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重压下,诺华23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

永思看商业 2025-04-17 07:36:37
当地时间4月10日,诺华宣布计划在5年内对美国基础设施投资230亿美元,以确保诺华为美国患者提供的所有关键药物都将在美国生产。这一承诺使诺华能够扩大其在美国的制造、研究和技术业务,拥有10家工厂,包括7家全新的工厂,为诺华创造了近1000个新工作岗位,并在美国增加了约4000个工作岗位。生产能力将涵盖活性药物成分(API)和生物制剂原料药,以及二次生产和包装。 诺华计划完全在美国本土为美国患者生产所有关键药物基于此次投资,在未来5年,诺华将: 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建立1个生物医学研究创新中心,这是其在美国的第二个全球研发中心;在即将确定的各州建造4个新的制造工厂,其中3个将生产生物制剂原料药、药品、设备组装和包装,1个将生产化学原料药、口服固体剂型和包装的工厂;在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建造2个新的放射配体治疗(RLT)制造工厂;扩建位于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新泽西州米尔本和加利福尼亚州卡尔斯巴德的3家RLT制造工厂。 通过这些投资,诺华将在美国拥有其所有核心技术平台(包括小分子和生物制剂)的生产能力。这项新投资将首次将诺华siRNA技术的内部生产引入美国,并反映了其致力于在其主要治疗领域增加美国制造的承诺:肿瘤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以及心血管、肾脏和代谢。凭借新的制造能力,诺华计划能够在美国端到端生产100%的关键药物。 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表示,“作为一家在美国拥有重要影响力的瑞士公司,这些投资将使我们能够将我们的供应链和关键技术平台完全引入美国,以支持我们强劲的美国增长前景。这些投资还反映了美国支持创新的政策和监管环境,这有助于我们为患者找到下一个医疗突破。我们已经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好了准备,并对 2025 年指导、中长期销售增长前景和 2027 年核心利润率指导充满信心。” 在诺华推出这项投资计划的一周多前,特朗普公布了备受瞩目的 “解放日” 关税政策,几乎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征收 10% 的基本关税,对那些和美国存在高额贸易逆差的国家,还设定了不同的 “惩罚措施”。 紧接着,特朗普在周三又宣布,大部分对等关税暂停实施 90 天,可对中国的关税却 “一路飙升”,目前税率已高达 145%。 虽然药品不受最新一轮关税的约束,但特朗普再次放狠话,表示将要针对制药行业征收特定关税,导致该行业股价在最近几天下跌。特朗普此前曾表示,药品关税可能会攀升至“25% 或更高”。 究竟此次诺华的投资计划是否与关税有关?我们不得而知。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在公司的新闻稿里,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只字未提,仅强调该投资策略支持诺华的“强劲的美国增长前景”。这位首席执行官还表示“美国支持创新的政策和监管环境”,这有助于诺华追求医疗创新。 中国医药市场年复合增长率9.9%,高于美国医药市场4.7%的年复合增长率今年以来,MNC高举高打,宣布在美国建厂,并非诺华这一个例。 2025年2月,礼来宣布投资 270 亿美元在美国新建四座药物生产设施。据官网介绍,在计划投资的四个生产基地中,三个基地将专注于生产活性药物成分以及进一步强化供应链,以缓解美国供应链的短缺,例如减肥药Zepbound和糖尿病治疗药物Mounjaro的活性成分替尔泊肽,第四个生产基地则聚焦未来注射疗法。 礼来首席执行官 David Ricks 在发布会上表示,这项耗资 270 亿美元的计划是礼来自 2020 年以来为美国本土生产预留资金的两倍多,总支出超过 500 亿美元。Ricks 称,“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制药扩张投资”。礼来预计,新的生产基地将创造超3000个高技能岗位,包括工程师、科学家、操作人员和实验室技术人员。此外,该公司预计在工厂开发期间可创造近1万个建筑工作岗位。 2025年3月,强生宣布将在未来四年内对其美国的制药和医疗技术业务投入超过 550 亿美元。与前四年相比,这意味着投资增加了25%。据悉,强生公司此次大规模投资的标志性事件是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威尔逊市的一座新型生物制品制造工厂正式破土动工。该工厂总投资达 20 亿美元,建筑面积达 50 万平方英尺。该新基地将支持生产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疾病的下一代疗法。 除了北卡罗来纳州的新工厂,强生还计划新增三座先进制造设施,并对现有多个工厂进行扩建,尽管这些项目的具体选址尚未公布。此外,这笔 550 亿美元的投资还将重点用于神经科学、机器人手术、肿瘤学、免疫学和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研发工作。 不可否认,相比于中国市场,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发达国家目前展现出更高的药物市场支付能力。2023年,美国医药市场规模达到4583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为31.1%,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中国医药市场2023年的规模预计为2539亿美元,居全球第二。因此,MNC选择投资美国市场,契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产品的商业化逻辑。 但据头豹科技资料显示,2018—2022年,美国医药市场年复合增长率5.2%,预计2027年将增至749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7%;同期,预计2027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增至41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9%。中国医药基于其较高的效率、新兴的技术、较低的成本,正在快速追赶美国。 看准中国这一高增速的蓝海市场,近年来,选择在华投资和进货的MNC亦不在少数。据Insight统计,2024年礼来、赛诺菲、诺和诺德、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均宣布在中国新建工厂,这充分体现了MNC对中国市场潜力的信心,以及扎根中国、深化本土化战略的决心。 此外,目前“对等关税”针对的是商品贸易方向,尚未针对创新药授权交易等知识产权方向。现阶段国产创新药出口额较少,BD出海交易较多,甚至不少Biotech依靠BD实现了盈利。因此,对于大多数中国创新药企而言,关税问题带来的冲击较小。 更重要的是,目前全球医药产业链高度融合,已然不可分割,各国唯有团结协作,才能促进产业发展繁荣。打关税战没有赢家,同世界作对,将孤立自己。风物长宜放眼量,让我们期待中国医药走向全球。
0 阅读:13

永思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