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有优势,后天挖蓝海,才能更高飞。
媒体报道,今年以来,湖南株洲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二,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9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556家。
其中,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32家。
这样的量级,意味着什么?
有媒体曾算过笔账,按照每1000亿GDP对应的重点“小巨人”数量计算,株洲国家重点“小巨人”密度全国第一。
这样的密度,又说明什么?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盘”,数量占九成以上,可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恰是经济体中最活跃的“细胞”组织,它们的竞争力和活力决定着经济肌体的生命力。
如此高的密度,意味着在株洲这片土地上,细胞组织异常活跃,也意味着培育制造名城多年后,一个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之城被垂直细分而出。
株洲为何会有如此高密度的“小巨人”诞生?
吴晓波频道小编曾和笔者探讨过这一问题。
彼时,我的答案很人文:
株洲作为老工业城市、一个“火车拖来的城市”,深厚的厂矿文化底色让这座城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
移民城市不排外,外地人来了株洲就业、创业,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成为“株洲人”。
这是一种株洲独特的人文特质,也是作为南方主要铁路交通枢纽而独具的城市气质。
此外,这里有一种人叫厂矿子弟。
和我同龄的厂矿子弟大多在株洲就业,在生于斯、长于斯的企业或衍生出来的关联企业工作。厂矿文化的一个特征在过去是被诟病的办社会。
在现在这是一个厂矿就如一个满是熟人的小城镇,从这里成长起来的人无论生产、生活或其他,都能够有“足不出镇”的感觉。
事实上解决了诸如许多一线城市在通勤、教育等一系列痛点,反而有一种生活慢节奏、职场快节奏的自然切换。
同时,株洲在引进人才上给人的感觉还是用心用力。
一方面,还是历史积淀。
株洲由于当年工业建设而有对应的工业大学和完善的职教体系(逐步从技校、中专进阶为大专),围绕本地多个优势产业链(产业集群)的专业设置,也让人才资源的有广度和深度。
毕业和留在本地的外地人、外出求学后回归家乡的厂矿子弟,数量庞大。
另一方面,则是当下用心。
特别是通过类似早餐会的方式,解决企业痛点,倾听管理、技术人才诉求,并将早餐会上热议的话题公之于众,引发社会讨论、开启更多脑洞。
这让更多株洲的、外地的高精尖人才能够感受到有关部门干事创业的诚意。
人才引进,并不一定都是靠给钱给房给待遇的硬着陆方式来“抢”,真正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还是要让人才感觉被重视和能办成事的软环境来长期“温养”。
于是创业的人,聚合起来了。
但这只是充分条件,还要有必要条件,特别是一个个小巨人加速崛起,另一个城市特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此次成为小巨人的株洲企业为例,特质就明显:从陶瓷领域进入新材料,从铁路运输裂变出永磁布局,处处都和株洲的优势产业有千丝万缕联系。
换言之,恰恰是株洲所拥有的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先进硬质材料三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为小巨人们在细分市场里站稳脚跟、不断创新和拓展市占率,创造了风口。
其中,还有一份传承,昔日国企改制、主辅分离,大厂对单飞的车间们,总会扶上马、送一程。
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株洲的顶流制造大厂和小巨人间,也就有了血脉联系。
大有大的担当,小有小的作为,加上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小巨人想要不多、都难。
此刻更该思考:量变已成,如何质变?
或曰,从株洲产业生态“受益者”逐步转型成为产业生态“缔造者”,在“新”上找蓝海,小巨人才能彻底甩开臂膀、去翱翔。
刊载于《株洲日报》2024年9月12日“天台时评”专栏,网发时增加了不少新内容。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