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孩子,富家子弟,将来谁更出息

雨树披纷 2023-05-06 21:34:29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错;但穷人的孩子会成才,未必!

动辄挥舞教鞭的班主任,却不这么认为。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最喜欢在课堂上朗诵《送东阳马生序》。他自己喜欢倒也罢,还要求我们默读明代宋濂的这篇小品。

宋濂小时候,家里太穷,买不起书,只能借书。天气极寒,砚台冻成冰,手指冻僵,但还要抄书。为什么?要抄完把书还人家,这样别人才肯借他更多的书。……你们要有他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

班主任举着教鞭,说起那些励志成语。

图片来自网络

你们看看,西汉丞相匡衡小时候,家里穷得点不起灯,只能凿穿墙壁,引来邻舍的烛光来读书……你们给我好好记住“凿壁偷光”这个成语。

你们看看,人家晋代人孙康,家贫没钱点灯,晚上不能看书,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走到雪地,借着雪光来看书;冷得实在受不了,就跑一跑、跳一跳。……

你们看看,人家晋代人车胤,家里穷,没钱买灯油。夏天晚上,他抓几十只萤火虫放在口袋里,吊起来,用来照明看书……

班主任教鞭“啪”地甩在讲台上:你们想想,他们后来都很有出息,做了大官,你们给我死记成语“映雪囊萤”。

班主任不是没有道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高考恢复,都在为冲刺高考时刻准备着。老师恨铁不成钢,用这些励志故事,激励我们勤学苦学。

当时还是未成年的我,产生一种奇怪的念头:我没有把书读好,是不是因为家里还不够穷,至少夜里读书,白炽灯能通宵保障。如果家里穷到连白炽灯都点不起,我是不是就会成才?是不是最后把书读好的人,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长大以后,同学聚会,居然很多人也有我这样的想法,这当然是一种错觉。

错就错在没有看到这些励志的实质:这些穷孩子,不是因为穷才把书读好,而是因为穷,在逆境中能经受挫折,学会了自控力、专注力;因为穷,花花世界的诱惑影响甚微,他们抑制了冲动,抵制了诱惑,拥有了“延迟满足”的心理素质。

古代励志的穷孩子最终当上高官,凭借的东西很多,但自控力、专注力,“延迟满足”的素质,无疑是重要因素。

无论穷孩子,还是富孩子,长大后,有成栋梁、有良善的,也有顽劣、纨绔的。一个孩子长大变好变坏,跟家穷家富的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至少不是必然的。

如果世上有“投胎做人”这回事的话,我更愿意选择投胎富贵人家,至少一生不为吃喝拉撒东奔西走,备尝艰辛;只要家庭教育得好,自身根性向善,把持住自控力、专注力,培育“延迟满足”心性,我为什么不呢?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123
评论列表
  • 2023-06-13 08:17

    家里没钱怎么在教育上给孩子支持,画饼充饥吗[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