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廿三“变日”,“1不戴,忌2事,吃3样”,‌日新月异事业兴

志禾聊社会趣事 2025-03-23 03:34:40

时间过得飞快,今日是农历的二月廿三,恰逢干支历的庚寅日。庚为天干第七位,古语云"逢七必变",故此日被民间人们称为"变日"。从《离骚》中"惟庚寅吾以降"的屈原生辰,到《黄鹤楼记》"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的历史刻度,庚寅日始终承载着天时流转的智慧。

在历史上,关于庚寅日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将个人命运与天时相连;唐代阎伯理《黄鹤楼记》以庚寅日作结,赋予建筑时空永恒的意象。这些记载印证了庚寅日作为"变日"的文化积淀。那么它有啥讲究呢?

今日二月廿三“变日”,记得“一不戴,忌二事,吃三样”,日新月异事业兴。庚寅日属干支历第27个组合,天干庚属阳金,地支寅属阳木,形成金克木的相克之势。明代《遁甲演义》记载"庚日主变",那么到底变什么呢?

一不戴

锋利的饰品

这个一不戴,指的是不戴锋利的饰品。按照五行的说法,其实就是避免与金属性相冲。当然除了这个之外,我们在言行举止上也要多加注意,忌口出尖锐之言,如《幼学琼林》所诫"言多必失"。我们在这天可效仿白居易"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的淡泊,以温润之物(如玉器、水晶)替代金属器物,顺应"金气内敛"的天时。

这样我们也能更好的适应这个天气的一个变化,人在春天也会更加的舒坦。

忌二事

1、 忌远行

庚日金气旺盛,易引发突发变故。《开元占经》载"庚日雨,主水灾",现代气象学亦指出庚日多伴随天气突变。清代《清嘉录》记载"庚日出远门,恐逢雨雪",故宜居家静修。

2、忌争执

金气主肃杀,情绪易生冲突。苏轼"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的豁达,恰为化解矛盾的典范。可效仿文人雅集,以诗会友,如《南埠商舻》诗中"凿山成就愚公愿"的协作精神。尽可能不要和人发生冲突,以免给自己带来祸端。

吃三样

金桔银耳羹

金桔属火可克金气,银耳润肺养阴。陆游"银碗盛来琥珀光"的诗意,恰合此食疗之妙。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买点金桔搭配这银耳来吃。

做法:银耳提前浸泡,然后冲洗干净,撕成小块,放入到砂锅中,接着放入准备好的金桔,注入清水,熬煮熟透即可。

红糖姜茶

晨起以生姜、陈皮煮水,驱寒暖胃,同时可以加上一点红糖,以温饮替代冷食。也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的舒坦。

做法:把姜清洗干净,切成片,然后放入壶中,里面放入陈皮,注入纯净水,然后煮沸腾之后,可以来上一点红糖,从而起到温补作用。

凉拌松针

庚寅日我们还可以选择一点松针来吃,这天的纳音五行就是松柏木,而松针象征坚韧不拔。此习俗源自《楚辞》"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的植物崇拜。

做法:把嫩松针清洗干净,对其进行焯水,要记住太老的就没法吃了,焯水之后,放入香醋还有盐以及凉拌汁,喜欢吃辣椒的来点小米辣,把它拌匀,就可以下饭了。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春气始而建立也",每个变日都是重新出发的契机,所以在这样的日子当中,我们要遵循传统,不管是言行举止,还是饮食上,都要做出改变,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其变日带给人们的影响。

0 阅读:1

志禾聊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