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霏霏侃
编辑|霏霏侃
内塔尼亚胡的"狐假虎威",再次引发了以色列民众的强烈不满。面对民意的激烈抗议,这位手腕了得的政治老手却摆出一副畏手畏脚的姿态,径自逃之夭夭,引发舆论哗然。不得不令人深思:这个人,还能继续带领以色列走多远?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最近的一个决定,彻底点燃了以色列国内舆论的导火索。
6月16日,他宣布解散战时内阁。而就在一天之后,民众的不满便像滔天巨浪般汹涌而至。
示威者们紧围着他的住所,甚至有人点火纵火,场面一度难以控制。警方不得不出动,对抗激进分子,导致9人被捕、多人受伤。而在风暴中心,内塔尼亚胡这位当事人却鲜有身影,只能藏匿在内室,不敢现身。

内塔尼亚胡为何会做出这个被普遍认为"放弃和平"的决定?原因似乎并不单纯。
事情还要从一周前说起。6月9日,时任国防部长甘茨突然宣布辞职,理由是不赞同内塔尼亚胡对巴勒斯坦地区采取强硬手段。作为温和派的代表,甘茨的离职无疑让当时的局势雪上加霜,引发了以色列民众的一片哗然。
"我们的亲人何时才能远离前线、平安回家?"——一名士兵家属如是愤怒地质问。

而内塔尼亚胡显然将这种哗然声浪尽数无视,几乎在甘茨离任的第一时间,他便宣布要"对巴勒斯坦方面采取有力回应"。由此可见,无视民意、独断专行,已然成为这位总理一以贯之的作风。
一统天下?一人独裁?细观内塔尼亚胡的做法,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几方面深层原因:
首先,他一直有将军事力量作为杠杆,并最终一统巴勒斯坦地区的野心。面对巴方多年来频繁的"挑衅",他认为只有通过武力才能摆平局面,从根本上确立以色列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而甘茨的离职,无疑让他在军队中失去了一股重要的平衡力量。
其次,从政治上来说,内塔尼亚胡如今已一人独揽以色列政坛,暂无对手。他有意无意地消解了温和派的影响力,摆脱了所有制约,一意孤行成为他目前的常态。对于他而言,民意已经不再重要。

再者,安全问题一直是内塔尼亚胡最为看重的命门,而以军对巴方实施军事行动无疑也是为了将来巩固他在军中的影响力。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暗杀流产"事件,让他对安全问题格外上心。甚至出于某种程度的阴暗心理,他或许宁愿同胞长期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可以说,一己之私、独裁心态和过度的安全焦虑感,共同造就了内塔尼亚胡目前这副嘴脸。而随着民意的持续失守,这个曾几度风光无限的政治家,未来将备受质疑。
外媒观点扫描那么,外媒对此事是怎样评论的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内塔尼亚胡此举将极有可能引发以色列国内的严重分裂,摇摇欲坠的和平进程将彻底破裂。美国《纽约时报》则直指,内塔尼亚胡的"一己之私"正在危及整个中东和平,呼吁他切记"民心向背"。
不难看出,包括西方和俄罗斯在内的主要国家,对内塔尼亚胡的所作所为普遍抱有不小的警惕。那么,接下来事态如何发展?内塔尼亚胡是否能继续维系住自己的权威?一切仍将扑朔迷离。
对于这次风波,我认为根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内塔尼亚胡长期执政导致心理产生偏差。他极度自我,缺乏谦逊之心。同时也过于自负,认为自己无可替代,忽视了其他人和民意的重要性。以色列内部政治同盟关系纷乱复杂。各派系之间的博弈长期存在,加上外部敌对势力的影响,使得局面一直无法稳定下来。对巴勒斯坦问题缺乏终极解决方案。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互相之间很难就地位、疆土、主权进行妥协。美国参与中东事务存在一定问题。其虽然号称追求长期和平,但在短期内又常常摇摆不定、缺乏一贯性。
展望未来,中东局势走向依然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乐观情况。内塔尼亚胡在民意和国际压力的双重夹击下,最终做出合理让步。以色列政府团结一致,重新回到和平进程的谈判桌前,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巴勒斯坦方面也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作出实质性妥协。
在国际社会的见证监督下,双方终于就领土、边界、主权等核心问题达成一致。经过一番磨砺,中东局势走向持久和平。
另一种则是悲观前景。内塔尼亚胡固步自封,继续我行我素。以军持续对巴实施军事打击,巴方予以激烈回击,双方陷入持久冲突。局势一发不可收拾,亚太地区也因此蝴蝶效应而受牵连,局部战争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化。美国等大国介入调解,但难能可贵,中东地区恐重归混乱。

无论哪种走向,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政府都应该三思而行。我的建议是:
以方应尽快重启和谈,放弃一切非议和偏见,以诚相见,切实尊重巴民族自决权利。巴方也应克制情绪,避免捅了窝狼巢的冲动做法。与此同时,也要明确底线,维护民族尊严。美国应坚持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切实推动双方对话,而不是将矛盾张力无限上升。其他国家也应秉持和平理念,避免在争端中狐假虎威,助长地区动荡。双方都应虚心聆听国际社会的中肯意见,尤其是维和组织等公正第三方的评判和见解。总之,中东局势如何走向,还需各方共同努力。但无论如何,和平对话、相互体谅和务实行动,都将是化解当前危机的不二法门。
舆论点评辑录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
"内塔尼亚胡如此蛮横傲慢,完全把民意抛诸脑后,口口声声标榜民主自由,实则已然走上了一条独裁专制的不归路。作为领导人,他理应虚心听取民意,而不是视而不见。这种做法无疑会让以色列内部矛盾激化,将来也难以服众。"
还有网友认为:"内塔尼亚胡此举实在是太过鲁莽了。虽说巴勒斯坦方面也有错在先,但以武力相互伤害,无异于陷入恶性循环。双方都应该学会放下仇恨,互相宽容,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分歧,这才是上策。"

也有网友持不同观点:"我倒是觉得,内塔尼亚胡的做法没什么不对。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就应该坚持铁腕手段维护国家利益,不能听信那些喊打喊杀的激进分子。只有先让敌对势力彻底臣服,双方才能真正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和解。"
不难看出,网友们在这个问题上也存在明显分歧。但总的来说,大家都对和平之路抱有期待,只是对于如何实现和平,各自有不同想法和见解而已。或许,正是这种观点的多元化和思想的碰撞,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大动力。
闲话休评,理性思考更重要综合以上种种论述,我个人认为内塔尼亚胡此次的所作所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难辞其咎。作为领导人,他应该有超越自我的远见卓识,而不是囿于一时一事。唯有摒弃狭隘和偏执,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不同声音,这个地区的和平才能终成永恒。
在这个充满分歧和对立的时代,理性思考比任何时候都更显重要。我们都应该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固步自封、盲目偏执。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欣赏,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变得美好。

最后,还是那个困扰已久的问题:**内塔尼亚胡是否能凭一己之力,真的将以色列引向复兴之路?**不妨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