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还有多少小伙伴记得“来往”这款产品,这是阿里在2013年推出的一款社交聊天应用,时任阿里巴巴CEO的陆兆禧对其寄予厚望,马爸爸也亲自为这款产品站台。阿里推出“来往”,其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对抗如日中天的微信。
记得负责来往团队招聘的hr还给社长打过电话,当时还混在北京的社长问了一个现在想想都很白痴的问题:你们打算好好做这款产品吗?说实话,当时并不看好来往这款产品,因为阿里巴巴没有社交基因,虽然淘宝有那么多用户,但买家和卖家之间是很淡的关系,甚至都算不上是社交关系,基于此种关系而推出的来往,又怎么可能打赢这场社交战争呢?
社长曾经也是来往的用户,这个基本不打开的APP在手机里躺了很久,直至其改名升级为点点虫(阿里动物园完全能容下一只小小虫),现在的主要功能基本跟snapchat无异,主打阅后即焚。但是,不知道还有几个人在玩。
马爸爸说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实现这个社交梦想的肯定不会是来往或者点点虫,最有可能的是——支付宝!
为什么说是支付宝呢?为什么支付宝能实现阿里的社交梦呢?因为它有几个可怕的应用:蚂蚁森林、蚂蚁庄园、到位。
说到蚂蚁森林,我相信很多人都玩了,为了种一(zuo)棵(gong)树(yi),疯狂偷能量,疯狂走路,疯狂买买买,不在好友榜上进前三,整个人都不舒服。
社长第一次接触蚂蚁森林,是看到一位在蚂蚁工作的朋友发在个人动态中的一个链接,点开一看,有意思,手机上种一棵树,现实中就会种一棵树,还能做公益,简直太赞。从那以后,一传十十传百的,周围一群人都开始种树了,就跟当年偷菜一样,早起设闹钟,看时间差不多了,就疯狂戳屏幕,就怕被人抢了先。有意思的是,因为某个人太过疯狂的偷能量,会成为朋友圈中的吐槽对象,没错,社长就是,时常会在朋友聊天界面收到“你再偷我能量,我就把你拉黑”的恐吓,当然最后并没有真的被拉黑,相反的,小伙伴们使用支付宝的频率大大提高,停留时间大大增加,大家开始频繁使用支付宝上的聊天功能了。天那,阿里巴巴的社交梦,离实现又近了一步。
或许是支付宝尝到了蚂蚁森林的甜头,今年又非常低调的上线了蚂蚁庄园,但是不是该叫蚂蚁养鸡、蚂蚁下蛋更合适?既然叫了庄园,可能不久的将来就不止是养鸡下蛋了,或许还能养猪,还能种菜。而自达开始玩蚂蚁庄园后,聊天里最多的信息就是“又有小鸡来吃饲料了”,如果是熟悉的朋友发来的提醒,多多少少都会聊两句。在推出星星球和蹭饭卡之后,社长总是去某一个好友那蹭吃,然后这个小伙伴就会在聊天界面发来恐吓:你再来吃,我就不玩了!这位小姐姐还疯狂的喜欢使用阅后即焚功能,打半天聊下来,感觉是社长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同样的,蚂蚁庄园的推出,其达到的社交效果,能跟蚂蚁森林媲美。艾玛,阿里巴巴的社交梦,离实现又又近了一步。
再来看到位,这个当年以为是愚人节玩笑的应用,真的上线了。虽然官方没有公布数据,但据社长观察,用户量其实还蛮可观的。社长也在上面发布了一个服务,推荐杭州的旅行线路和美食,当时也就是图个新鲜,不指望真有单子进来,但却时常能接到单子,既然有单子进来了,社长也就会认认真真的解答,所有问答都是在聊天界面完成,偶尔也会有想加你为好友的陌生人,看你芝麻分高就想加,也有直接发小广告的(你懂的),这活脱脱一陌生人社交应用啊。WOW,阿里巴巴的社交梦,离实现又又又近了一步。
说到支付宝做社交,就得提一下生活圈,曾经被疯狂吐槽,之后就淡出了用户的视线。社长觉得,支付宝摸着走出了一条小游戏+公益,带动社交发展的有趣路子。看似无心插柳,柳却慢慢成荫了。
你若问阿里巴巴的社交梦最后能不能实现?说实在话,社长觉得还是挺难的。从买家卖家出发的社交,这都是弱社交,买完这单,你可能再也不会光顾这家店了,而且只有很少的沟通场景会在支付宝聊天界面出现,比如店家私底下给你返现。从朋友出发,大家现在用支付宝最多的一个场景,大概就是吃完饭AA的时候,给好友转个钱,虽然这个转账的过程是在聊天界面完成的,但也就到此为止了,一有事需要聊,你肯定还是会用微信聊,而不是打开支付宝聊。从公益游戏应用出发,就目前来看,这个场景是使用支付宝社交功能最多的一个场景,但即便支付宝不断推新的公益应用,迟早也是会玩腻的。
阿里巴巴的社交梦,可能得靠支付宝来实现,但也只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