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档,主要是7部大片厮杀,票房形势已经出现了断层。
《志愿军:存亡之战》遥遥领先,已经拿下了3.58亿的票房。
而《749局》紧随其后,拿下了2.62亿票房。
《浴火之路》位列第三,获得了1.53亿票房。
而《熊猫计划》、《危机航线》等电影,暂时没有太大的起色,票房还没破亿。
所以,目前看来,这个国庆档的票房之争,主要集中在《志愿军:存亡之战》、《749局》、《浴火之路》三部电影上。
最终鹿死谁手,现在还真不好说。
在我看来,胜负的关键,还是在《志愿军》的身上。
单纯从市场的角度,陈凯歌拍《志愿军》三部曲,有一定的风险。
因为在此之前,吴京等人已经拿出了比较不错的作品,而且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那么,陈凯歌为什么还要这样拍呢?
在我看来,导演陈凯歌的初衷只有一个,那就是全景式展示抗美援朝的战争。
而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几乎是清一色的好评,里面还掺杂着对革命先烈的情感。
“这场胜利永不能忘”、“如果发生战争,我愿意为国捐躯”,“这里没有英雄,只有伟大的战士”....
《志愿军:雄兵出击》的故事,展现了毛主席等领导人,如何决策出兵抗美援朝的故事。
而《志愿军:存亡之战》则将镜头对准了“铁原阻击战”。
1951年5月21日,彭德怀将军果断命令投入五次战役的志愿军各部全线后撤。就在彭德怀下令撤军的同时,“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则指挥他部队开始了全面反攻。
两人的目光紧盯着地图,不约而同地停留在了同一个地方:铁原。
如果把三部曲当成一部完整的电影来看,那么“铁原阻击战”就是电影中段的高潮戏了,可以浓缩成三个关键字。
一、真
作为一部硬核战争大片,《志愿军:存亡之战》没有丝毫弄虚作假,全都是动真格的。
为了真实还原铁原阻击战,制作组搭建了一个超大的摄影棚,有足足20万平方米。
全员都在零下的温度下拍摄,通过真实的环境,演员完成了与革命英雄们跨越时空的对话。
这场战争戏的高潮部分,拍摄了整整3个月。
为了打造大场面,剧组请来了1500多名群演,服装达到了25000多套,堆起来重达5万多斤。
看着一群人顶着炮火,忍受着饥寒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冲向战场,让人不禁地流下眼泪。
而且片中的战争场面,全都是来真的。
飞机、坦克、炮弹等道具,都是真爆炸,火光冲天有几层楼高。
这可能就是《志愿军:存亡之战》真正的底气!
二、人
虽然《志愿军:存亡之战》的故事对准了“铁原阻击战”,但是叙事的重点,还是放在了人民志愿军第63军上的人身上。
1951年5月,63军刚结束持续一个月的作战,就受命进驻铁原战场,正面对抗“联合国军”的4个师。
数量对比,2.5万对5万。
李奇微不同于麦克阿瑟,他对志愿军的了解了如指掌。
而我方这次不仅人员疲惫,而且战线拉得太长,没有后援补给也开始跟不上。
那么,63军如何守得住来势汹汹的反攻?
为了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63军189师的战士化整为一,将自己变成一根钉子,牢牢钉在阵地上,铸成一个钢铁长城。
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我军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地道和夜袭,以及灵活多变的战术配合,一次次击碎了敌人的进攻。
最终,正是这群最可爱的人,一个个用自己的生命,才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他们明知道危险,却义无反顾地冲上去,为的就是身后的祖国。
而《志愿军:存亡之战》就是要将一个又一个英雄的故事,认真地讲给观众听。
三、情
在我看来,《志愿军:存亡之战》真正的灵魂,其实是藏在故事背后的情感。
在电影中,一幕幕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场景令人动容。
电影的开场,李默尹、李想、李晓一家三口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团聚。
一顿战壕中的团圆饭,让这个因战争分离的小家牵动着观众的心。
他们团聚不到5分钟,就再度分离,这个小家背后是无数志愿军战士的缩影。
杨三弟,是志愿军中的一位战损记录员。
他们的任务是给牺牲的战士们拍遗照做记录,好让后世的人们记住他们的样子。
那一本写满名字的笔记,是一个个最可爱的人。
战士们的愿望很朴素,就是想早点回家与家人团聚,过上好日子。
可是,最后他们全都牺牲了。
李想的那一句话:“报告军长,我们回不来了”,无疑是说出很多战士的心声。
作为全连最后一位活着的战士,他还是毅然决然在战场上竖起那面破碎的红旗。
在牺牲前,李想舔了一下那块糖纸,把糖纸做成了小船,带走了妹妹送给他的那些小花。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
所有人都有家乡,所有人都想回家,但是他们最终都回不去了,却换来了祖国的山河无恙。
这些情节,不仅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还叙说了平凡中蕴藏着伟大。
在我看来,《志愿军:存亡之战》的故事背后,体现了中国人的浪漫。
从一穷二白到今天,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赴后继,守护住了祖国这片的最美蓝天。
“最可爱的人”这五个字,对于他们来说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