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2岁担任上海市委常委,拒绝诬陷潘汉年,49岁被开除党籍

悟空谈历史 2024-05-06 07:15:28

1949年,上海解放之前,华东局已经安排一支南下干部纵队,时刻准备着接管上海。1949年4月,这支纵队在江苏丹阳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训练,为接管上海做好了各方面准备。5月,这支纵队进入上海,顺利接管了上海,稳定了群众的生活秩序。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当年南下干部纵队的政委,他的名字叫王尧山,也是在王尧山的带领下,这支纵队夜以继日地学习政策、了解情况、配备干部……顺利完成了接管上海的任务。那么,王尧山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王尧山出生于1910年,江苏溧阳人。1927年,17岁的王尧山跟随哥哥前往上海当学徒,也是在上海期间,王尧山在哥哥的影响下接触到进步思想,开始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1931年,王尧山正式加入了我党。

王尧山入党的这一年,因为叛徒的出卖,上海的地下工作几乎无法开展,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王尧山也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大肆迫害进步人士,革命活动陷入低潮,在这种环境下,王尧山没有对革命灰心,他从各种报纸上了解组织的情况,收集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留在上海进行地下斗争。

1936年,中央派冯雪峰到上海,通过鲁迅的关系,与王尧山等人恢复联系。在这之后,王尧山主要负责上海与中央的地下交通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尧山坚持留在上海,与潘汉年等人广泛收集各种情报,并把这些情报及时传递给延安。

1942年,随着抗日形势的紧张,王尧山奉命离开上海,转移到新四军淮南抗日根据地,投身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在这之后,王尧山又担任了华中局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等职务,源源不断地为抗日前线输送优秀干部,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王尧山转移到山东一带,领导了济南、青岛等地的地下工作。1949年,王尧山随军南下,参加了接管上海的工作,并迅速稳定了上海的秩序,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新中国成立后,王尧山留在上海工作,担任了上海市委组织部长等职务,1952年,42岁的王尧山又担任了上海市委常委,期间,他严格贯彻中央的干部政策,做好了党员干部的教育工作,为建设与恢复上海的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55年,因为潘汉年案件的影响,王尧山被停职,并接受审查。被审查期间,王尧山拒绝诬陷潘汉年,保持了一个党员的崇高气节,1959年,49岁的王尧山被开除党籍,并被下放到淮海中学担任副校长。虽然身处逆境,但王尧山不计较个人得失,继续全身心地投身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为建设新中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作为过去背负包袱的干部,王尧山再次受到冲击,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但王尧山意志坚强,勇敢地与造反派作斗争,保持了一个党员的铮铮铁骨。粉碎“四人帮”后,王尧山的处境有所改善,1979年,王尧山恢复了一切名誉,并恢复党籍。

在这之后,王尧山又担任了上海市纪委书记等职务,投身改革开放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建设,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晚年的王尧山主要生活在上海,于2005年因病去世,享年95岁。

6 阅读: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