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吴,你回来吧,这日子没法过了。"电话那头,老伴的声音带着少见的焦急。
我冷笑一声:"这才几天?家政阿姨辞职了?还是外卖吃腻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他叹了口气:"你知道的,我这个人生活不能没有规律..."是啊,他最爱的规律。早上七点准时起床喝粥,中午十二点必须热腾腾的饭菜,晚上七点非要准时洗澡。这些规律,原来都是靠我在维持。
一个月前,他突然提出要AA制养老,当时我就愣住了。
"老林,你认真的?"我放下手中的针线活,看着他郑重其事的样子。
"我觉得这样最公平。"他推了推老花镜,"你退休金3500,我8500,咱们各自管各自的钱,生活费AA,这样清清楚楚的。"我们结婚三十五年,他第一次跟我谈"公平"二字。
回想起来,或许从我们的职业选择那天起就注定会有今天。他是机关干部,我是普通工人。他总说他比我有文化,比我有本事,所以他的工资和退休金自然比我高。
02
可他忘了,这些年来家务活都是我在做。白天烧饭洗衣、拖地擦窗,晚上还要给他捶背揉肩。就连他的衬衫领子脏了,都是我一点一点搓洗干净。
"你不同意?"见我不说话,他皱起眉头,"现在很多年轻人不都这样吗?各花各的多好。"我突然想起前几天在公园里遇到的老张,她说她老伴每个月主动把退休金都交给她保管,还说这辈子赚的钱都是两个人的功劳。
而我的老伴,却在这个年纪跟我算起了账。
"行啊。"我点点头,"那从下个月开始,一日三餐AA,水电费AA,就连卫生纸都AA。"
他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痛快地答应,愣了一下才说:"那...那就这么定了。"
从那天起,我开始计算每一笔支出。买菜要记账,连买盐都要算清各自的份额。第一次去超市,我推着购物车,看着货架上的东西发呆:这瓶酱油,要算双份还是单份?他爱吃的榨菜,要不要买?
回家路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钱是个好东西,但也是个伤感情的东西"。一周后我索性收拾东西回了娘家,八十多岁的父母看到我,又惊又喜。
03
"闺女,你们这是..."母亲欲言又止。
"没事,就是回来住几天。"我笑着搪塞过去,心里却酸涩难当。在父母家的日子,让我想起了年轻时。那时候虽然工资不高,但我和老林从不计较谁挣得多谁挣得少。每个月工资一发就都交给我,我精打细算,让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可现在,我们却要精确到每一分钱。
"闺女啊,"一天晚上,母亲坐在我床边,"你这个年纪了,该享享清福,要是受了委屈就在家住着,别回去了。"我看着母亲布满皱纹的脸,心里一阵酸楚。
十天后,老林打来电话要我回去。我以为他是良心发现,直到回家后才知道真相——他请的小时工阿姨嫌工资低辞职了,新请的要价太高。
"你回来得正好,"他说,"现在请保姆太贵了,一个月四五千呢。"我站在门口,看着客厅里堆积的外卖盒,突然笑了:"所以,我的劳动到底值多少钱?"他愣住了。
"老林,咱们算算账吧。"我拿出纸笔,"保姆一个月四五千,再加上买菜做饭的人情世故,起码得六七千。这些年我不仅承担了所有家务,还照顾你的起居,你得给我补多少钱?"
"你...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他涨红了脸,"我们是夫妻啊!"
"对啊,我们是夫妻。"我冷笑,"所以你怎么好意思跟我AA?"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道闪电照亮了这些年的婚姻。原来在他眼里我的付出一文不值,我的劳动可以被随意计算。
04
"要么这样,"我提出最后通牒,"从现在开始,家务活也AA。你要么请保姆要么自己干,我只负责自己的那份。"
他终于慌了:"老吴,你别闹了..."
"我没闹,"我平静地说,"这才叫公平。"后来的日子我真的只管自己,他爱吃的红烧肉我不做了;他的衣服我不洗了;他要捶背我也不伸手了。一个月后,他终于撑不住了。
"老吴,"一天晚上,他喊住准备回房的我,"要不,还是像以前那样过吧。"我转身看他,岁月的痕迹爬满他的脸。我们都老了,本该互相扶持,相濡以沫,却在这个年纪算起了计较。
"好啊,"我说,"但有个条件。"
"你说。"
"以后所有退休金都上交,我来管。"我直视着他的眼睛,"这辈子挣的钱都是我们两个人的,你觉得呢?"他沉默了许久,终于点了点头。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觉得也许这场闹剧是值得的。因为它让我明白,婚姻里最珍贵的从来都不是钱,而是那些细水长流的付出与心疼。
现在我们又过回了从前的日子,但这次,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因为他终于明白,这个家是我们两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