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铁道之父》:平淡如一句诗歌,美好如一篇童话

岳麓山上的树 2024-09-10 09:07:38

与其说《银河铁道之父》是关于宫泽贤治的传记电影,不如说是关于一个任性的孩子如何在伟大无私的父爱的润泽下逐渐长大成人的故事。从你第一次站起来,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不再尿床,到你长大第一次写出故事,第一次出书,都有好好地称赞你。小心翼翼地浇灌,满心欢喜地期待,望我视若掌珠的孩子一日一日,长成参天的大树,最后却要称赞你,病重之下能够好好吃下一片梨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为人父母的雀跃之心,早已化为齑粉了,可等到我们与银河铁道再相逢时,我只会带着眼泪,笑着道一声“万分感谢”。

该片改编自门井庆喜的同名小说,泽政次郎由继承父辈留下的富裕典当行,作为一家之主有责任感充满热情,在长子贤治出生后他还成了明治奶爸,而贤治作为长子不想继承家业,学习能力不行却要研究学术,还想走农业和宗教的道路,不顾父母焦虑我行我素,疼爱孩子的政次郎与废柴贤治这对父子虽然每天鸡飞狗跳却也充满着人情味。

影片的片名既指《银河铁道之父》作者宫泽贤治,也指宫泽贤治的父亲政次郎,二人的父子情也作为主线贯穿全片。全片出现了三个人的死亡场景,宫泽贤治的祖父,宫泽贤治的妹妹,以及他自己。我印象很深的地方有三处,一是妹妹打祖父的那一巴掌,每个人都会走向死亡,但人要死得有尊严,这一巴掌是唤醒祖父的尊严。二是妹妹临死前,贤治为妹妹收集松针上的雪水,妹妹手拿着哥哥给她采的松针闭眼离世,配上他为妹妹写的悼亡诗,特别催泪。三是贤治临死前,父亲终于认可了他,诵出了那首《不畏风雨》,在影院听真的有振聋发聩之感。

白发人送黑发人,总是令人伤感落泪。明治时代的新父亲,用他的包容溺爱让子女们活成了他们各自想成为的人,而子女们的成长与安定也成了他的骄傲与安慰:父亲说,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读你的作品,因为那是你的孩子们,所以就是我的孙子们啊!——这不是对宫泽贤治作品最好的评价,却是唯属于他双亲能够说出的独家点评。影片的最后,在驶往银河的铁路上,父亲与子女能够同座相逢,互道一声感谢与请多关照,平淡如一句诗歌,美好如一篇童话。

影片以一位爱子成痴的父亲视角来看待日本的安徒生,内心至纯的文豪作家宫泽贤治。在他富有想象、情感真切的故事诗文创作背后,是承受了年少时期郁郁不得志、爷爷与妹妹相继离世、自我疾病痛苦等诸多创伤。就像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邓同学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的,时间跨度大+传记题材,故事创作难上加难,不过电影找到了父子关系的这条主轴线,视点也是从父亲出发而非作家本人,因此才能有如此高的完成度。想起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我们如此恐惧死亡,但又不得不坦然接受它的突然而至。也许正因如此,我们才应该尽全力把余生的每一天活得快乐一些。

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一部日本电影中看到过这么浓烈,又这么不惮于流露的父爱——得悉长子诞生,欣喜若狂;听到乡人夸奖儿子必有出息,不自觉就丧失了生意人的精明与理性;听说儿子生病住院,不顾妻子与父亲的阻拦,执意前去亲自照顾;看到东京书店里儿子的书销路不畅,毫不犹豫全部打包买下;儿子即将离开人世,他老泪纵横念着儿子写下的那首后来闻名于世的诗…… 他望子成龙,又爱子成痴;他希望儿子能按照自己的心愿长大,又尊重儿子的意愿,竭尽全力鼓励支持。

这部传记片算不上多么出彩,但角度倒是新颖。里面最动人的一个是宫泽家温馨的家庭氛围,另一个就是贤治在找寻人生出路时所做过的那些努力和尝试。但如果没有中途父亲对宫泽贤治说,“你要一直写啊,一直写下去,哪怕没有人看你的作品,你也要成为厉害的作家,你会变成厉害的作家。”大概宫泽贤治最后也不会成功吧。湖南企发文化的文案人们想了想自己的愿景共鸣到鼻酸。但文字不会消亡,不论怎样都依然有力透纸背的力量。

0 阅读:7