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九七式中战车Chi-Ha,战斗权重为1.3,在更新1.65“武士之道”中引入。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军装甲部队对当时装备的八九式中型坦克和九五式轻型坦克性能不满,认为其火力贫弱、装甲较薄,难以抵御37毫米战防炮等反装甲武器的攻击,因此要求研制一款全新的中型坦克。当时日本陆军省的“节约”政策影响了坦克的研制方向,且作战部队和军事教育部门对于新型坦克的性能要求存在分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九七式中战车的研发进程。
1936年7月22日,日本陆军召开军需审议会,讨论新式中型坦克的研制方针。经过方案和样车的试验比较,大阪炮兵工厂方案的甲型坦克最后落败于三菱重工方案的乙型坦克,这是1936年9月开始新坦克设计,新型坦克的火炮在90式57毫米坦克炮基础上研制。乙型坦克分别装备三菱公司的直喷式柴油发动机和池贝汽车公司的过燃式柴油发动机,经试验三菱公司的SA12200VD发动机性能更优,也在1937年6月样车生产完成,并在复式训练场进行试验。乙型坦克因机动性能更出色、有4名乘员等优点更受部队欢迎。1938年,日本陆军正式将乙型坦克定型为九七式中型坦克。
1938年开始装备部队后,九七式中战车广泛用于侵华战争中的各大战场,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河南会战等。因当时中国军队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该车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军队的防御阵地造成了冲击,但也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其装甲防护和火力在面对一些坚固攻势和集中火力打击时也暴露出了弱点,而且随着中国军队装备的不断改善,九七式中战车的优势也不再明显。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九七式中型坦克在马来亚和菲律宾战场的支援步兵作战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由于英军在马来亚的防御准备不足,九七式中战车配合日军步兵快速推进,在丛林和城市作战中,其机动性和火力给英军造成了较大威胁。在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中,九七式中战车首次参与大规模装甲作战,但面对苏军的坦克和反坦克炮,其火力和防护的劣势明显暴露,促使日军着手对其进行升级改造。然而,在太平洋战争后期,面对美军的M3、M4等性能更优的中型坦克,九七式中战车及其改进型也难以抗衡。
九七式中战车一直服役到1945年日本投降,其生产量达到1500多辆,其中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了1224辆,日立的龟有工厂和相模工厂生产了三百多辆。战后,部分九七式中战车被解除武装,底盘被改作推土机或装设起重机用于战后复建,还有少量被拨交给日本警察用于维持治安。而之后的1975年8月,两辆完好的九七式中型坦克被运回日本,一辆保存在富士山下的少年战车学校里;另一辆保存在东京靖国神社,成了日本右翼势力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祭祀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