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知名财经自媒体赴绵阳调研:这是一座被低估的城市

商事要缓着说 2025-04-26 15:47:45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近年来四川绵阳的科技产业发展如何?在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结束后,来自全国多家知名财经自媒体的创始人纷纷感叹:“绵阳是一座‘绵里藏针’的城市,没想到科技底蕴如此硬核!绵阳的科技实力被自己低估了。”

4月17日至18日,“2025全国知名财经自媒体四川(绵阳)调研行”顺利举行,近20位财经领域头部自媒体人齐聚中国科技城——绵阳,围绕“新·智”产业主题,深入了解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机器人等重点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沿成果。

在为期两天的行程中,调研团先后走访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馆、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长虹新能源智能智造产业园、华尔科技等地,并实地体验已投入运营的无人驾驶公交,近距离感受绵阳“智造”力量背后的核心技术与突破性成果。

例如,由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绵阳星座”,具备毫米级地表沉降探测能力,为灾害预警与应急救援提供关键信息支撑;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手机高铝盖板玻璃,薄如蝉翼,全球每4部手机中就有1部使用他们的产品。

此次调研还特别参访了声名远扬的四川长虹。多位自媒体创始人坦言,这是一次对“传统长虹”认知的彻底刷新——原来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180℃超低温冰箱,可实现30至60年的生物细胞长期保存;其首创的X射线Flash放疗设备,仅需数次即可完成原本长达一个月的放疗疗程,单次治疗时间缩短至1秒,有望于年内完成临床试验。

在华尔科技,调研团了解了从硅砂到晶硅、再到芯片封装的完整产业链流程。企业负责人介绍,其服务客户包括国际高端品牌戴森,原本需数天甚至十余天的芯片封装流程,如今最快可在24小时内完成。

为了加深对绵阳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了解,调研团还和绵阳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就企业资本化路径、新兴产业发展等话题发表看法。

财经故事荟创始人陈纪英称,绵阳是一座“被低估的硬核科技城市”。这里不仅拥有“国之重器”级别的科研力量,也涌现出一批深耕本土、自主创新的高成长企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产业领域的探索与应用令人印象深刻。

国际投行研究报告创始人凌建平表示,在贸易摩擦背景下走进四川绵阳,不仅增强了信心,也重新认识了四川与绵阳。一方面,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四川经济稳健、社会安定,有能力在各种局势下支撑中国发展;另一方面,绵阳不仅是国家安全的科技支点,也是机器人、人工智能、核医学等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头,其科技潜力被严重低估,未来可期。

尺度商业创始人李德林坦言,绵阳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如今的发展超出了预期。

华商韬略创始人毕亚军对绵阳的第一反应也是“超出想象”。他表示,绵阳在核技术、激光技术、机器人技术乃至芯片材料等多个高精尖领域均有布局,产业基础之雄厚,在全国范围内都颇具竞争力。

智通财经创始人丁先明认为,绵阳正在成为投资人不可忽视的一块热土。“这里有大量机会值得挖掘,我很乐意向更多投资者介绍绵阳,把这里的优势和潜力传递出去。”

“以前总觉得绵阳很柔。”投资家联合创始人刘婷实地走访后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才发现,它的科技实力,其实非常硬核。”

四川本土的财经自媒体“大成产经”创始人李永红则提到,每一次走进绵阳,都会收获新的视角与认知。“这次活动组织得很扎实,不仅调研内容丰富,还促成了全国财经圈的一次深度交流。”

据悉,本次调研活动旨在通过财经新媒体视角,讲好绵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呈现“新质生产力”在西部地区的生动实践,助力外界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绵阳在智能制造与科技创新领域的独特优势与发展潜力,吸引更多优质人才与创新资源汇聚于此。

0 阅读:0

商事要缓着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