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以前在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上班。
事业一直都还不错,一度是周围同学朋友亲戚羡慕的对象。
他在那家企业上班的时候,是父母的骄傲,同学朋友说起来都会竖个大拇指。
那段时间成为了他人生的高光,是“别人家的孩子”。
大概是一九年的时候吧,他从那家公司辞职,开始创业。
后面几年的情况无需多言,整个环境、市场都不太好,做事业非常艰难。
也就刚开始那一年多,挣了点钱。
但后面两年,也就是从二零年到现在二二年,他的事业几乎处于慢性亏损状态。
现在只能说是不赔不赚,靠第一年赚的钱,辛苦而勉强地维持着。
上周他找我诉苦,说:
我这人是不是真的很失败啊?当初放弃了那么好的工作。
雄心壮志地想做自己的事业,没想到做了三年,也没赚什么钱,关键是时间都搭进去了。
创业那年我32岁,如今35了,存款不到十万!
现在这情况,也不知道前途在哪里。
不知道大环境什么时候能好起来,不知道我的事业,还能持续到哪一天……
——分割线——
焦虑,痛苦,抑郁……
在现代人语境中,这几个词汇成为当之无愧的高频词汇。
似乎每个人都能找到让自己焦虑的理由,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工作。
不论在公司打工,还是自己做事业。
每个人对自己的状况都不满意。
对于上面来跟我诉苦的朋友,我是这样开导他的。
我说:
你以前能进入五百强企业,从事那么好的工作,这个经历本身就证明了你的实力。
你绝对不是像你现在说的那样,没有能力,没有实力,创业失败的人。
你曾经挤掉数百名竞争者,进入了那么难进的公司。
足以证明你的职业能力,在这个社会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你经常受到领导的夸奖,同事们也很喜欢你。
这说明,你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抗压能力也很强。
在你工作中,遇到的那些麻烦事,换个人可能当时就崩溃了,但是你却能沉着冷静地处理。
现在你的确在事业上,遇到一些问题。
但这并不是你的错。
很多人在事业上也遇到了问题,面对着事业的停滞,资金周转不灵等等。
特别是那些从事旅游业的,房地产的,还有曾经做教培的……
你说他们招谁惹谁了,以前都是做事业做得很好的人,如今都遇到了巨大的困境。
关店,关厂,关公司……难道你能说,他们全部都是失败之人吗?
你要知道,你是一个人,立体的人。
事业——这只是一个立体的人其中一个方面而已。
而你曾经用实力证明过你在事业这方面成就不俗,很多人都曾经暗暗羡慕你。
事业是否成功,这只是人生的一个方面。
你的自我价值,本就不该跟“工作”挂钩。
你还有那么多美好的、强韧的、闪闪发光的个人素质,这些东西不应该被你完全忽略。
你的事业成功与否,是你众多“个人价值”的其中一项;
而你当下遇到的事业困境,也只是你漫长职业生涯里的一小段。
你的人生经历那么多,那么丰富,为什么非要选取一段最不堪经历来定义自己呢?
就比如说,有个年轻人高考的时候没发挥好,只上了一个大专。
但是他上了大专之后,没有放弃自己,而是继续努力读书学习。
后来顺利升本,再然后考上了985的研究生,以硕士学历结束了自己的学业生涯。
你会如何定义他?
你会仅仅因为,他之前上过一个大专,就把他鉴定为“一个学习不好的大专生”吗?
如果你不会这样定义别人,那我劝你也不要这样定义自己。
我举例的这位从大专到硕士的朋友不是虚构的,而是我身边真实存在的例子。
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人,而且不在少数。
人生很长,有起有伏。
短暂的低谷并不能代表你的本质。
一段时间事业、学业成绩的低迷,也不至于就是把你这个人宣判了“死刑”。
看到这篇文章的很多人,可能现在正处于学业、事业或者婚姻家庭的低谷。
可能之前某个选择做错了,某条路走岔了,某个决定令你十分后悔……
但这些并不能代表什么。
重要的是往前看。
任何时候都往前看。
当你痛苦难过焦虑的时候,你要想着,都会过去的!
快乐也会过去,难过也会过去,不管今天怎么样,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
人还是要面对新的挑战,新的机会,新的转变,指引你去往未知的命运!
讨论:
你会把自我价值和“工作成就”挂钩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