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内容丰富且全面,具有多方面的任务和目标规划。
(一)总体要求与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等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握教育多种属性。其工作秉持五个坚持原则: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突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强化战略引领、支撑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协同融合,坚持自主自信、胸怀天下,并且要正确处理五方面关系。 规划设定了分两步走的目标,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表现为各级教育普及水平持续巩固提升,高质量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提升等多方面进展。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那时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 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完备,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建立等成就 。(二)立德树人相关任务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阐释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学理内涵。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教材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教育体系,融入多种教育内容,确保学生忠于党和国家等信念。重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打造大思政课品牌 。加强思政方面的多种教育如党史、新中国史等教育,完善党政干部进校园教育长效机制等,增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功能。
2.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及其他育人任务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内涵与要求,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构建相关学科、学术、话语体系。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阵地,探索协同融合育人机制,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体验感悟成就,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推动思政和信息技术融合等。此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培养体系,补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落实健康第一理念,实施体质强健计划、推进美育浸润行动、劳动习惯养成计划,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等 。
3.特色内容补充在教材建设方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体现党和国家意志 。教育工作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扎根中国大地,构建多个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基础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科技支撑体系、教师队伍体系和国际合作体系以实现教育由大到强跃升 。
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带来的教育领域改变(一)教育体系变革与完善
1.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深入推进在《纲要》引领下,思政教育会贯穿所有教育体系。大中小学的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将形成更加完整且衔接紧密的格局。例如,从幼龄教育开始将逐步普及党的创新理论知识,随着年级增长,理论深度不断加深、结合的实践内容也更加丰富,使思政教育整体连贯性和逻辑性更强。像中小学可能更多通过简单易懂的故事、实例来讲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高校就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讨论。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会更加贴近时代,将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及其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融入教育内容中,打造贴近现代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思政教育课程,使思政课不再枯燥无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基础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公平与优质的双轨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往县域内的优质均衡将向市域内的优质均衡发展转变,这会极大地改变义务教育的布局和资源分配模式。城市中的各学校间将实现资源更均衡化分享,使得学生不论就读于市区的哪所学校,都能享受到相似水平的教育资源。在学前教育方面,关注到2 - 3岁学前儿童的教育需求,有条件的地区增加学位和托位,弥补了学前低龄儿童教育资源的空缺。对于高中阶段教育,在提高资源供给的同时探索特色高中发展,像科学高中等特色高中模式,学生的选择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教育在高中阶段开始凸显 。
3.高等教育体系凸显分类发展与特色建设高校将分类推进改革发展,不再遵循单一的发展模式。不同类型的高校将依据自身优势和特色进行定位,例如一部分高校专注于基础学科研究,一部分高校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发展职业型的高等教育等。同时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一些落后地区可能会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资源的差距。大学在优势学科建设上更加注重世界一流标准,将致力于打造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品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将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这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人文社科领域的话语权 。
4.职业教育体系走向现代化和融合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其中职普融通的推进将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壁垒。职业学校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普通教育的文化知识,普通学校学生也能了解职业技能知识等。产教融合形态更加多元化,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将扩展,学生在学习期间能更好地参与到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符合市场和产业需求。而且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得到优化,职业学校办学能力会逐步提升,吸引更多学子选择职业教育,改变职业教育过去相对薄弱的状况 。
