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俄罗斯让步后,特朗普又跟中国寻求合作,美国霸权真的转性了?

文晓小书生 2025-02-23 11:07:11

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

最近美俄在沙特那场四个半小时的"闭门会谈",看得人一头雾水。

一边是俄罗斯派出的"老狐狸"天团,外长拉夫罗夫搭配资深外交官乌沙科夫,另一边美国代表团里却站着高尔夫球友、房地产律师和军事背景出身的"新手"。

这种阵容对比,活脱脱像老江湖带着菜鸟打副本,连围观群众都忍不住嘀咕:美国这是真要和俄罗斯握手言和,还是憋着其他心思?

而这头美俄会谈刚刚结束,那头特朗普又向中国发来了“合作信号”。

这下子,全世界都忍不住感到疑惑。

难道说坚持了80年“霸权主义”的美国,如今终于转了性子,开始寻求“合作共赢”了?

美俄会谈:是"示弱"还是"下套"?

如果仔细看美俄会谈的细节,就会发现一些微妙之处。

俄罗斯上来就甩出张"经济账单",美国企业撤出俄罗斯市场后亏了3000多亿美元,相当于西方冻结的俄罗斯海外资产总额。

这招"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玩得漂亮:你制裁我,自己人也得割肉。

俄方还特意强调"北极开发合作""能源项目重启",摆明告诉美国商界:放着钱不赚,非要搞政治对抗,傻不傻?

而美国这边呢?嘴上喊着"恢复使馆运作"、"组建谈判小组",但明眼人都知道,美国对俄"外交孤立"突然转向,背后藏着两重算计。

一是俄乌战场陷入僵局,军援压力让美国吃不消,二是刚刚重新上台,特朗普急需外交成绩给国民看,证明自己强于拜登。

所以这场看似"美国让步"的会谈,更像是生意人特朗普在清仓甩卖政治包袱。

毕竟比起耗在乌克兰这个无底洞,不如腾出手来搞点能巩固自己政权的买卖。

对华合作信号

就在美俄会谈结束第二天,《纽约时报》爆出猛料:特朗普团队已经在密谋对华"超级协议",不仅要让中国买农产品、买飞机,甚至考虑允许中企赴美投资建厂。

消息一出,全网炸锅,前脚刚给俄罗斯递橄榄枝,后脚就对中国抛媚眼,这还是那个满世界打贸易战的美国吗?

但仔细拆解这份"合作蓝图",处处透着熟悉的配方。

所谓"中国在美投资",前提是要雇佣美国工人、转让技术、接受审查;所谓"解决产能过剩",实质是想让中国自断制造业优势。

更讽刺的是,放话欢迎中国车企去密歇根建厂的特朗普,转头就给墨西哥产的中国电动车预备了100%关税大棒。

这哪是合作?分明是挖好坑等你跳。

再看特朗普政府最近动作:10%对华关税照加不误,钢铝税涨到25%,半导体、汽车、医药行业全面加码。

嘴上说着合作,手上关税大棒越挥越猛,这套"打一巴掌给颗枣"的操作,活脱脱重现2018年贸易战套路。

难怪外交部发言人直接怼回去:"贸易战没有赢家。"

这话美国企业可比政客体会更深,当年特斯拉上海工厂救活整个品牌的故事,马斯克怕是至今难忘。

霸权逻辑没变,只是换了张皮

有人说美国这是"转性"了,要放弃霸权玩合作,别天真了!从沙特会谈的座位安排就能看出端倪。

东道主沙特高官开场露个脸就走,把场子完全交给美俄,这哪是斡旋谈判?分明是给两大国腾地方掰手腕。

美国所谓"恢复使馆运作""探索经济合作",本质上还是在用传统霸权三板斧:军事威慑、经济捆绑、规则制定。

一边拉着欧洲说要让俄乌"体面停火",一边悄悄把军火库往波兰搬,北约东扩的脚步可没停,只不过从明抢改成暗渡陈仓。

嘴上喊着解除制裁,实际在能源、北极开发等关键领域卡脖子。

埃克森美孚想回俄罗斯采油?行啊,但得用美元结算、带美国技术、雇美国监理。

所谓"对等关税""安全审查",本质是把国内法当国际法用。

中国车企要去美国建厂?欢迎!不过得接受数据监控、技术审查,最好再带点锂电池专利当"投名状"。

这种"合作"的本质,是用美国的规则重塑全球产业链。

就像赌场老板突然说要和赌客"合作共赢",前提是你得按他的规矩下注。

中国如何破局?

面对美国这套"打拉结合"的新套路,咱们得清醒认识。

如今美国霸权根基动摇,但手段变得更狡猾。

从硬脱钩变成"选择性耦合",在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继续卡脖子,在日用品、基建等民生领域假装开放。

由于特朗普重新上台,加上最近跟马斯克在美国掀起了“裁员”、“查账”的风暴,美国内部撕裂催生矛盾政策。

特朗普团队里,鹰派要封杀所有中国投资,商人派想着怎么薅羊毛,选举派盘算着摇摆州选票。

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对华政策,反而给咱们留下见招拆招的空间。

而随着美国霸权的衰弱,全球南方正在觉醒。

沙特敢做东让美俄会谈,东盟顶着压力深化对华合作,金砖国家扩容势不可挡。

多极化浪潮下,美国那套"要么跟我混,要么挨揍"的逻辑越来越玩不转。

所以别看美国现在左右逢源,其实是在两线作战的困境里走钢丝。

对俄罗斯让步是为缓解东线压力,对华释放"合作"信号是想在西线搞分化。

但中国早不是2018年的中国,新能源车、光伏、造船业全面爆发,RCEP深化区域整合,"一带一路"进入精耕阶段。

就像下围棋,美国还在执着于围追堵截,咱们早已在布局"大场"。

结语

说到底,美国从来就没有真正"转性"。

从门罗主义到冷战思维,从单极霸权到混合战争,变的只是战术手段,不变的是掌控全球的野心。

如今这套"打俄拉中"的组合拳,不过是帝国黄昏里的权宜之计。

军费透支、债务压顶、社会撕裂,逼得山姆大叔不得不放下身段搞"打折促销"。

但历史早就证明,靠霸权逻辑维持的地位终将崩塌。

当中国制造开始定义新能源标准,当俄罗斯卢布结算体系扛住制裁,当沙特王爷们学会在美俄间待价而沽,世界正在用脚投票重构新秩序。

这场博弈到最后,比的不是谁拳头更硬,而是谁更能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谁能真正搭建共赢的合作框架。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美国霸权真转性了?不如反问:当修昔底德陷阱遇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究竟哪种理念能赢得未来?

答案,或许就藏在义乌集装箱的出海航线里,藏在宁德时代德国工厂的流水线上,藏在新疆光伏板反射的阳光中。

时间,终会给出公正的判决。

0 阅读:19

文晓小书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