这不仅是敌军的口号,更是他们的真实行动。村庄被焚毁,百姓遭屠戮,敌军试图用极端手段逼红军决战,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围剿彻底消灭红军的生存空间。

别说打了,连生存都是个大问题!这可咋办?陈毅沉思片刻,提出了一个办法:我们就想办法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走!

曾彪正是负责调动国军的那个人!而这时,一个大胆的计划正在酝酿之中——让敌军误以为红军突然多出5000人,从而打乱敌军围剿节奏,为游击队争取生存空间。

乌迳镇,就是这场“谍战”的关键点。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近40名红军游击队员悄然行动。

他们兵分两路,一队从镇外潜入,控制碉堡和靖卫团岗哨,另一队直扑区公所,一举拿下敌军指挥部。整个战斗不到半小时,镇上驻军百余人尽数被俘。

而百姓醒来后却发现满街贴着标语:“游击队第三支队”,还有第四、第五,看起来人数非常之多。

让镇上百姓纷纷议论:“昨晚竟然有5000红军路过?”这个传言如同滚雪球一样传开了。第二天,粤军收到情报,惊恐万分:“红军主力5000人已逼近南雄!”

总指挥余汉谋听完,差点没把茶杯摔了:“哪来的5000人?红军只有1000多人,难道他们会凭空变出来人不成?”

可情报一再确认,镇上居民信誓旦旦地说“亲眼所见”,甚至描述得有鼻子有眼——“昨天夜里,一队接一队的红军,足足有5000人,满街都是标语!”

余汉谋大惊失色,连夜调动部队支援,乌迳镇却早已空无一人,红军的影子都找不到。这场“凭空冒出的5000人”战术,直接打乱了粤军围剿计划,成功为红军争取了战略主动权。

敌军懵了:红军到底在哪儿?

然而,这还没完,接下来一个又一个战报刺激着余汉谋:红军今天在这里出没,明天在那里连环伏击敌军,搞得粤军到处救火。

乌迳镇“5000红军”事件后,粤军全线戒备,围剿力度加大,试图找到这股“凭空冒出的红军”。

但此时,红军早已不在乌迳镇,而是游击队的各路人马在粤军防线后方展开突袭:游仙墟战斗——曾彪率40余人突袭游仙墟,击溃敌军靖卫团,缴获枪械十余支。

西华山钨矿伏击——红军化装成矿工,埋伏在矿警队附近,黄昏时发动突袭,击毙矿警队长,缴获武器12支。

灵潭公路伏击——红军埋伏在雄余公路灵潭路段,成功伏击粤军3辆军车,缴获大量军用物资。短短几天内,红军在三地连环发动袭击,令粤军疲于奔命、兵力分散。

余汉谋听闻后,连连捶桌:“到底多少红军?怎么哪儿都有?”他本以为已经将红军包围,没想到竟然到处都是红军的袭击,敌我形势仿佛反转——原本是国军围剿红军,现在却变成了国军四处救火,疲于奔命!

粤军对红军行踪的困惑日益加深,甚至有士兵私下议论:“难道红军真的能从天而降?”余汉谋无奈,只能继续调整部署,试图围剿,但红军早已从他手中悄然溜走。

余汉谋彻底慌了:“这哪是游击队?这分明是红军主力!”

红军游击战全面胜利!

粤军围剿陷入混乱,红军趁机反客为主,进一步扩大游击战的规模。曾彪率部继续伏击敌人,尤其是他们的运输队伍,然后用缴获的武器装备自己。

每次打完一个地方,曾彪就立刻带领队伍撤离,转移到其他地方。当地山多人少,他们只要钻进大山,敌人 就很难找得到。

敌军焦头烂额,士气低落。粤军士兵面对四处突袭的红军,心生恐惧,开始怀疑自己的围剿行动是否真的能成功。

余汉谋终于忍不住了,气得大骂手下:“怎么搞的?清剿清剿,结果把共匪剿到眼皮底下去了?”

在国军疲于奔命之时,他们对陈毅部的围困不知不觉之间就散开了,这次危机算是解除了。这一次跳出包围圈,对留守游击队非常重要。

当时,人们对接下里怎么行动的看法很不一致:有悲观的,有要放手一战死了也要够本的。经此一役,大家对未来的信心都增加了不少。

刚开始,连陈毅也惊讶,他们总共不过千余人,从哪里多出来了5000红军?国军大张旗鼓追的那支部队是谁的?等他了解清楚是曾彪故布疑兵之后,拍手大笑:“余汉谋,你这棋,早就输了!”

最终,这场看似必败的围剿,在红军的灵活战术下被彻底粉碎。红军利用游击战术,以百余人制造出5000红军的假象,成功扰乱敌军部署,奠定了赣粤边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

粤军损兵折将,余汉谋不得不调整战略,放缓围剿节奏。而红军,则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继续点燃革命的火种。

参考资料:

南雄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