5.终身教育体系以数字化为支撑蓬勃发展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借助网络和新兴技术,教育资源打破时空限制。不管是在职人员想提升业务技能,还是老年人想要学习新的兴趣爱好,都可以通过线上便捷且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获取知识。例如在线的绘画课程、编程课程、语言学习课程等琳琅满目的资源供个体随时选择学习。线下的社区教育、老年大学等也会与线上教育资源相融合,使终身教育体系更加丰满完善 。
6.教师队伍体系向着素质精良方向打造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的开展,会整体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师的培养培训质量提高,一方面是理论知识的深造,如深入学习教育的前沿理论、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实践技能的磨砺,例如采用优秀教师帮扶模式,让新手教师能够迅速掌握课堂管理技巧、教学方法创新等能力。同时教师的管理和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薪酬待遇、职称评定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育人成果更加紧密挂钩,并且从宏观上教师在政治、社会和职业地位也将得到提高,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行业 。
7.国际合作体系提升竞争力与影响力教育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在引进优秀国际教育资源的同时加大了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步伐。吸引国外知名学府与中国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如联合科研项目、学者交换访问等。我国也会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就教育标准制定、教育援助等方面发挥重要影响力,并且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会逐步增强,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
(二)教育教学实践层面的改变
8.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课程教材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构建与更新。中小学将系统完善思政课课程标准,高校优化思政课课程方案,全新的思政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国家、社会和个人成长关系等方面更系统的理论依据。此外,各学科教学也会融入新时代特色,如在文科教学中加入更多当下中国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案例,理科教学结合我国最新的科技成果。像在物理课程中讲解我国在航天工程中的物理原理应用,激发学生对学科的自豪感和学习热情 。
9.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在育人机制探索方面,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育人模式兴起。学校内的实践课程与校外的社会实践基地联动更加紧密,比如学校生物课程与植物园合作,学生到植物园进行实地观察学习动植物知识。线上教育不再只是传统课堂的简单移植,而会开展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的教学体验,如地理课上通过VR体验山脉、河流等自然景观的形成过程。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特别是红色研学之旅等特色实践教学将成为常规教学环节,通过实地参观革命纪念馆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
三、《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影响
1.缩小社会差距在教育公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乡、区域等教育差距逐步缩小。这有助于缓解因教育资源不均衡产生的社会矛盾。例如在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变小后,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当地居民能够通过教育获得更好的社会上升通道,减少因为地域教育资源劣势而产生的大量人口迁移到发达地区寻求教育机会的现象。从社会阶层角度看,不同阶层的家庭子女都能够享受到更加均等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减少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异而在教育起点上产生的巨大差距,降低社会阶层固化的风险,使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稳定 。
2.提升公众整体素质从幼儿教育到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全年龄段的教育质量提升能提升公众整体素质。比如完善的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和良好品德习惯养成。普及的优质义务教育则为全体国民奠定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在全员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道德水平将显著提高,诸如民族团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将在良好教育的传承下不断增强 。
3.增强民族凝聚力思政教育在各个教育体系中的深入贯穿,以及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等的教育,能够增强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在学校教育中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广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和力量,将这种信念带入家庭和社会关系网中,使全体国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全球竞争格局中能够以强大的民族形象立足 。
(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4.人才供应满足多样化需求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之下,人才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职业教育培养出大量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满足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对实践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人才能够熟练掌握汽车装配、调试等技术环节,提高汽车制造环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也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前沿领域相匹配,高校的创新型人才能够投身到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和发展中,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
5.促进创新创业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和知识的重要聚集地,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承担更多科研和创新服务的职能。如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实施后,高校将产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这些成果一方面通过高校自身的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进入市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科研过程培养的创新型人才走向社会,他们充满创新思维和创业激情,将带动创新创业氛围的提升。例如我国高校近年来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成果催生了大量的互联网创业企业,推动了电商行业蓬勃发展 。
