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时候,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宣布,该组织正在考虑在2024年前在日本开设一个联络处。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这个跨大西洋联盟的最新举措被认为是巩固西方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安全伙伴关系的一种方式。从这个角度看,北约在东京的办事处将建立在其他多边倡议所带来的势头之上,如四方(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和AUKUS(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
北约官员越来越将中国视为该组织的一个主要安全问题。其2022年战略概念申明,中国的"公开野心和胁迫性政策对我们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构成挑战"。斯托尔滕贝格也一再谴责北京的政策,他在2023年初访问韩国时说:"中国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看到中国正在大力投资于新的现代军事能力,包括可以到达北约所有领土的新的远程导弹。"
这些声明肯定表明了一种新的方法,但是,有几个理由可以质疑北约在日本设立办事处的意义。这样一个项目很可能会助长北京对西方在该地区的侵略战略的叙述,但同时,它也不会为亚洲伙伴提供什么。
在地区层面上,北约在日本的办事处造成了不安。就像在非洲或中东一样,北约在整个亚洲都受到负面看法的影响:该组织通常被看作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简单延伸。一些评论家担心北约会向亚洲传播一种"破坏性的军国主义文化",用新加坡前外交官和有影响力的声音Kishore Mahbubani的说法就是如此。这反映了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的愿望,即避免为亚洲的安全架构输入西方模板。对这些国家来说,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正在进行的战争并没有加强北约的相关性,它实际上削弱了北约。
不过,这种对北约的看法高估了该组织在亚洲投射的能力。事实上,北约的内部决策揭示了其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雄心有两大障碍:其成员国之间在针对中国的战略上存在裂痕,以及北约代表的自信言论与其武装力量能够发挥的实际能力之间存在脱节。
首先,在中国问题上,跨大西洋联盟内部没有统一的阵线。从2019年开始,时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美国政府推动北约在印太地区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华盛顿的一些国防分析家仍然持怀疑态度,认为欧洲人应该宁可处理自己的安全问题--即俄罗斯--以便让美国人关注亚洲。
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呼应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洲领导人的想法,他在4月从中国回来的飞机上接受采访,宣称欧洲人不应该"只是美国的追随者","陷入不属于我们的危机",从而引发了一场大的争议。
后来,马克龙和他的政府澄清说,法国总统并不是要支持北京在台湾问题上的观点,而是呼吁建立一个有别于美国的欧洲观点。这与法国建立一个远离大国竞争的印太战略的野心却很一致,这个战略要团结热衷于防止亚洲两极化的当地伙伴。不足为奇的是,法国人已经公开表示他们对在日本设立北约办事处的项目持怀疑态度。
如果法国质疑北约在中国问题上的相关性,那么其他成员国就会质疑中国问题本身。例如,匈牙利和波兰等东欧国家与北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2016年,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甚至表示希望他的国家"将成为中国进入欧洲的门户"。
北约内部的这些相互竞争的观点凸显了阻碍该组织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建立一个雄心勃勃和协调一致的政策的困难。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有涉及北约政策的重大决定都必须由其31个成员国协商一致通过。
而且,即使抛开内部政治不谈,北约在日本的办事处在军事能力方面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它被错误地描述为联盟在亚洲的一个新"前哨"。实际上,该办事处可能涉及一名常驻代表,主要依靠布鲁塞尔总部的官僚机构。实际上,北约在日本已经有了代表:它由荷兰驻东京大使馆提供。这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即指定一个北约成员的国家大使馆作为在一个国家的联络点。这强调了一个事实,即北约自身的管理是温和的,严重依赖其成员国愿意提供的资源。
言论和资源之间的差距反映了北约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参与的一个更广泛的限制。与人们对北约在亚洲的存在敲响战鼓的担忧相反,真正的风险是该联盟的活动会不尽人意。事实上,北约成员国能够投射到印太地区的能力有限。只有三个国家在该地区保持可信的海军存在:美国、英国和法国。二十年来,德国首次在2021年派出一艘护卫舰穿越南中国海,荷兰也在同年向驶往日本的英国航母打击群派出了一艘护卫舰。这些都是极其温和的部署,揭示了欧洲人有限的力量投射能力,以及他们实际不愿意向亚洲战场提供更多的力量。
最后,亚洲的外交官和军官可以从北约二十多年前开始的在中东的参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在9.11事件后,北约也向以色列、约旦和海湾国家等中东伙伴靠拢。那时,人们对北约在阿拉伯世界的存在可能造成的不稳定影响也有类似的担忧。但最终,该联盟在该地区并没有做什么。它远离地区危机,如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或伊朗核问题,除了在伊拉克的一个小型培训团和在科威特的一个办事处外,它避免建立一个重要的存在。北约确实通过支持中东武装部队的现代化和允许他们参加各种军事训练和演习提供了一个附加值,但北约的存在肯定不会影响中东政治。
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北约在日本的办事处会一无所获,而是说围绕这个项目的猜测过于夸张。它既不会预示着北约没有的军事力量的部署,也不会克服西方国家之间关于中国的分歧。最多,该办公室将支持与日本自卫队的磋商和训练活动,可能也会支持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磋商。但最终,政策制定者可能会想,为了一个不会改变日本与大西洋联盟之间合作的办公室而冒着与北京发生另一场外交争端的风险,是否值得。
《外交官》2023年6月16日Jean-Loup Sam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