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比亚迪举办了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正式推出全民智驾战略。在这一战略框架下,比亚迪构建了“天神之眼”技术矩阵,计划在全系车型中搭载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其中,天神之眼C作为首批上市的技术方案,将应用于21款车型,覆盖7万至20万价格区间,包括价格较为亲民的海鸥车型。这一举措旨在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体验到高阶智驾技术,推动汽车行业智能化进程的普及。
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意义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比达到21%,死亡率高达83%。智能驾驶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路况,有效规避潜在风险,降低因疲劳驾驶导致的事故概率,从而提升行车安全性。然而,当前市场上搭载高阶智驾技术的车型价格普遍较高,大多在20万元以上,这使得许多消费者难以享受到这一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安全。
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战略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好的技术应该让更多人受益。”基于这一理念,比亚迪率先将高阶智驾技术引入全系车型,旨在通过技术普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
天神之眼技术方案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技术矩阵包含三套方案: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和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其中,天神之眼A主要应用于高端品牌仰望,天神之眼B应用于腾势及部分比亚迪车型,而天神之眼C则覆盖比亚迪品牌的主流车型。
天神之眼C采用了前视三目5R12V感知硬件及端到端控制算法,在架构、传感器、算法和数据四个方面实现了技术领先。该技术能够覆盖用户日常驾驶中的高频场景,例如高速和城市快速道路的导航辅助驾驶(HNOA),支持上下匝道、车道保持、巡航驾驶、自主换道等功能。此外,代客泊车(AVP)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泊车习惯,实现下车即走、锁车泊入等操作,简化停车流程。记忆领航(MNOA)则适用于上下班通勤等固定路线场景,支持红绿灯启停、复杂路口通行、自动超车等功能。
智能驾驶与出行安全
比亚迪认为,安全是电动车的核心价值之一,而智能驾驶技术则是提升出行安全的重要手段。天神之眼C的高快领航功能可实现1000公里以上0接管,AEB功能在100km/h时速下能够稳定刹停,未来还将逐步支持更高时速的AEB能力。代客泊车的成功率高达99%,能够在突发情况下迅速做出判断,避免事故发生。
比亚迪的技术底气
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8年,比亚迪就提出了“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的战略方向。凭借刀片电池、DM混动技术等创新,比亚迪在电动化领域取得了显著优势。而在智能化领域,比亚迪依托三大核心优势:一是庞大的数据积累,目前累计销售超过440万台搭载L2及以上驾驶辅助的车辆,构建了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二是强大的研发团队,拥有超过11万名研发人员,其中智能驾驶工程师超过5000名,具备软硬件全栈自研能力;三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推动行业智能化进程
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智能化浪潮。比亚迪通过全民智驾战略,致力于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使其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一张新名片。未来,比亚迪将继续以开放合作的态度,与行业伙伴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巩固中国在全球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优势,引领汽车工业的智能化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