6.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等措施对区域经济协调有着积极意义。经济落后和教育资源缺乏地区如果建设有高水平大学或者特色高等教育项目,将吸引人才流入和高新技术产业落地生根。例如西部一些地区通过高等教育发展吸引了电子信息产业入驻,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人力优势,形成区域性优势产业,改变区域经济的落后状态。同时人才在区域间的合理分配,也将带动各区域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减少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 。
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与以往教育政策的对比(一)目标设定的差异与演进
1.时代背景不同导致目标导向差异以往教育政策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需要下制定的。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政策的目标主要侧重于国民基本文化知识扫盲、普及中小学教育等,因为当时国民整体受教育程度极低,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具备基本的读写算能力。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是在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刻颁布的。此时,建成教育强国成为发展目标,除了教育普及化,更强调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总体实现以及在国际教育领域中有影响力等多维度目标 。
2.目标的长远性和系统性变化在长远性方面,《纲要》制定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长期目标明确且系统全面地涵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而以往教育政策目标可能以短期阶段性任务为主,如某一时期聚焦改善教学硬件设施,下一个阶段可能着重师资队伍短期培训等。在系统性上,《纲要》构建了从思想政治教育到国际合作等八大体系的完整系统目标架构,这种系统性更强的目标设定有助于全面统筹教育事业发展。相比之下,以往教育政策在各板块衔接性和系统性方面相对薄弱,更多是板块化对教育的某一局部进行政策调整 。(二)重点任务的传承与创新
3.传承之处在教育公平任务方面,以往政策就一直在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纲要》继续传承并进一步拓展,将公平任务从县域内的公平向市域内公平拓展等。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过去就重视师资培养,现在的《纲要》依然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升级为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等,提升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理念和目标要求 。
4.创新之处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以往政策更多是常规思政课程设置,现在则深入到体系化构建,如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并贯穿于所有教育体系。在教育融合发展方面创新更为突出,职业教育中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教育与科技人才的一体统筹发展等都是适应新时代特点的创新任务设定,这是以往教育政策未全面涉及的新领域 。
(三)政策执行层面的差异对比
5.规划统筹的范围与深度变化在编制过程中,《纲要》由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领导,教育部会同众多部门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这表明其规划统筹范围更广,涉及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学校和专家学者等。而以往教育政策在执行时,可能更多以教育部门主导,部分地区和部门参与,从参与广度来看相对较窄。从统筹深度上讲,《纲要》对各板块教育的规划细致入微,比如在学前、义务、高中、高等、职业、终身教育等每个板块都有新的战略部署,而以往教育政策在各阶段教育的统筹深度和细致程度存在不足 。
6.执行配套支持的不同《纲要》中有大量系统性的配套支持措施。例如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提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健全教育战略性投入机制等多维度政策支持。相比之下,以往教育政策可能在支持体系方面,要么措施相对单一,如只单纯强调教育经费保障,要么各措施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系统性的协同推进机制 。
五、专家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影响的分析(一)专家对教育领域内部影响的观点
1.教育体系发展的变化趋势判断专家认为,从体系建设看,《纲要》对各教育体系的构建既全面又具有引领性。以高等教育体系为例,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将打破过去较为同质化的高校发展模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指出,《纲要》贯穿了强国建设目标导向,教育强国包含多方面内涵,教育事业自身发展要强,像高等教育在教育质量和水平上要走向卓越。从体系发展角度,各体系之间的协同会更加紧密,如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通过职普融通加强联系。
2.对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评判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方面,专家认为《纲要》推动的改革力度巨大。例如思政教育内容更新后,教学方法必然随之调整。不仅要加强理论教学,还要通过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等多渠道使思政教育成果深入学生内心。教育科学院院长李永智提到特色高中发展等改革内容,这在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方面是一个积极探索。在实践教学比重增加等方面,也符合教育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的趋势。
(二)专家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观点
3.从人力角度对经济发展影响的评价专家指出《纲要》从人力角度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纲要》下培养的不同类型人才能够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比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高等教育培养的创新人才能够承担研发重任;职业教育的技能人才确保生产环节高效运行。专家认为这种人才供应模式有助于产业转型升级,从长期看将提升国家的全球产业竞争力,形成从教育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4.对社会稳定和谐正面意义的肯定众多专家肯定《纲要》对社会稳定和谐有积极意义。从教育公平角度讲,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等措施能够减少社会阶层矛盾,使整个社会更加包容和谐。从国民素质提升角度,全民素质提升必然带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如在普及文化知识的同时,国民的法治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在良好教育体系下得以强化。而在民族团结方面,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够增强民族间的团结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